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6P-N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分析表达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及纯化后蛋白的浓度.[方法]通过优化诱导剂终浓度和诱导时间来实现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使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融合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融合蛋白在37℃条件下,经终浓度为1.2 mmol/L的IPPG诱导表达4.5 h后获得了较高的表达水平.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BCA法测定蛋白浓度达到0.587 mg/mL.Western blotting试验表明,GST-N蛋白能与抗PRR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为建立N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及PRRS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为新疆PRRS的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猪伪狂犬病毒(PRV)gE蛋白及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电转技术将pPICZαA-gE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X-33并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筛选出PRV gE蛋白表达菌株。通过诱导表达获得gE分泌蛋白,并利用Ni柱进行纯化,应用Western blot、Dot blot、ELISA方法对纯化蛋白进行活性鉴定。同时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筛选单克隆抗体,并对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反应性测定、效价测定及亚型鉴定。结果显示,PRV gE蛋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并获得了纯化蛋白,纯度达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与PRV阳性血清反应性良好;筛选到4株敏感性强、特异性良好的gE单克隆抗体,均可同时特异识别PRV gE蛋白及病毒,分别命名为2F10、4C10、9E1、10C3。综上,用酵母系统成功表达了PRV gE蛋白,并筛选到4株针对PRV g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猪瘟病毒(CSFV)单克隆抗体,分别将CSFV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CSFV E2蛋白与佐剂混合后免疫BABL/c小鼠,经杂交瘤细胞融合制备抗CSFV单克隆抗体,经过多轮亚克隆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筛选,成功获得5D1、8H7、9A1和13B2共4株能够稳定分泌抗CSF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属于κ型,其中5D1、8H7、13B2为IgG1亚型,9A1为IgG2c亚型。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在2.56×10~5~1.02×10~6;IPMA效价分别为6.40×10~4、1.28×10~5、2.56×10~5、1.28×10~5;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经原核表达系统及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CSFV E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IPM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CSF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流行性腹泻病毒(B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2)均无交叉反应。病毒中和试验证实,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活性,其中和效价为1.28×10~4。综上,成功筛选出4株能够分泌抗CSF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CSFV感染活性。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coli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非结构蛋白3B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出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3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E5、4B1、4D7、4E11、7B2、8B11.鉴定结果显示,4B1和4E11细胞分泌IgG1,其余4株细胞分泌IgG2b;纯化后6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3B蛋白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 000以上;6株单抗均不与FMDV结构蛋白VP1和3D非结构蛋白发生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单抗能够识别3B蛋白;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6个月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相似文献   

5.
克隆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C-11株的N基因全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Rosetta株后经0.5 mmol/L IPTG诱导,获得了高水平表达。对表达的N蛋白进行纯化,以50μgN蛋白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9B12、7C2、7C6共3株稳定分泌抗PRRSV-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亚型鉴定结果分别为IgG2b、IgG1、IgG1亚型。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表明,3株单抗对PRRSV CC-11株、CH-1R和JXA1-R细胞毒以及4份临床疑似病料均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抗GS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纯化的重组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三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4B3和1H10共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GST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抗体类型均为IgG1,κ链,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2株单抗与GST-IBV-S1-F融合蛋白及重组GST蛋白均具有特异性反应,验证这2株单抗可用于检测GST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用1H10单抗制备的亲和凝胶柱可用于GST融合蛋白的纯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以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GST-N为免疫原,免疫7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重组蛋白His-N和Vero细胞培养病毒液作为检测筛选抗原,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5B2,3H1和4H5),单抗亚型鉴定均为Ig G1,轻链均为Kappa链。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Mab能够识别重组N蛋白和PEDV。制备获得3株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的Mab,可为今后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特异性诊断方法和研究PEDV核衣壳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抗鸭IL-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纯化的重组鸭IL-2蛋白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阳性孔经三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5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鸭IL-2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H4、2B3、4G12、5F6、5H6,其中一株对鸡IL-2具有交叉反应性.各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在1∶32000~1∶512000之间,抗体类型除mAb 5H6为IgG2a亚类外,其余4株mAb均为IgG1亚类,5株mAb的轻链都为κ链.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所获得的5株抗鸭IL-2单克隆抗体与鸭IL-2具有反应性,推测它们是针对序列决定簇的.  相似文献   

9.
GST-LR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GST-LR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的表达条件,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通过改变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及诱导剂浓度等条件,SDS-PAGE电泳分析以确定GST-LRF融合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并通过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和电洗脱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转化菌E.coliBL21(DE3)在37℃、0.1 mmol/L IPTG诱导5 h时,GST-LRF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经电洗脱法纯化得到了GST-LRF融合蛋白。已确定GST-LR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最佳表达条件,并纯化得到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抗LRF的单克隆抗体及LRF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DEV)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单克隆抗体特性。本试验采用差速和蔗糖梯度离心纯化PE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ELISA方法筛选和细胞克隆,得到能分泌鼠抗PE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出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特性。试验结果: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PEDV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E1和H6株,其中E1单隆抗体为IgG2a亚型,H6单隆抗体为IgM亚型,2株单克隆抗体均具有IFA、ELISA和Western bloting特性。E1杂交瘤细胞株的细胞上清液和腹水的ELISA抗体效价分别26和105,H6杂交瘤细胞株的细胞上清液和腹水的ELISA抗体效价分别24和104。2株单克隆抗体与Vero细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ing测定结果表明,E1株单克隆抗体能识别PEDV的M蛋白,H6单克隆抗体能识别PEDV的N蛋白。PEDV单克隆抗体的成功研制,为PEDV免疫诊断、表位识别及蛋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病毒中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速离心法纯化鸡新城疫病毒(NDV)标准毒株F48E8,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NDV单克隆抗体,旨在为NDV中和抗原表位分析奠定基础。将NDV感染BHK-21细胞,建立异源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筛选获得14株分泌抗N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单克隆抗体腹水IPMA效价均在0.50×10-2~2.56×10-5(F48E8株和La Sota株)。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1G6、2C1、4D2、5F2和13A5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其HI效价在(6~12)log2(F48E8株)和(9~11)log2(La Sota株)。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5F2和13A5对F48E8株和La Sota株均有明显的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为1∶400~1∶800和1∶25。夹心ELISA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5F2识别NDV HN蛋白,13A5识别F蛋白。综上,成功制备了具有中和活性的NDV单克隆抗体(5F2和13A5)。  相似文献   

12.
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恩诺沙星(ENR)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形成完全抗原(BSA-ENR)并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分泌抗恩诺沙星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生产ENR单克隆抗体。结果筛选出4G1-B3,4G1-G1和4G1-B9 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3株单抗对EN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4 ng/mL,2.44 ng/mL,4.24 ng/mL。4G1-B3与环丙沙星有0.02%的交叉反应,与其他竞争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4G1-G1和4G1-B9与其他竞争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原核表达斑马鱼(Danio rerio)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B(PTPRB)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斑马鱼PTPRB基因功能及血管发育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无缝克隆技术将斑马鱼PTPRB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B2m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21感受态细胞后采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然后以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免疫效价。【结果】斑马鱼PTPRB蛋白亲水性均值为-0.490,属于亲水性蛋白,且具有较丰富的潜在抗原表位位点,分布均匀,无典型的跨膜区。将斑马鱼PTPRB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B2m成功构建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B2-PTPRB,转化B21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表达,即获得35.0 kD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PTPRB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以纯化融合蛋白PTPRB免疫大耳兔,其血清抗体效价为1∶2048000,说明采用融合蛋白PTPRB可有效刺激大耳兔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获得较高效价的PTPRB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TPRB多克隆抗体具良好抗原特异性。采用Protein A/G亲和层析柱对制备获得的PTPRB多克隆抗体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多克隆抗体,纯化后的PTPRB多克隆抗体浓度在10 mg/mL以上。【结论】构建的斑马鱼PTPR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能高效表达具备良好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PTPRB,以融合蛋白PTPRB免疫大耳兔可获得高效价、高特异性的PTPRB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斑马鱼PTPRB蛋白功能提供有利工具,也为揭示PTPRB在鱼类血管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蜕皮激素受体(A1EcR-A)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绿盲蝽AlEcR-A在外源蜕皮激素(20E)诱导下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EcR的功能奠定前期基础,同时也为构建20E信号传导的网络图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前期获得绿盲蝽AlEcR-A的基础上,将含有其基因的T载体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构建AlEcR-A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将该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和蛋白Ni-IDA亲和纯化,以获得AlEcR-A基因功能区的纯化蛋白。进一步用其进行免疫反应,取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筛选验证是否为目的抗体,通过抗体纯化,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能否特异性结合AlEcR-A重组蛋白及绿盲蝽总蛋白,从而制备得到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最后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20E微注射绿盲蝽2龄若虫,分析8 d内AlEcR-A的mRNA及蛋白含量的变化,明晰20E诱导下AlEcR-A的应答反应。【结果】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在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能高效表达一个约为55 kD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后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Ni-IDA亲和层析后,pCzn1-AlEcR-A重组蛋白的包涵体纯度仅在55 kD附近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条带,说明靶蛋白已得到纯化。进一步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及腹水制备,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命名为8H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细胞株不仅能与绿盲蝽总蛋白结合,还可特异性与AlEcR-A重组蛋白反应,且条带大小一致,说明制备的AlEcR-A单克隆抗体准确、有效;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注射蒸馏水相比,20E微注射处理后的绿盲蝽AlEcR-A 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增值幅度也逐渐增高。【结论】获得了一株高特异性的能稳定分泌AlEcR-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0E有诱导AlEcR-A mRNA及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原核表达系统pGEX-6p-1-N/BL21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PEDV N-GST融合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原核表达系统T12-pPROHTa/BL21经IPTG诱导表达的PEDV N蛋白做筛选抗原,通过间接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PEDV N蛋白杂交瘤细胞,命名为2E3、4C6。亚类鉴定为IgG1和IgG2a型,均为к链抗体,染色体数平均为(91±7)对。用制备的单抗与pGEX-6p-1-N/BL21、T12-pPROHTa/BL21诱导表达后的菌体裂解物做Western Blot试验,在不同载体表达的N蛋白处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条带;通过间接ELISA做病原检测,这两株单抗不与TGEV、PRV和PrV发生交叉反应,而与PEDV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are widely used in virus research and disease diagnosis. The nucleoprotein (NP) of influenza A virus (IAV)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ultiple stages of the virus life cycle. Therefore, generating conserved mAbs against NP and characterizing their properties will provide useful tools for IAV research. In this study, two mAbs against the NP protein, 10E9 and 3F3, were generated with recombinant truncated NP proteins (NP-1 and NP-2) as immunogens. The heavy-chain subclass of both 10E9 and 3F3 was determined to be IgG2α, and the light-chain type was κ. Truncation and site-specific mut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epitopes of mAbs 10E9 and 3F3 were located in the N terminal 84–89 amino acids and the C terminal 320–324 amino acids of the NP protein, respectively. We found that mAbs 10E9 and 3F3 reacted well with the NP protein of H1–H15 subtypes of IAV. Both 10E9 and 3F3 can be used 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and 10E9 was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confocal microscopy.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the 10E9-recognized 84SAGKDP89 epitope and 3F3-recognized 320ENPAH324 epitope were highly conserved in NP among all avian and human IAVs. Thus, the two mAbs we developed could be used as powerful too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methods of IAV, and also surely promote the basic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the replication mechanisms of IAV.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哺乳动物促卵泡素(FSH)单克隆抗体,比对了人类、家畜、部分野生动物、鼠类等哺乳动物FSH氨基酸序列,分析其种间同源性,结果发现,多种哺乳动物FSHβ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于80%,且线性抗原表位高度保守。从奶牛垂体组织扩增FSHβ亚基CDS片段,构建p ET28aFSH重组质粒,诱导表达FSH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孔,取效价最高孔进行克隆和亚克隆,获得1株能够分泌抗FSH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命名为B4A5。B4A5细胞株经过数次传代培养、反复冻融后生长状态良好,且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采用细胞株体外培养和小鼠腹水诱生法均制备了抗FSH的单克隆抗体,其效价分别为1∶640、1∶106。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结果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FSH反应呈阳性,与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素(TSH)、促乳素(PR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均无交叉反应性。综上,获得了1株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FSH蛋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对禽偏肺病毒C型核衣壳N蛋白进行表达,并检测所表达融合蛋白的抗原性。首先将N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禽偏肺病毒核衣壳N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在转染后48h后表达量最高;与抗N蛋白抗体有抗原性,所表达核衣壳N融合蛋白大小为72kDa左右,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本试验成功应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表达了禽偏肺病毒C型核衣壳N蛋白,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为与禽偏肺病毒核衣壳N蛋白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株分泌抗猪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梅  余为一  李林  张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55-12956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猪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先将原核表达产物His—PoIFN一γ免疫BALB/c小鼠4次,然后进行细胞融合,再以纯化的GST—PoIFN一1作为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无性系,最终获得能稳定分泌抗猪IFN-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进行问接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试验获得l株能稳定分泌抗猪IFN一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被命名为B3株,经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该株分泌的抗体能与融合蛋白His—PoIFN一γ和GST—PoIFN一γ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表达鸡γ-干扰素、His和GST蛋白等的重组质粒均不发生反应。B3株分泌的抗体小鼠腹水的ELISA效价达到1:160000,抗体亚型为IgG1型,且轻链为κ链。[结论]该研究为建立猪γ-干扰素检测方法,研究机体的免疫状态及免疫机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犬瘟热病毒F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犬瘟热病毒重组F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I、FA、Western-blot、细胞中和试验鉴定各株单抗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7株稳定分泌犬瘟热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D6,3E10,3A2,5B7,5F6,6H8,9B6);单抗亚类鉴定结果分别为IgG2a,IgG1,IgG2b,IgG1,IgG1,IgG2a和IgG1;细胞中和试验初步证实2株单抗(5B7,9B6)具有中和犬瘟热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作用,中和效价分别为1∶320和1∶640;经ELISA相加试验证实7株单抗的作用位点不同,其中2D6,5F6的作用位点非常相近。[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7株抗犬瘟热F蛋白特异性单抗,为进一步研究犬瘟热病毒F蛋白和临床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