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景观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城市景观元素与景观分类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知识、城市景观特征和他人相关理论,总结出城市景观多样化评价指标,并以苏州为例,提出能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以帮助构建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李星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49-20651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指出城市景观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决定了景观评价的不精确性,讨论了景观评价准则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评价的方法,探究了评价结果与综合价值的表示和分析,强调城市景观评价应针对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不能孤立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之外。提出以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时间的城市景观价值三维表示形式,以三维坐标系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随不同年代的变化,并且认为坐标表示法可以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方面的整体情况。以期为城市景观综合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植物景观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植物景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面貌。如何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青岛、徐州是同处于南暖温带绿化区域的两座城市,以徐州和青岛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青岛与徐州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对两地植物景观的异同与特色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探究两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为两地乃至同区域其他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韵  马贝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43-15244
重点论述了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修复与保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利用文化遗址推进城市景观发展的主张,并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对城市景观的利弊进行分析,得出要利用文化遗址塑造城市景观新面貌,从而探讨文化遗址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过程剧烈影响着下垫面变化,直接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景观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系统总结了城市化过程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生态服务效应,以及城市生态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较少关注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环境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热岛效应研究多局限于两者数理统计关系的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方面更多研究关注绿地及其空间布局在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方面的作用,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大气环境综合效应以及大气灰霾效应影响机理重视不够;(4)如何通过合理设置生态用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仍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尺度的景观信息来揭示城市景观的演变机理和环境效应,构建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服务效应评价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探讨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模式与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6.
将视觉协调性理论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提出并建立景观的视觉协调性的评价体系。运用优序对比法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景观视觉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景观视觉协调性为中等。以此探讨城市景观的评价方法,推动城市景观评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衡量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景观过程与格局的持续性,并为未来无锡市城市景观格局的改进提出了初步方案。通过这一典型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一些园林绿化质量较高的先进城市,应如何使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从而引领国内其它城市的景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与纯自然景观之间过渡的一种景观形式,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也是最接近自然的形式.从乡村景观要素与景观规划的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些启示,试图引导设计师从乡村景观中吸取设计语言和创作的灵感,也有助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城市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文峰  程勇  黄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63-4764
通过对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剖析,阐述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参照、相互协调的关系,为实现建筑组群、建筑单体与城市景观环境共生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了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认为: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行为因素、经济因素等;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户外活动与景观活力不足、冬季植物景观配置不合理、水景观转换性不灵活等。为提高寒地城市景观品质,从空间与场地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水景与冰雪景观设计、色彩设计等角度,提出了寒地城市景观的适用性设计原则、有针对性的景观两季适用性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聚集中心的城市,其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城市中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也是城市中人、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类盲目建设、污染、环境的恶化,城市生物区系组成受到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困果反馈关系的学科,认为在景展。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呆反馈关系的学科,认为在景观生态学上,城市是由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景观要素-基质、廓道、斑块构成的景观。因此,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廓道-本底(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连通理论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载体的城市园林绿地,在规划和建设时可以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农耕生活离城市中居住的人们逐渐远去。城市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却将城市农业景观逐步推入公众视野。该研究首先明晰了城市农业景观的相关概念内涵,然后梳理了城市农业景观的起源、发展与主要功能,最后在剖析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农业景观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后续城市农业景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推广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3.
仇春晖  黄耀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94-2696,2700
新城区景观环境的营造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形成城市特色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周边的景观节点分析,总结出苏州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创造的自然景观气韵、建筑布局营造的艺术景观气韵和城市景观生动的文化气韵,将园区的景观营造与自然、艺术、文化相关联,完整说明了历史与时尚、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融合的苏州金鸡湖工业园区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4.
邹丽丽  蔡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48-17750
以现在城市的特征及都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当前人们对城市中废弃地带改造的热切希望,探索用于缓解城市与景观对立状态的景观都市主义途径,从而得出景观都市主义与休闲空间之间的关系,及景观都市主义创造休闲空间的手法。其中,创造休闲空间有流动景观、绿色廊道、精神家园以及景观基础设施4种手法。通过这几种手法给城市居民带来连续、多变、丰富的休闲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同时,景观都市主义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形成了簇状城市和食物城市等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79-7781
论述了外来入侵植物对城市可持续景观的影响,在注重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与自然结合的生态设计在城市可持续景观发展中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控作用,以为有效地解决外来入侵植物带来的多方面的生态与景观问题,全面提高生态系统对城市可持续景观的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雁塔北广场景观元素的罗列、梳理,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2方面尝试性地总结出历史文脉与城市广场景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历史文脉在城市广场景观中传承与发展的两大思路。旨在使景观文脉得以发扬,中华文明得以彰显,促进我国城市广场景观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景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兴起,地方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更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地方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生态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其他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皖西北高校校园景观为例,分析生态城市背景下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用多维的观点加强与地方城市的生态建设相衔接、发挥“生态核”景观的作用、创造和谐型与节约型的校园景观空间、紧扣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陈胜兰  彭重华  姚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62-2563,2566
根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理,通过对长沙市景观生态格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长沙市城市景观的基本途径,包括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保持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维持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建立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