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自行设计的方法测定了对虾养殖环境中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通量。结果表明,营养盐自底质向养殖水体的扩散贯穿于整个对虾养殖季节;该扩散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后期的有机质污染区,即投铒区;在污染区,养殖后期的扩散通量大大高于养殖前期,但在非污染区却未见其随养殖季节的明显差异;污染区的扩散通量始终高于非污染区,且随养殖时间的推移,该差异逐渐增大。此外,还比较了新、旧虾塘之间的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差异。初步探讨了底质溶出营养盐对对虾养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劳建敏 《海洋渔业》1993,15(3):118-121
<正> 目前以中国对虾为主体的养殖业,因受气候、海况、病害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顺利生产和获取较大规格的产品。为了寻求养殖生产的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岱山县科委下达了“利用荒废虾塘发展多品种立体养殖”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加以整理,以供同行参考。一、试验条件 1989年在养殖实验场5号虾塘进行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广西对虾塘养殖模式的沿革、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和完善各种模式,探索适合广西对虾养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水样中氮磷营养盐含量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淡水和海水水样4个氮磷营养盐参数(NH3-N、NO2-N、NO3-N、PO4-P)的6种保存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淡水水样的NH3-N、PO4-P和海水水样的NH3-N、NO3-N在各保存时间的变化幅度,6种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在10d内,4℃加5ml/L氯仿处理,在针对氮磷营养盐测定的水样的保存上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廉江县养虾(集团)公司龙营围万亩虾塘建于1986年并开始养虾。起初该场沿袭北方养殖模式,以小贝类、下杂鱼等生饵为主要饲料,而且投饵量过大,造成虾池污染严重,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恶化,缺氧泛塘,细菌丛生,病害多,虾生产缓慢,成活率低。不仅连年失收,而且虾池提早老化,生产力受到破坏。为寻求解决污染的途径,从1990年起,  相似文献   

6.
陈水清 《水产科技》1990,(2):22-23,15
虾塘工程为建立对虾养殖基地,促进养虾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是开发性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对虾养殖生产潜力很大.为了进一步开发对虾养殖的资源,扩大养殖面积,提高现有的生产科学技未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把广种薄收的粗养,改进为集约式的精养,以降低成本,实现养殖对虾的商品化、专业化。因此,  相似文献   

7.
我县江平公社交东大队虾场建于1980年,围垦面积800亩,养殖水面600亩,整个虾场就是一个大塘。由于水体大,养虾很难做到精养高产,几年来养虾单产很低,连年亏损。1980年产虾6504斤,平均亩产8.1斤,交售虾3694斤,1981年产虾4600斤,平均亩产5.7斤,交售虾2900斤;1982年因没有落实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长时间不投饵,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河口区陆基养虾塘可溶性有机碳(DOC)、营养盐、叶绿素a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选择3个陆基养虾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0月原位测定养虾塘水温、pH、盐度、溶解氧指标,并采集不同深度水样,实验室测定DOC、可溶性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叶绿素a浓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虾塘水体中DOC、DIN、PO43--P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分别介于5.73~16.79 mg·L-1、0.04~1.80 mg·L-1、0.03~0.16 mg·L-1和15.02~443.08μg·L-1,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养虾塘水体DOC、营养盐、叶绿素a浓度受到养殖水体水环境参数、人为活动、养殖生物的共同影响;养虾塘水体碳(C)、氮(N)、磷(P)营养元素组成与植物、土壤之间具有相似性,并且表现为碳盈余和氮限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养虾塘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监测,通过人为方式调节养虾塘水体C、N、P比率,对于防止养虾塘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养虾塘生态系统绿色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养虾过程中,虾的排泄物、残饵和死亡生物尸体就不可避免地积聚池底。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高密度养殖已成普遍现象,虽然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一味追求高产量而忽视相应措施的模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林野 《福建水产》1995,(4):63-67
福建沿海虾区近年深受虾病困扰,许多养虾区因此改为虾鱼混养,但实质上依然以养虾为主,在养殖结构上改变不显著。经济学上称这种因循保守行为谓:行业隋性。 1990年台湾虾农在遭受虾病灾害后,多数即转为养鱼;泰国对30万亩不宜养虾的池子进行调整;我国山东省养虾区,近年来对养虾区布局也进行了调整。笔者在1988年曾动议“养虾热”降温,为此近年屡同在养虾区工作的专家和同行探讨调整虾塘养殖结构的可行性;1994年以来又深入几个养虾区,直接向养虾区管理部门和虾农就这一问题作调查研究,获悉  相似文献   

11.
桑沟湾养殖海域无机氮营养盐的分布与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调查结果表明,桑沟湾IN的垂直分布均匀;该海域受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其平面分布和量值都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NO3-N是该海域IN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海带养殖期间,IN和IN/IP比值始终处于低水平,其季节变异明显受到该湾初级生产水平的制约,故IN必然成为桑沟湾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另外,海带养殖也加速了其养殖期间湾内水体中IN的物质循环速率。  相似文献   

12.
虾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虾养殖期间的连续监测结果;讨论和阐述了虾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虾塘中浮游植物在生态学上主要表现为群落构成简单、优势种单一且演替速度快,从而决定了该环境中浮游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无机氮营养盐(IN)是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二者之间里较好的幂函数衰减曲线关系(R=0.76),且当浮游植物密度降至3.2×103细胞/ml时,水环境中的IN呈跃升趋势,此时所对应的透明度为0.6±0.2m。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池塘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8,22(2):124-128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实验围隔中的固氮作用及其氮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9,23(1):40-44
1997年6~10月,以乙炔还原法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下对虾养殖实验中生物固氮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围隔中,对虾单养(Y-4)和对虾+海湾扇贝(Y-5)的固氮作用较高,均值分别为2.62μgN/(L·hr)和2.65μgN/(L·hr);对虾+罗非鱼+缢蛏(T-5)的最低,为1.53μgN/(L·hr),对虾+缢蛏(Y-6)和对虾+罗非鱼(Y-7)的分别为2.30μgN/(L·hr)和1.89μgN/(L·hr)。各围隔中固氮速率较高与水体有效氮含量较低及有效氮磷比值不高有关。水层固氮蓝藻主要为蓝球藻(Chrococus)和念珠藻(Nostoc)。估算各围隔实验期间固氮作用输入分别为Y-4∶17.72g;Y-5∶19.63g;Y-6∶9.05g;Y-7∶10.59g;T-5∶7.99g。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动态收支平衡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长[孙耀等1987,李健等1993,胡钦贤和陆建生1990]。我国对虾养殖大部分属于半精养方式,其特点是投饵和有限度的换水,且由于近几年病毒性虾病的频繁爆发,促使养殖向全封闭或半封闭养殖方式转化,从而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平衡管理成为对虾养殖中的焦点问题。目前,有关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动态和过程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人做了许多的工作[林斌等1995,臧维玲等1995,Brune1991,Madenjian1990];尚未见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收支平衡模式方面的研究和报道。1 实验虾…  相似文献   

16.
对虾养殖池沉积环境中TOC_TP_TN和pH垂直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有宪 《水产学报》1999,23(4):363-367
1995年冬季,测定了青岛地区四个池龄10年以上的对虾养殖池不同层次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pH并研究了其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TOC和TN污染较底层严重,泥质虾池表层污染较泥沙质更严重。沉积物中TP为输出过程而导致缺乏,TP的受扰动层与TOC和TN的污染层基本一致。沉积物的pH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虾白黑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黑斑病已被证实为一种生理性疾病,与细菌等生物性病原没有直接关系。根据这一结果作者一改过去以抗菌素为主治疗该病的方法,而采取生成防中强对虾营养的措施,在实验室小水体及生产养虾池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虾池赤潮盛衰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揭示了虾池赤潮在盛衰过程中池水溶氧、pH、PO_4—P 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中肋骨条藻和腰带光甲藻共同引起的虾池赤潮在全盛期的每日16:30左右可使池水中的溶氧量比未发生赤潮的虾池约高4mg/L,pH 值约高0.5;PO_4—P 含量于2:30左右达到最小值.8:3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水色的日变化则与赤潮生物的垂直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虾池生态系统溶解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的周日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才 《水产学报》1999,23(3):266-270
对两个海水养虾池溶解有机碳(DOC)及颗粒有机碳(POC)的周日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的浓度,14:00~18:00下降,18:00~22:00升高,之后又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3.22mg/L(1池)及1.24mg/L(2池)POC浓度白天(6:00~18:00)升高,夜间(18:00~次日6:00)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1.28mg/L(1池)及1.26mg/L(2池)。POC浓度高的虾  相似文献   

20.
池塘施用氯化铵为氮源的化肥养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混养鱼池以氯化铵为氮源施肥养鱼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研究,对4个温幅内使用氯化铵追肥前后鱼池水体的理化因子、主要营养盐类、初级生产力、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了连续测定,找出浮游植物等指标峰值所持续的时间和变化规律,为不同季节施肥的数量和频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这些指标的年周期(主要养殖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氯化铵养鱼池的肥水等级。对鱼池底泥的理化特性,鲢、鳙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血液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对鲢、鳙鱼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氯化铵是一种优质养鱼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