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调节母畜发情据报道,用氯前列烯醇0.4毫克/头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95.1%(98/103),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小时,在38~62小时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91/103)。对74头母牛  相似文献   

2.
应用氯前列烯醇调控母猪于白天分娩的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勋 《养猪》2002,(3):10-11
妊娠母猪于预产期前 2天或 3天早 6— 8点 ,肌注氯前列烯醇 0 .2毫克 /头 ,可于处理后 2 4— 2 8h同期白天分娩 ,成功率 92 %以上 ,可减少初生仔猪死亡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德国长白与德国汉普夏杂种母猪进行诱导分娩试验。 87头青年母猪和 2 0 7头经产母猪妊娠至1 1 3d随机分成 3组 :第 1组为D 氯前列烯醇组 ,每头母猪肌注 75 μgD 氯前列烯醇 ;第 2组为氯前列烯醇组 ,每头母猪肌注 1 75 μg氯前列烯醇 ;第 3组为对照组 ,每头母猪肌注 2mL生理盐水。结果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组处理至分娩开始的间隔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氯前列烯醇组的处理至分娩的间隔比D 氯前列烯醇组短约2h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对照组的产程明显比诱导分娩组的长 (P <0 .0 5 )。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组的死胎率比对照组低 (分别为 4 .0 %,4 .7%和 5 .5 %)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果表明 :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一样 ,能用来诱导母猪同期分娩 ,并能缩短母猪产程 ,降低死胎率。诱导分娩对仔猪的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 15 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牛分为 3个组 ,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 1组 :注射 1次氯前列烯醇 ;第 2组 :注射 2次氯前列烯醇 ;第 3组 :注射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 -促排 3号。结果表明 :第 1组、第 2组和第 3组发情率分别为 32 6 5 % (16 4 9) ,4 5 5 9% (31 6 8)和 91 30 %(42 4 6 ) ,第 3组的发情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 (P <0 0 5 )。结果提示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促排 3号可能是较适合中国荷斯坦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5.
产后无发情和亚发情母牦牛激素诱导发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怀孕母牦牛84头,在生产前后1个月进行补饲,其中40头在产后当年发情季节进行激素诱导发情试验,44头作对照;另选择60头自然生产的产后母牦牛在发情季节进行单纯的激素诱导发情试验,60头作对照.激素诱导发情方法是0 d注射氯前列烯醇0.2 mg,7 d后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25 μg,连续3 d;在0和7 d进行直肠检查和血样采取,血样进行孕酮测定;测定处理时母牦牛卵巢状态,观察母牦牛发情配种受孕情况.结果显示,通过直肠检查和血浆孕酮测定,发现无发情状态的产后母牦牛占产后牦牛的63.33%和65%,亚发情的产后母牦牛占产后牦牛的36.67%和35%.采用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方案进行诱导发情,26.67%的产后母牦牛在处理后出现了发情;对怀孕母牦牛在围产期进行补饲,产后母牦牛在发情季节采用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发情,有45.45%的产后母牦牛恢复了发情,而只补饲不进行激素诱导发情的母牦牛只有20%的母牦牛出现了发情;通过孕酮测定发现2组中激素诱导发情成功的母牦牛中,有68.18%和72%是处于亚发情状态的母牦牛.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诱导发情的处理方案适合于产后亚发情状态的母牦牛.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0,(4)
将409头2~7胎二元杂种母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102头,自然分娩;试验一:187头分4个处理组,在妊娠113 d上午7:20—8:00分别耳后根肌肉注射1 mL和2 mL氯前列烯醇,外阴基部注射1 mL和2 mL氯前列烯醇;试验二:120头分4个处理组,在妊娠期113 d早上10:30—11:00分别耳后根肌肉注射1 mL和2 mL氯前列烯醇,外阴基部注射1 mL和2 mL氯前列烯醇。结果表明:1)从白天分娩率来看,早上10:30—11:00注射氯前列烯醇钠组,白天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阴注射2 mL组除外);2)但从产程、死胎率和弱仔率来看,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从集中分娩的数据来看,氯前列烯醇处理组妊娠期均相对缩短,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氯前列烯醇能提高集中分娩率和白天分娩率,但对产程、死胎和弱仔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氯前列烯醇控制受体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件母牛进行周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为95.1,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h,在38-62h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对74头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排卵及黄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72头排卵,其中8头没有形成功能黄体,占发情母牛11.0%,氯前列烯醇处理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与自然发情受体牛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应用氯前列烯醇结合亚硒酸钠维生素E处理乏情母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裕良 《养猪》2001,(1):18
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母猪选择年龄为 8月龄以上 ,体重达 1 0 0kg ,体况良好的纯种长大未发情后备母猪 1 4头 ,2~ 4胎断奶后 30天以上乏情母猪 (无产道疾病 ) 2 2头 ,共计 36头为试材。1 2 药品来源氯前列烯醇 (PG) :浙江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 ,每支 2ml;亚硒酸钠—VE粉 :浙江衢州兽药厂生产 ,每包50 0克 ,每克内含亚硒酸钠 0 4mg ,VE5IU。1 3 处理方法对 1 4头后备与 2 2头经产乏情母猪先投喂内含0 5%亚硒酸钠—VE粉的母猪饲粮一周 ,再颈部注射氯前列烯醇 (PG) 4ml/头 ,从注射氯前列烯醇 (PG)开始计算时间 ,…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于2012年11月份—2013年1月份,在江西某种猪场对临产前母猪注射氯前列烯醇,研究和观察氯前列烯醇处理控制母猪白天分娩的效果和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兽用注射用氯前列醇钠(生产批号为B120702,每支0.2 mg),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试验动物与试验处理采用该猪场3~6胎妊娠后期的长白母猪6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头。选择有分娩临床体征的母猪于妊娠113天上午8:30左右,每头后海穴注射1支氯前列烯醇(试验组),对照组每头注射2mL生理盐水。1.3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0年10月—1991年9月选出产后4天以上未发情、直肠检查未受胎,卵巢上有黄体、无阴道和子宫疾病的黑白花奶牛96头做试验。将试验牛分成2组,一组肌注氯前列烯醇2毫升(0.2mg),另一组注氯前列烯醇4毫升(0.4mg),用药后7天内,通过直肠检查和外表症状确定发情牛,将上述发情母牛68头分成2组,试验组36头输精后肌注促排卵素3号,对照组32头输精后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观察情期  相似文献   

11.
氯前列烯醇为我国新合成的高效畜用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 ,具有用量小、生物活性强、价格低等特点 ,对黄牛的功能性黄体 ,妊娠黄体 ,持久黄体等具有明显的溶解作用 ,调节黄牛的同期发情。注射氯前列烯醇到母牛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 5 0 .5± 7.0h ,处理后周期发情的受体牛 ,冻胚移植成功率为 38.8% ,可代替 15甲基PGF2α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诱导黄牛同期发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2头健康空怀本地黄母牛分为2个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黄牛实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1组,注射三合激素;试验2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试验1组、试验2组经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59.38%(19/32)、87.50%(35/40),第2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试验2组受胎率也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结果提示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可能是较适合富源本地黄母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双城市五家镇某养牛场 ,几年来由于奶牛子宫炎造成受胎率低、产犊间距拖长 ,使奶量一直处在较低水平。据统计 ,2 0 0 1~ 2 0 0 2年双城市患子宫炎的奶牛平均牛发病率为 12 %~14 %。组织双城奶牛中兽药研究所的专家对子宫炎进行了研究治疗。1 治疗方法  治疗子宫积脓。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入氯前列烯醇 2~ 3mL ,2~ 3天后患牛出现发情。再肌注催产素10mL ,使子宫收缩 ,积脓排出后 ,注入康乐宫净宝 10 0mL ,待下次发情时配种。用此方法治疗患牛 12头 ,成功妊娠 10头。治疗子宫内膜炎。采用双城奶牛中兽药研究所研制的康乐宫净宝 ,在母…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效果的实验。1材料和方法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d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A组为子宫内投用氯前列烯醇药物;B组为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药物。氯前列烯醇(0.2mg/支),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970318。2结果见表1,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mg、0.3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灌注给药0.2mg、…  相似文献   

15.
黄牛冻精配种,如若按照鲜精常规输精的时间输精,一般受胎率都不甚理想。为了探讨黄牛冻精配种适时输精,进一步提高情期受胎率,我们于1988年1~3月在我县大庙黄牛冻精配种站,对来站授配的79头母黄牛,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情况进行发情鉴定,一个情期分2个不同阶段时间输精,作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牛来站受配本地母黄牛79头,  相似文献   

16.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的黄牛用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效果,以筛选出适合本地不同牛群及环境的较优杂交方案.将137头健康空怀黄母牛(其中本地黄母牛72头,短本杂一代黄母牛65头)分为4个组,第1、2组为本地黄母牛,第3、4组为短本杂一代黄母牛,分别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3组注射三合激素;第2、4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经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59.38%、87.5%、58.62%、86.11%,第2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4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第3组(P<0.05),而第1组和第3组、第2组和第4组的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发情率的高低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可能是较适合富源黄母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廉价地规模化快速繁殖荷斯坦母牛,试验将本地母黄牛作为受体,对屠宰的荷斯坦母牛卵巢中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X精子受精、冷冻性控胚胎、解冻及移植,使母黄牛受孕而繁殖。结果表明:受体母黄牛1 645头,妊娠率为40%,雌性率为95%,死亡率为1.1%,难产率为8%。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廉价地规模化快速繁殖荷斯坦母牛,试验将本地母黄牛作为受体,对屠宰的荷斯坦母牛卵巢中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X精子受精、冷冻性控胚胎、解冻及移植,使母黄牛受孕而繁殖.结果表明:受体母黄牛1 645头,妊娠率为40%,雌性率为95%,死亡率为1.1%,难产率为8%.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由于饲养管理、营养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卵巢机能减退,以致黄体不能按时消退而形成持久黄体.由于黄体的持久存在,分泌孕酮而抑制卵泡发育,使发情周期停止而引起不育.我场存栏黑白花奶牛450头,几年来因患持久黄体造成奶牛不孕占不孕牛总数的37.3%,尤以高产甚多,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和产奶量.笔者于1990-1992年试用新型兽用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7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药物:氯前列烯醇(ICI80996)系新型兽用前列腺素F_2a的类似物,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制,每支2毫升药液含ICI80996 0.2毫克,批号98032、91081、920708.2、供试牛:选用中加项目奶牛场78头产后2月不发情的黑白花奶牛(平均胎次2.3),经直肠检查确诊患有持久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