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田利 《西南园艺》2001,29(1):23-23
番茄早疫病为真菌性病害 ,是温室栽培番茄的主要病害 ,抓好早疫病的防治 ,是提高温室番茄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1 早疫病的发生  早疫病菌以孢子和菌丝在侵染部位越冬 ,由风、雨、昆虫、种子带菌传播 ,温室中主要靠水滴及农事操作传播 ,可从气孔、皮孔、表皮侵入植物体内。早疫病可为害叶片 ,叶柄、茎、果实等部位 ,病叶初为深褐色或黑色圆形至椭圆形小斑点 ,病斑扩大 ,有同心轮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有黑霉 ,先从下部叶片发病 ,逐渐向上部叶发展 ,发病重时 ,植株下部叶全部枯死。茎部病斑多在分叉处发生 ,灰褐色、椭圆形 ,稍…  相似文献   

2.
美国山区园艺作物研究推广中心(MHCREC)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得到两个番茄抗早疫病的品系NC EBR—1和NC EBR—2。 来源 NC EBR—1是一个来源于多毛番茄( L.hirsutum Humb.et Bonpl)选系PI126445的F6代自交系,该选系曾被报道抗旱疫病,1976年在Fletcher的田间小区中经鉴定也表现为高抗。Walter x PI126445的F1代幼苗在温室中经接种,表现为高度抗病,将此杂种一代与NC50-7进行杂交,经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取其抗病后代与NC50-7再回交两次。经大田及温室联合鉴定,将其中一抗早疫病的F5代品系与Piedmont杂交,其杂交后代经大田早疫病筛选…  相似文献   

3.
1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常引起落叶、落果,尤其大棚、温室中发病严重。1.1早疫病的发病症状:番茄苗期、成株期都可感病,危害叶、茎、果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感病。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幼苗期茎基部发病,严重时病斑  相似文献   

4.
<正>1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常引起落叶、落果,尤其大棚、温室中发病严重。1.1发病症状番茄苗期、成株期都可感病,危害叶、茎、果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感病。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幼苗期茎基部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引起腐烂,幼苗枯倒初始叶片上可见到深褐色小点,扩大发展为圆形或椭圆形灰  相似文献   

5.
经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温室病圃诱发鉴定和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对引自国内外的番茄青枯病抗性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源材料,结合农艺性状比较研究,从其分离后代中选出F9819-2-1、F9802-1-1、600-1-1、599-1-1等4份高抗青枯病、农艺性状优良、性状稳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对峙培养的基础上,对接种放线菌F的盆栽番茄植株接种早疫病A1、灰霉病菌B1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F菌株对2种靶标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F A1、F B1的番茄植株,病情指数要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接种放线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且生长势差.接种生防菌真菌F对番茄PPO、POD具有一定诱导作用,在"放线菌-病原菌"双菌体系中对番茄叶片MDA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双茵处理的番茄叶片、茎MDA含量明显低于单接番茄病原菌处理.  相似文献   

7.
番茄疫病,主要发生在秋番茄上,但近年来,本区早春大棚番茄也开始大面积发生,上升为危害仅次于番茄青枯病的病害。番茄疫病传播速度快,严重时短期内造成大量烂叶、烂果、死株,甚至绝收。1 症状番茄疫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可为害叶、茎、果。幼苗受害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并向主茎扩展,茎变褐色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折断死亡。成株期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但病害严重时,植株上、下部叶片几乎同时感病。叶片发病时,病斑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褐色,病斑不规则。湿度大时,病斑边缘生白霉,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栽培的番茄 ,由于在温度、湿度、光照、肥水管理等方面与露地栽培有所不同 ,病害发生的种类及危害程度上也有所差异 ,在病害防治方面也应采用相应的措施。1 番茄早疫病1 .1 症状表现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 ,主要危害叶、茎、花、果。叶片上病斑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 ,具浅黄色晕圈 ,中部出现同心轮纹 ;病茎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轮状病斑 ;叶柄产生椭圆形轮纹斑 ,一般不将茎包住 ;果实染病产生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后期出现黑色霉层。湿度大时各部位的病斑均形成黑褐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往往造成断枝、落叶和落果。1 .2 防治方法 该病…  相似文献   

9.
石岩  默宁  祁世明  梁燕 《中国蔬菜》2020,1(6):39-43
对154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份,樱桃番茄78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筛选出14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共显性SCAR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发现3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的抗病材料H8和感病材料M82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片真叶4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8、10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一种特异性标记在甜瓜白粉病抗性育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用CTAB法提取19份甜瓜亲本材料种子总DNA,合成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Pm-2F紧密连锁标记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Pm-2F连锁基因,酶切验证及测序。结果表明,筛选的19份甜瓜亲本材料中有3个抗病株系,抗病株系杂合的F1代种子在田间表现为强抗性,其他材料杂合F1代均表现感病。试验室结果与田间表现一致,符合率达到100%,表明此特异性标记可以应用于甜瓜白粉病抗性育种。  相似文献   

11.
番茄青枯病病原鉴定及抗病材料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3年分离出番茄青枯病病菌68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生化测定等研究,明确重庆市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设伤根浸根接种法、灌注接种法、剪叶接种法3种处理,结果以伤根浸根接种法更为准确、可靠.经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温室病圃诱发鉴定,结合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筛选出F9819-2-1、F9802-1-1、600-1-1、599-1-1等4份高抗青枯病、农艺性状优良、性状稳定的优异材料,可望在育种上近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温室种植蔬菜,往往由于过冬病菌及越冬害虫较多引起减产,因此控制病虫害发生对温室蔬菜生产尤为重要。1病害防治1.1早疫病。典型症状:叶片受害最重,由下向上发生,病斑圆形褐色或黑色,具同心轮纹,边缘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圈。茎上病斑椭圆形,褐色,凹或不凹。果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基腐病是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宁夏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连续3a的多点温室田间调查研究与综合防治示范,初步掌握了茎基腐病在该地区的田间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反映病斑的扩展速度 ,适宜对抗性进行量化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但工作量大 ,操作较复杂。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相似文献   

15.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北方园艺》2008,(4):146-146
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1症状 一般先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同时也能危害茎部.一般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病势发展迅速.在叶背面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状物.病斑由叶片迅速向茎蔓延,在接近叶柄处的茎部呈黑褐色腐烂,造成植株上部萎蔫或折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德州地区温室越冬栽培番茄面积迅速扩大,但温室内冬春季温度低、湿度大、光照易造成番茄灰霉病流行性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于1996年开始在温室内进行试验,基本搞清番茄灰霉病在本地区发病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 番茄灰霉病症状 苗期子叶、真叶、幼茎均能发病,引起茎叶腐烂.病部呈灰褐色,表面密生灰霉。成株期发病,花、果实、叶片及茎都受害,但以果实发病为主受害最重。果实发病多从花器侵入,病变果初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斑很快扩展为不规则大斑,后期病斑上易产生致密灰褐…  相似文献   

17.
去冬今春以来,陕南雨水相对较多,气温忽高忽低,有利于番茄(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加之陕南大面积发展的双膜、单膜马铃薯今春晚疫病发生相对较重(据洋县5点调查,晚疫病发病率达30%),菌源基数高,为番茄晚疫病的防治增加了困难,提醒菜农应多加注意。1为害症状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重。成株期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渍状淡绿色斑,逐步变褐,潮湿时病斑边缘病健部出现稀疏的白色霉层;果实上病斑不规则,灰绿色并呈云纹状(早疫病为同心轮纹),出现硬斑块,病果质地坚硬,不腐烂,潮湿时病斑上…  相似文献   

18.
番茄晚疫病由致病疫霉侵染所致,是温室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在叶片上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最后呈褐色,高湿条件下叶背病斑与健部交界处生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喷雾法、涂抹法、叶腋针刺法、茎上针刺法和灌根法5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是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最佳接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性鉴定。采用喷雾接种法鉴定209份醋栗番茄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其中22份为中抗品种,57份为感病品种,130份为高感品种,未发现抗病或免疫品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23种微生物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剂2种,分别为芽孢IVF 018号、芽孢IVF 021号,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82.50%和71.25%、61.67%,预防效果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说明田间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0.
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的为害一般是指在番茄生育中后期,茎叶果上出现轮纹状病斑或枯叶层,大大减少了光合作用面积,使植株早衰而减产,损失约15%~26 %。但近年来,除上述症状外,山西大部分菜区出现的番茄茎基黑斑型症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轻者缺苗断垄,严重的往往造成改种或毁种,其产量损失比茎叶果部位的感染更大,菜农称这种症状叫番茄“黑茎苗”。据在山西省的长治、临汾、晋中、太原等8个地市调查,发生“黑茎苗”苗床约占苗床总数的一半以上,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的达70%以上;在太原市南、北部,清徐县等老菜区为害更甚。 早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