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适地适树模糊决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福双  鲁少波 《林业科技》1997,22(1):13-15,8
适地适树模糊决策的探讨李福双邵秀杰王玉华(河北省林业学校)鲁少波(河北省林业厅)在造林工作中,适地适树是造林技术措施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和充分发挥人工林多种效益的基础,这早已被国内外的造林实践所证明。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2.
乌兰察布盟人工造林适地适树探讨及林业区划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现有人工造林树种分布及其适应性的研究,根据气候,土壤等因子,综合判定各树种适应范围,从而解决人工造林适地适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原有林业区划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现有人工造林树种分布及其适应性的研究,根据气候、土壤等因子,综合判定各树种适应范围,从而解决人工造林适地适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原有林业区划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4.
浅谈适地适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把树栽植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物质等立地条件(森林植物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造林地。 1.适地适树的途径 ①选树适地。在已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在某一地区的天然分布中,其中有栽培经验,生长稳定的树种)。其次引进外来树种。 ②选地适树,在已确定造林树种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区水源林立地条件及适地适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畅 《辽宁林业科技》2005,(4):15-17,44
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我省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集水区,为辽宁省中南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对影响落叶松生长立地因子研究把辽东山区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此立地类型的划分也适用于该区其他造林树种,并对各立地类型进行多树种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造林树种,以改善该区树种单一、土壤酸化、水源涵养能力低下、生态功能脆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地建立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是将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研究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必要途经。论述了山西省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应用系统建立的目的、意义、原则、编制方法,并简要说明了《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模式检索表》和《造林模式适宜立地类型检索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造林是国家的基本建设事业之一,特别是国家林业局提出中国林业的“六大工程”以来,退耕还林作为“六大工程”中的第二大工程,是党和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对促进农、林、牧各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程的规模之大,群众性之广,是林业建设史上所空前的。为了使这项史无前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避免不调查设计,不论立地类型如何,全部营造一个树种,或将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盲目栽植,造成重大损失,以提高造林质量,避免造林工作中的损失和浪费,做到科学造…  相似文献   

8.
小叶(山东)林场于50年代营造大面积杉木纯林,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高低之间相差38倍,主要原固是造林时没有完全按照适地树的原则。对更新后的杉、松幼林设标准地调查,结果也表明不同立地的生长状况悬殊。山场优势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可作为造林立地选择的主要依据,该场据此制订的“立地类型级及更新造林树种表”在应用中具有直观、准确、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富宁县世行二期工程总体设计立地类型划分和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世行二期工程进行可行性确定的造林树种、材种、培育目标,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项目区立地分类和评价系统模型,立地分类系统为6级,前三级与三国接轨,后三级是划分小班的主要依据;立地评价系统分为5大步骤控制立地类型划分的质量。根据造林树种、立地类型编拟造林类型表, “因树选地”确定项目区的规模。  相似文献   

10.
多维适地适树造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适地适树是造林的首要原则 ,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 ,随着林业集约程度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过去那种把造林地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简单对应的作法效果不太理想 ,造林成果中出现的小老树、滞生林、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等现象就是证明。笔者在长期造林实践中感觉到 ,产生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不重视适地适树 ,而是考虑适地适树的思路过于粗放 ,不能适应集约经营的要求。为此 ,本文提出了多维适地适树的设想 ,与同行共同探讨。表 1 适地适树等级划分等级名称代号   标    志结  果  分  析不能存活 0由于气候、土壤及其他…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GIS的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年度小班数据和现势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从年度监测角度出发,综合运用RS、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知识库、林分生长模型等技术,充分对各种时空信息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深入分析和二次开发,设计并开发了广东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基本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功能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空间数据自动更新、部分属性数据的智能监测,为林业管理部门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高效的操作平台,促进了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智能化、自动化。该系统对提高我国基层林业部门的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环境网络在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通过Internet网络环境,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及时、准确的在线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本研究通过建立以部级水平的林业资源环境网络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建立支持多维数据的数据仓库;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和开发了模块化的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采用公共网关接口(CGI)技术,进行用户交互界面、数据库访问和分析接口的设计,建立在Internet上运行的林业资源环境网络在线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造林专家咨询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保国  丁全龙  胡波 《林业科学》2006,42(Z1):85-89
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研究造林专家的造林决策方法,提出造林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的目的和功能,给出系统环境和结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设计,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适于不同地区的造林专家决策咨询系统,解决困扰着传统森林培育中的适地适树和造林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林业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FINFOSYS,为林业资源和环境信息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和分析决策等综合服务:在参照现有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林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共享标准和共享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林业资源环境分布式网络数据库及共享网络系统;设计林业资源环境数据仓库,开展多维数据的在线分析、数据挖掘并建立网络运行的统计和分析模型,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在线决策支持的网络系统;根据林业资源环境有偿信息的特点,设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林业信息产品的网上交易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人工林营造决策和管理系统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人工造林及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在Visual C++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持下,建立造林决策和管理系统以实现人工林数据的存储、更新、查询、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系统结构包括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专家知识子系统3个模块.阐述系统实现人工林营造决策和管理的过程.系统的实现有助于不同地区数字林场的实现,加快林业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新型林业调查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调查是林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是森林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数据基础,对森林开发、利用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简单的林业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整体林业信息化的需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新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为支撑,借用全站仪等高新精密仪器为手段,构建新型林业调查系统,对其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论述,认为新型林业调查系统大大提高了林业管理与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海量林业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基于福建省林业政务信息网络环境的全省林业资源数据GIS组织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海量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探讨了GIS系统组织结构、空间数据预处理及加载、数据无缝与多尺度管理、ArcSDE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设计与配置、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据仓库在网络上能够方便、快速地被客户端所调用,满足了全省林业资源数据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中在分析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及自然保护区管护业务对位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连续主动定位、保护区信息采集实时回传和林区巡护人员考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引入位置服务技术, 可为其提供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混合定位算法、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巡护人员位置采集、巡护数据采集、林业气象数据采集和轨迹回放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云存储、云检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在平台端实时接收外业采集数据并在地图上展示及分析统计, 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该系统可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林业信息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记述。对其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分析表明,该系统将GIS空间分析、电子地图匹配和GPS导航、RS影像数据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区域森林的主体功能和林业建设重点,使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林业经济和优势明显的生态服务体系格局,选取贵州省册亨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森林状况等指标,用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数量化划分方法,进行了县级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分区,结果表明:先用因子分析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再用较少的几个载荷大量信息的因子进行系统聚类的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划分方法,不仅克服了以往区划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弱点,而且还能剔除常规划分方法中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册亨县各乡镇林业发展的30个指标的因子分析,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用6个载荷89.945%信息量的因子对贵州册亨县的14个乡镇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可将册亨县分为5个区。此研究不仅丰富了林业发展区划理论,而且还可对贵州林地保护利用等林业规划及其相关产业的区划、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