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排出,也称为胎衣滞留。常见于各种家畜,以奶牛极为多见,发病率高达40%~50%。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前庭炎、外阴炎等),由于产后疾病的发生,导致奶牛不育、不发情或习惯性流产,甚至危及母牛的生命。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对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更要重视产后预防。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是产后牛12小时、羊4小时。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3.
奶牛正常生理性胎衣排出时间在产后的1.5~10小时之间,如果在产后10小时胎衣尚未排出,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该病是奶牛常见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衣排出。一般正常胎衣排出时间,牛12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是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5.
正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限内将胎衣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胎盘排出的正常时限为分娩后12小时内(一般4—6小时即可排出)。【病因】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1产后子宫收缩微弱无力:奶牛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饲喂的饲料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与维生素A,孕畜消瘦、过肥、年老体弱、运动不足等,都  相似文献   

6.
苏桂芳 《现代农业》2011,(6):101-10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8小时以内排出胎衣。若超出上述时间不能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滞留)。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很复杂,与多种生理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胎衣不下也可以称为胎衣的滞留,主要是指指母畜在分娩之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胎衣不排出。可以分为部分的胎衣很全部胎衣不下。不同种类的家畜所排出胎衣的时间是不同的,其中奶牛为12小时,如果奶牛在生产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及时排出胎衣,就可以称胎衣不下。1发病原因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在怀孕期间,所饲喂的饲料太单一,其中所必须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都严重缺乏,尤其是缺少钙盐、硒与维生素  相似文献   

8.
季大平 《油气储运》2009,(10):32-34
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胎衣排出时间,不超过3~5小时。如经过8~12小时仍不排出,即为胎衣不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正>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就是奶牛在分娩之后24小时之内,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部分或者全部滞留在子宫里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养奶牛的农户逐年增加,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也越来越常见,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主要从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治疗方面总结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胎衣不下的观察研究.在牛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奶牛。而对其他动物的研究则比较少。在正常情况下,牛的胎衣排出的时间应该在生小牛后12个小时之内排出。而且胎衣应该是全部排出.如果有任何的一小部分滞留的时间过长的话.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病态的.就称之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内胎衣仍未从子宫内排出,而子宫颈口收缩变小,无法剥离胎衣而继发的一种疾病。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发生胎衣滞留时,少数母牛排出部分胎衣,色呈土红色,垂在母牛外阴部,多数情况母牛胎盘全部滞留在子宫体内,排出体外的只有脐脉管的断端。如果发现时间过晚,子宫颈口开始收缩,就无法进行剥离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分娩后经12个小时仍不见胎衣排出,这个过程被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类疾病,随着奶牛养殖产业不断提升,奶牛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奶牛生产过程中胎衣不下的比例呈现升高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奶牛生产的较为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采取的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奶牛出现子宫内膜炎,从而影响到奶牛正常发情,使得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是舍饲奶牛产后的常见疾病。正常母牛产后4小时~8小时将胎衣自行排出,若经过12小时尚未全部排出者,则称为胎衣不下。对于患有胎衣不下的奶牛,应当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否则极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影响母牛的繁殖和产奶,降低养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子宫内滞留12小时以上仍未排出的病症,属常见病.常导致子宫内膜炎、妊娠间隔延长、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不孕症致使奶牛被过早淘汰.  相似文献   

16.
一般奶牛胎儿娩出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全部娩出,须诊治。1病因奶牛妊娠期间,由于营养不良,气血亏损,运动不足,胎儿过大,产程过长,胞宫迟缓,无力排出胎衣,或因分娩时感受风寒,以致气血凝滞,气滞不行,胎衣不能及时排出。  相似文献   

17.
<正> 奶牛分娩后12小时,不能排出胎膜就视为胎衣不下。以前人们常采用手术剥离胎衣,对奶牛损伤较大,影响今后的繁殖配种。笔者自 1998年以来采用药物处理奶牛胎衣不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为:母牛分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为胎膜的俗称.胎衣不下又叫做胎盘停滞,是指母畜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胎衣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母羊分娩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为6h.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4—6小时。分析黄母牛胎衣不下病因,采用药物治疗、中草药治疗、手术剥离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从1994—2004年共治疗黄母牛胎衣不下28例,治愈28例,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息胞。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胎衣还未全部排出即为胎农不下,胎农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使子宫的修复时间延长,妊娠间隔延长,甚至引起全年感染和自体中毒,继发乳房炎,导敛子宫内膜炎引起不孕而迫使奶牛过早淘汰,给乳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