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温和盐度对尖鳍鲤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俊  易祖盛 《淡水渔业》1995,25(5):10-12
水温和盐度对尖鳍鲤胚胎发育的影响赵俊,易祖盛,陈湘粦,王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lisWang,1976)是我国特有的能长期适应咸淡水生活的少数鲤科鱼类之一,其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鳗鲡(Anguilla japonica)胚胎发育与水温和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验结果表明,鳗鲡胚胎发育与水温和盐度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y=246.775e^-0.082x。其合适水温范围是20-26℃,临界水温上限30℃,下限16℃;胚胎发育的合适盐度范围是15-35‰,临界盐度上限40-45‰,下限5-10‰。胚胎孵化率与盐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y=36.93+0.23x-0.19x^2。  相似文献   

3.
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三角鲂的人工催情、孵化技术及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2。温盐度超过适宜范围时,死亡率明显增大,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唇[鱼骨](Hemibarbus laleo),俗称竹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库中,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小型鱼类,分类上隶属鲤科,[鱼骨]属。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俏销,且群体产量高,个体大,生长速度较花[鱼骨]快,近年来已有部分水产部门开展了唇[鱼骨]的人工繁育研究。水温和盐度是其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其生存、生长和繁殖,现将其对唇[鱼骨]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倒刺鲃的胚胎发育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倒刺鲃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并探讨了水温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5±0.5)℃时,孵化时间为53.43 h;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克氏囊。水温21~33℃条件下,倒刺鲃的胚胎均能孵化,水温(x)与孵化时间(y)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235.72 e-0.056 6x,P<0.01;水温与积温的关系为:y=7 519.4x-0.519 2,P<0.01。孵化率(y)与水温(x)相关关系式为:y=-1.665 5x2+88.621x-1 091.5,由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3.4~29.8℃,通过曲线求导数推算极值的方法,求得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6.6℃。  相似文献   

7.
对倒剌鲃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并探讨了水温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5&#177;0.5)℃时&#183;孵化时间为53.4.3h;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克氏囊。水温21~33℃条件下。刨剌鲃的胚胎均能孵化&#183;水温(x)与孵化时间(y)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235.72e^-0.0566x,P〈0.01;水温与积温的关系为:y=7519.4x^-0.5192.P〈0.01。孵化率(y)与水温(x)相关关系式为:y=-1.6655x^2+88.621x—1091.5.由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3.4~29.8℃.通过曲线求导数推算极值的方法。求得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6.6℃。  相似文献   

8.
池养广东鲂仔、稚鱼的生长和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饲养的广东鲂,其仔、稚鱼的体长与日龄呈直线相关;体重与日龄、体第和体重均呈幕函数相关。它们的生长与水温及放养密度的关系亦相当密切。初步提出生长的最适水温范围和适宜放养密度。此外还对仔、稚鱼阶段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对九孔鲍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九孔鲍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是20和38,适宜盐度范围为26~36,最适盐度范围为30~32.实验说明,在适宜盐度范围内,盐度对九孔鲍胚胎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是具海水养殖潜力的高价值经济鱼类。本文研究了不同水温(14~32 ℃)和盐度(5~45)条件下,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状况。水温低于17 ℃和高于32 ℃时不能孵化;盐度低于15和高于50时也不能孵化。在海水盐度25时,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9 ℃,最佳水温为20~23 ℃;在水温22±0.5 ℃时,黄姑鱼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5~40,最佳盐度为25。通过均匀设计,分析水温(X1)和盐度(X2)对孵化率(Y)的综合影响,获得最佳回归模型为Y=254-4.52 X1-2.78 X2(R2=0.8808),水温和盐度对回归的贡献率分别为64.8%和55.1%,预测最佳的孵化条件为水温20 ℃、盐度2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条件下孵化时间都延长。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7℃,孵化率都在77%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孵化率达89%以上,低于19℃或者高于27℃时孵化率降低且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条石鲷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10.06℃,有效积温值为405.3℃·h。对胚胎发育的Q10值进行了计算。饥饿条件下,条石鲷初孵仔鱼8日龄全部死亡,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第6天,饥饿对初孵仔鱼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20~22 ℃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30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0%。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 ℃)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时,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 ℃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出现在7~8 d。初孵仔鱼在水温为20~24 ℃、盐度为30~35条件下,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4天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鰤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鰤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8.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唐范围分别为10~40和10~20。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6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0和10~20。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在9个盐度梯度(5、10、15、20、25、30、35、40、45)下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初孵仔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25~40,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范围为30~35,此盐度下的SAI值分别为33.3±0.8和24.1±0.2,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  相似文献   

16.
17.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不同水质盐度对乌鳢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试验,得出乌鳢的胚胎发育对水质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13.68‰,适宜范围为1.50~7.12‰;其仔鱼较胚胎发育期耐盐能力相对较弱,适应范围为0~5.62‰,适宜范围为0~2.9‰。  相似文献   

19.
珠江广东鲂的年龄、生长及其最大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潮  黄毅文 《水产学报》1990,14(4):313-320
本文对珠江广东鲂的年龄、生长及其种群最大持续渔获量进行了渔业生物学分析。用鳞片鉴定年龄,年轮形成时间为 3~6月,随着年龄增加而略有推迟。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适用于广东鲂的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通过渔获物样本统计资料,在目前捕捞作业情况下,3 龄完全进入渔具选择,年总死亡率 φ=0.58,捕捞死亡率 E=0.27,自然死亡率 D=0.31。若能把首次捕捞年龄从 3 龄提高到 4 龄,捕捞强度控制在 F=0.35,渔获量可以比原来提高 16%左右,且产量也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