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利用赤霉素(如GA3)等诱导有核葡萄种子败育,使其转化为无核葡萄,并形成商品生产的栽培技术,简称为无核化技术。由于无核生产的果实,在食用时不用吐核,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1无核化方法目前葡萄无核化生产主要应用于二倍体品种和四倍体品种。葡萄的品种不同,无核化诱导的时间也各异,一般二倍体品种诱导无核果生产的最佳时间在盛花(80%的花朵开放)之前的14 d,诱导无核的药剂是  相似文献   

2.
葡萄属植物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根据有关文献分别从白藜芦醇穴Res雪的发现、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对葡萄属植物及人体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方面作了简要概述,总结了其诱导、取样、测定方法,在葡萄植物体内的分布、动态变化、器官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葡萄属植物种间、品种间及葡萄加工品之间的含量差异,并介绍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几种合成酶,影响代谢的内部、外部因素,对白藜芦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Res)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水杨酸的喷施对葡萄果皮及叶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诱导作用及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间的关系,以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酿酒葡萄白藜芦醇诱导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对葡萄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诱导效果,在葡萄幼果期诱导率较高,但诱导时间较短暂;而且不同水杨酸浓度对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正相关,其中4mM的水杨酸对葡萄白藜芦醇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开展葡萄生长调控因子GRF(Growth-regulating factor)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预测、同线性、系统进化树及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开展有核和无核葡萄不同组织器官、种子发育不同时期及激素响应表达模式分析。葡萄GRF家族共有8个成员,其中7个分布于6条染色体,编码氨基酸数为213~604,所有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根据进化关系分为4组(A~D),同组VvGRF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保守基序数和类型均具有保守性。所有葡萄GRF蛋白N端均含有QLQ和WRC保守结构域,C端至少含有TQL或FFD结构域之一。同线性分析发现,VvGRF3和VvGRF4存在并联重复。VvGRF启动子区发现大量与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大部分VvGRF在营养器官叶片中高表达,VvGRF2在生殖器官花和果实中高表达;VvGRF3和VvGRF6在无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有核葡萄,而VvGRF8在有核葡萄种子发育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核葡萄;VvGRF响应GA3和IAA诱导,且大部分基因在处理0.5或1 h后下调。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葡萄产业中大量种植的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建立再生体系.采用花药、茎尖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比较了3种葡萄用花药、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分化、生根的必须培养条件,获得不定芽分化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葡萄花药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很低,几乎不能分化成苗;而茎尖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很高,分化成苗率极高,达100%.B5培养基诱导宁夏葡萄茎尖愈伤组织和分化丛生效果最好;KT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茎尖浓度以0.8~1.0 cm最好.  相似文献   

6.
新疆不同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期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不同葡萄品种酸成分的含量及差异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新疆20个无核及40个有核葡萄品种的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对各品种的有机酸与总酸含量进行了比较,最后将60个葡萄品种的酸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酒石酸和苹果酸是决定总酸含量的最重要因素。无核葡萄品种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总酸含量均高于有核品种。60个葡萄品种分为3大类:分别为高酒石酸、高苹果酸类型;高酒石酸、低苹果酸类型;低酒石酸、低苹果酸类型。研究结果为葡萄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葡萄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种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敏  庄智敏  章镇  邵宏干  蔡斌华 《果树学报》2006,23(4):534-537,i000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假单性结实的无核葡萄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采用或不采用胚培养获得实生苗,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采用不同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花前2周进行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果实的有核率、种子形成大小、单果种子数目及种子成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BA、CPPU、KT、IAA、IBA、NAA不同浓度的处理都能使火星无核葡萄产生残核。BA5、10mg/L,IAA10、20mg/L,IBA20mg/L的处理有核率达100%;KT5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96.6%,为最大,而CPPU10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74.5%,为最小;BA5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3.1粒,CPPU10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0.5粒。KT5mg/L和10mg/L处理诱导产生的种子离体培养露地播种得到萌发苗。结果表明,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无核葡萄形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可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无核葡萄是鲜食与制干葡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市场上无核葡萄品种较少的主要原因是无核葡萄抗病性差、果粒小、产量低,因此优质无核葡萄品种选育成为当前葡萄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育种过程中有核后代所占比例较大及童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无核葡萄育种的进度。无核基因分子标记技术的引入可以高效的在幼苗期检测出该品系是否为无核葡萄,有效的排除有核后代,加速无核葡萄育种进程。该文主要从葡萄无核标记的研究进展、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葡萄叶片植株再生及基因导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不同组织的植株再生已多有研究 ,然而 ,葡萄的外源基因转移相对于其组织再生的难度大得多。迄今 ,大多限于砧木和酿造品种。国内 ,黄学森首次报道了葡萄外源基因转移工作 ,以后再未见报导。我们研究了不同品种的植株再生、抗生素对其再生植株的影响及外源基因转导 ,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葡萄无病毒试管苗按常规方法进行快繁 ,苗高5cm左右、长有 3~ 5片展开叶时 ,切取完全展开的嫩叶 ,沿主脉横切数个伤口 ,远轴面接触培养基 ,置培养室进行再生植株诱导。培养基 :植株再生诱导培养基为NN 69 蔗糖 2 0 .0 g/L 琼酯 4 .5g/L附加 BA …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水杨酸(SA)对葡萄霜霉病的诱导抗性作用,检测了不同浓度的SA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选用较为抗病的巨峰葡萄和感病的美人指葡萄,采用离体叶片法,应用不同浓度的SA(0.1mmol/L、0.5mmol/L、1.0mmol/L、3.0mmol/L、5.0mmol/L和7.0mmol/L)开展了诱导葡萄抗霜霉病的研究,并进行了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5.0mmol/L以下的SA对孢子囊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当SA浓度达到7.0mmol/L时,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达43.3%,孢子囊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说明较高浓度的SA对孢子囊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巨峰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1.0mmol/L的SA诱导效果达100%,其他浓度的SA诱导效果均达95.7%以上,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7.0mmol/L的SA处理后,叶柄变黑腐烂,说明高浓度SA对葡萄叶片有毒性;在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0.1 mmol/L、0.5mmol/L的SA诱导效果分别达82.1%和97.9%,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浓度为1.0mmol/L及以上时,会使葡萄叶的叶柄变黑;室外喷施0.5mmol/L的SA,对抗病品种巨峰葡萄嫩叶前7d的诱导效果均在85.7%以上,对老叶诱导抗病效果在第7天时显著降低,表明SA对嫩叶的诱导效果更好;在感病品种美人指葡萄的嫩叶和老叶上,SA的诱导抗病能力以间隔3~5d的最好,达63.6%以上,间隔7d后的诱导能力明显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对霜霉病增强的抗性是由SA诱导产生的,而非SA对孢子囊的直接毒性,适当浓度的SA对葡萄具有较好的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葡萄无核化在日本得到首创,1958年在日本赤霉素研究会上,岸光夫和田崎发表了关于采用赤霉素对玫瑰露的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无核葡萄的应用报告,并以此展开针对葡萄无核化技术研究。我国针对无核技术也有一定研究,但是在具体的生产领域却相对稀少。由于巨峰系葡萄自身存在品质优及果粒大的技术特点,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本试验就此进行GA3及GA4+7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的处理,观察其对巨峰葡萄诱导产生无核果实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巨峰葡萄胚和胚乳的发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晶  罗国光 《园艺学报》1996,23(2):191-193
1 目的与材料方法 对‘巨峰’葡萄的胚和胚乳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及阐明其与有核葡萄浆果发育的关系,从而为采用适当的栽培措施,调控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棚葡萄是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产业之一,666.7 m2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目前我镇大棚葡萄面积发展到333 hm2.通过不断试验探索,将大棚葡萄管理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经过二十余个品种的多年对比试验,对果实性状、早熟性、适应性及连年丰产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从中选出了‘京秀"有核8611"无核8612"凤凰51"乍娜’等品种.上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休眠期短,丰产性强,耐贮性好,果实发育期短,成熟早.  相似文献   

14.
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可采用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刘用该品种单性结实,生产无核葡萄。第二种方法是对有核果实进行药剂处理,使果实无核。我们经过多年无核葡萄生产试验表明,采用第二种方法,如处理及时,其无核果无论品质,成熟期都优于有核果,无核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现将药剂使用方法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对药剂处理的敏感度不一。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选择四倍体或无核倾向较大的巨峰、先峰、藤检、红蜜、早生高墨等品种进行无核栽培。2霜培管理有核葡萄与无核葡萄的生产,其树势要…  相似文献   

15.
以毛葡萄Vitis heyneana Roemer et Schultes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真菌水溶性诱导子及其不同浓度、不同添加时间和作用时间对毛葡萄愈伤组织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的加入提高了毛葡萄细胞中总黄酮、总酚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在培养的第28d以80μg/mL浓度的诱导子处理毛葡萄愈伤组织效果最好。不同真菌来源的诱导子对毛葡萄愈伤组织次生代谢的影响效应不同。这些研究结果暗示了通过真菌诱导子调控葡萄次生代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自1958年日本人用赤霉素处理玫瑰露获得无核葡萄以来,用药剂处理有核葡萄品种以获得无核早熟果实的无核化栽培技术得到了很快发展。在我国,除李世诚等在先锋葡萄上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韩其谦、肖华平等的研究表明,无核化栽培对巨峰等大粒品种的产量有不利影响,并存在着无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诱导、保存和扩繁葡萄原胚团,为葡萄外源基因转化及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受体材料。【方法】以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和1个野生种葡萄的花器官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在3种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通过二次再生途径诱导、保存和扩繁次生原胚团并利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对其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无核白’葡萄的雄蕊接种在PIV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10.8%);初生原胚团细胞核大、染色深且具有旺盛分裂能力,二次再生途径诱导的次生原胚团具有同样的细胞学特征且可以正常成苗。【结论】葡萄体细胞胚诱导受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影响显著;二次胚再生途径可以长期诱导、保存和扩繁原胚团,能为葡萄遗传转化持续提供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芽变作为一种重要的果树育种手段,受到研究者和育种家的高度重视.环境条件等因素是诱导体细胞突变形成芽变的主要原因,L1、L2不同细胞层的变异引起葡萄不同性状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开发出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对葡萄芽变进行鉴定,同时葡萄芽变的变异机制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重点从葡萄的花序和果...  相似文献   

19.
葡萄贮藏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因鲜果含有大量的糖、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但葡萄采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易腐烂变质,不能周年供应市场。为解决此问题,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葡萄贮藏期病害及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概述如下。1贮藏期病害及发生  相似文献   

20.
葡萄花粉萌发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TTC法、离体培养基萌发法以及荧光显微测定法对葡萄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花粉在花前5~6日进入二核期,但一直到开花前2~3日才达到充分成熟,具备了生活力和萌发力.另外研究发现所用三种鉴定方法在测定葡萄花粉生活力方面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