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样肥料施在不同深度,效果为什么不同?
答:不同作物根系发育程度不同,即使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的深度也不相同。合理施肥应该把肥料大部分施在根系密集的层次,施在根系活力最强的部位.这样有利于作物吸收。小麦、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20厘米土层内,而棉花的根系大多分布在10~40厘米土层中.因此同样肥料对不同作物应施在不同深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的养分是哪来的?
答:土壤是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这些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质颗粒,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中含有原来岩石成分里的一些营养元素,如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成土母质在重力、水、风等搬运下, 相似文献
3.
4.
作物叶部为什么能吸收养分?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答:叶片能够吸收养分,为施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这就是叶面施肥。喷在叶面上的肥料可以经气孔和叶片角质层细胞壁.再通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部。叶面施肥的优点:一是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运转快,节省肥料;二是解决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解决养分有效性降低的矛盾:三是表土水分缺乏, 相似文献
5.
6.
7.
8.
将土壤系统熵值应用于定西地区三大生态区土壤及植物营养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起始熵不仅反映了土壤的供能能力,还提出了各区土壤的适种性,化肥的增产效率,作物的最佳施肥量以及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明确了各区种植制度和施肥制度研究的侧重点和专用肥料研究的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一、植物营养失调的症状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要的营养元素,如果植物缺乏正常所需的养分时,就会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引起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发育的不正常,表现出特有的生理病态。缺乏大量营养元素与缺乏微量元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别:氮、磷、钾、镁等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有再被利用的特点,缺乏这些元素时,可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再度利用,因此,其症状往往仅从下部老叶表现出来;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再利用能力很小,缺素症状最易在上部新生组织如幼芽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植物的氯营养特点和土壤中氯元素的来源、含量水平与施肥的关系,介绍了生产上常用含氯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合理施用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含氯肥料肥效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复合肥料生产的植物营养原理及其施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营养原理角度论述了复合肥料生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认为我国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复合肥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方法的应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用氮肥是实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植株体内硝态氮可以很好地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通过硝态氮的分析即可诊断作物的氮素营养,同时NO3-N的分析为氮营养快速诊断提供了可能。Whermann等人利用改良的二苯胺法测定小麦茎基部的NO3-N含量作为氮肥施用的参数,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我国原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的研究人员在北京、河北和内蒙古等地的田间小区试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适用于大田生产中诊断禾本科作物小麦和玉米氮营养状况的一项最佳技术,但尚未见该技术在我国大面积生产中应用的报… 相似文献
19.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土壤肥力现状与合理施肥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位于新疆腹地,土地总面积482 664.5 km2,现有耕地12.85×104 km2 ,是新疆粮、棉重要产区之一.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1998年粮、棉、油平均单产分别达5 790 kg/hm2、1 410 kg/hm2和1 875 kg/hm2 ,比1980年提高了4 050 kg/hm2、1 125 kg/hm2和1 425 kg/hm2.
1 农田施肥水平与肥力现状
巴州"七五”初,各种化肥用量159 kg/hm2,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 耕地缺磷、少氮、钾丰实.因此,80年代初是氮肥稳增、磷肥猛增,磷的施用在生产上表现了突出的增产作用."九五”施化肥达666 kg/hm2.据近两年在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焉耆县、和静县、库尔勒市部分乡(场)的土壤养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与1982年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肥力呈现新的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