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温定盆栽和池栽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水胁迫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干物质积累减少,子粒千物质来自贮藏同化物的比例上升,产量下降,产量构成三因子中穗粒数,亩穗数下降均极显著,而千粒重下降较少,随水分胁迫加剧,拔节前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率增高,从播种到拔节期,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愈高,拔节后植株衰老死亡愈早,产量降低就愈大,中度水分胁迫下,虽然水分生产率和经 相似文献
2.
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子测水技术与蒸发模拟微区相结合的农业物理学法,测得晋中旱地玉米生育期耗水量为300~350mm,其中玉米蒸腾耗水占40~50%,棵间土壤蒸发耗水占50~60%.土壤湿度越大,棵间土壤蒸发越高.浅层土壤水分蒸发较强,深层蒸发较弱.130~150cm土层蒸发几乎未波及到该层.玉米蒸腾与土壤蒸发耗水虽有一定联系,但基本上属于两个独立的过程.蒸腾与产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农田水分平衡状况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节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其生态基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及气象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冬小麦农田耗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条件下冬小麦农田耗水强度呈双峰曲线变化,不同灌溉处理的耗水高峰出现时期及其峰值不同,而与灌水时期一致,同时灌溉能够明显降低冬小麦利用土壤底墒水能力。在拔节以前冬小麦农田耗水与大气蒸发力呈显著直线相关;拔节后与其干物质积累以及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拔节期是冬小麦需水的生理生态临界期。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620 m3/hm2(W1)、1950 m3/hm2(W2)、2400 m3/hm2(W3)、2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82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19 kg/m3,滴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4.9%,显著减少40~100 cm的土壤储水消耗。北疆冬小麦春季适宜总滴水量在2850 m3/hm2左右,每次滴水量在525 m3/hm2左右,以保证远离毛管区域小麦生长的水分需要。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时期低额灌溉的冬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低额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的耗水量和产量、水分利用率之间呈抛物线关系,在低定额灌溉的条件下,产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开花至成熟是小麦一生中的耗水高峰,随灌溉定额的减少,土壤水和降水消耗占总耗水的比例增加,春季单次灌水的边际效益高于二次灌水,次灌水的最佳时期为孕穗期,两次为拔节与开花期。 相似文献
7.
高产冬小麦叶水势的变化特点与节水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6-1990四个年度研究结果显示,叶水势是变化困供水及生育时期而不同。黎明前叶水势随生育进程而变化,开花期出现明显低谷,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不一致;午后叶水势具有规律的阶段性变化,且因不同水文年型出现间差异。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呈曲线关系,随生育进程,叶水势与深层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增强。开花期叶水势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前控式节水栽培可通过渗透调节维持较高膨压而高产。提出了不同水文年型高产节水主要生 相似文献
8.
晋西旱地冬小麦模式化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旱地冬小麦亩产200公斤以上的主要栽培因素的最佳组合和定量化栽培技术调控方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1987~1988年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组装试验,对产量与因素的定量关系及其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计设方法试验在山西省汾阳县旱垣丘陵区张乡村基点进行。土质为轻壤,平旱地,播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高产再高产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冬小麦高产再高产的土肥水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经过几年的攻关实践,在较大面积上获得成功,使亩产600kg的配套技术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得到了验证和重演。早、中、晚茬麦分别采取精播、中播、晚播独秆配套技术,通过调整使播期与基本苗相适应,主茎穗与分蘖相协调,进而过用肥水措施进行调控,使之分别形成个体与群体,株型与密度各不相同的结构类型,达到高产再高产。 相似文献
11.
壮丰安对冬小麦春生叶生理功能的调控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以京冬6号和京冬8号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丰安对冬小麦春生叶片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壮丰安处理使春生1-5片叶长度,宽度及叶面积减少,控制了冬小麦前期旺长;使旗叶长度,宽度及叶面积增加;使叶片叶绿素总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使叶片综合性状得到改善,促进灌浆,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循环曝气地下灌溉可以改善灌溉造成的根区缺氧状况,为作物生产潜力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为阐明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用性,选择河南省郑州潮土、洛阳红粘土、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4种典型土壤,以冬小麦为指示作物,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作物生理指标及产量对循环曝气地下滴灌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土壤曝气处理耗水量均高于普通地下滴灌处理(对照处理)。与对照相比,郑州潮土、商丘两合土曝气处理气孔阻力下降了66.72%和61.47%,达到显著性差性水平(
13.
针对叶菜类蔬菜容易积累重金属引起重金属含量超标,在温室采用土培试验对代表叶菜类蔬菜的菠菜吸收累积重金属铜、锌、铅和镉的特征以及调控措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的增加,菠菜地上部Cu、Zn、Pb和Cd的含量均明显增加。随着菠菜的生长,地上部重金属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土壤加入重金属处理条件下,土壤中也只有很小部分的重金属能被菠菜的根系吸收,Cu和Pb元素被菠菜吸收后大部分累积在菠菜的根系中。Zn元素被菠菜根吸收后,一半以上向茎叶中迁移。Cd元素被菠菜根吸收后,有将近一半能向茎叶中迁移,一半滞留在根系中。施入石灰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菠菜地上部的Zn吸收量和Zn含量。与对照相比,施入石灰菠菜地上部Zn吸收量和Zn含量分别降低42.50%和33.35%。 相似文献
14.
长旱58号冬小麦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旱58号是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梁增基教授选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5),适宜北方冬麦区种植。1品种来源长旱58号是用长武112做母本、PH82-2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水旱地交叉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生理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闭式盆栽方法,于2006年10月—200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4种较典型的生态型品种冬小麦进行不同水肥处理,生理耗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间全生育期生理耗水在充足供水且施肥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最大相差达9.9%,差异主要由返青后各生育期日耗水和总耗水的差异累积而致。施肥增加作物生理耗水量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植株水平WUE(蒸腾效率),其促进作用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大;施肥略微降低产量水平WUE,但差异不显著。水分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大于肥料的贡献,水分胁迫提高各品种植株水平WUE。各品种全生育期生理耗水量和生物量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表现更多的与品种自身特性有关。在类似于农业生产的正常年份的水肥条件(充足供水且施肥)下,对各品种在生理耗水、生物量、籽粒产量和WUE方面的比较表明,水旱兼用型品种石家庄8号在经济产量和产量水平WUE方面表现最优,有更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根系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根系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张爱良苗果园王建平(山西省农业大学太谷030801)(朔州农业学校038500)小麦根系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产量的重要贡献者。一个合理庞大的根系能使小麦从土壤中吸取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而获得高产。因此,多年来不少... 相似文献
17.
高产冬小麦节水栽培的叶水势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表明叶水势日变化曲线因供水和生育时期而不同,黎明前叶水势(ψ^pre)开花期低谷十分明显,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不一致,午后叶水势表现为前期低中期高后期渐降的变化特点,不同水文年型间存在差异,生育中后期叶水势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程度增强,开花期叶水势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前期控水式的节水栽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育期叶水势,可通过渗透调节功能和较高膨压的维持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8.
干旱绿洲农田春小麦耗水规律及农业用水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连续4年田间试验数据的校准和验证,利用DSSAT模型对22年来(1985-2006)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耗水规律及农业用水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以期为石羊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冬季储水灌溉条件下,武威春小麦整个生育期多年平均耗水量为526.4 mm,年总蒸散量为658.5 mm,其中拔节—孕穗期耗水量最大,是春小麦的需水高峰期;灌浆期需水量略有下降,但此期缺水将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形成,是春小麦的需水关键期。对农业用水变化趋势来说,20世纪90年代春小麦农业用水最多,达50.5亿m3,与80年代相比增加了25.5%;2000年后,由于流域种植结构调整,关井压田实施力度不断加强,春小麦年均农业用水量由90年代的5.05亿m3减少到3.17亿m3。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份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池栽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小麦旗叶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导度降低,籽粒灌浆速率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但是,轻度胁迫与水分适宜处理之间,上述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这就为节水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防雨旱棚方法研究了高产小麦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的三个生育时期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生理特性指标的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及最终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小麦各个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反应有显著差别,主要表现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等方面;生育后期比生育前期对水分敏感性强,产量受后期水分影响较大;根据各时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终产量等指标得出高产冬小麦合理节水灌溉指标主要为各生育期田间持水量分蘖前期为45%~50%,分蘖后期到孕穗前期为55%~60%,孕穗后期至灌浆期要维持60%~65%左右。这种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合理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