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明印度实蝇姬小蜂Aceratoneuromyia indica(Silvestri)在广州地区阳桃园内的自然寄生情况及其寄生习性。【方法】以橘小实蝇和印度实蝇姬小蜂为研究对象,采集田间落果和采用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印度实蝇姬小蜂对橘小实蝇的自然寄生情况,并在室内研究了印度实蝇姬小蜂的寄生习性。【结果】田间调查表明,印度实蝇姬小蜂在广州阳桃园的田间寄生率可高达43.8%。印度实蝇姬小蜂对寄主具有选择性,能寄生于橘小实蝇的幼虫和蛹,但不能寄生黄粉虫卵、幼虫和蛹以及米蛾卵。从单只橘小实蝇蛹中羽化出的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数为16.4±4.2只;补充营养能显著增加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寿命;从繁殖印度实蝇姬小蜂后代的效果来看,不同营养物质对F1代的影响并不一致,室内饲养时,可用10%蔗糖和10%蜂蜜喂养印度实蝇姬小蜂成虫。【结论】印度实蝇姬小蜂是橘小实蝇幼虫和蛹期寄生蜂,可科学利用印度实蝇姬小蜂防治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测定了温度对柑橘大实蝇的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死亡率增加,45℃处理2h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处理1h;老熟幼虫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死亡率增加,0℃时有个别幼虫存活,可部分化蛹,低于0℃时幼虫死亡率都为100%,不能够化蛹和羽化;其他处理温度对化蛹和羽化的影响不大,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黑粪蚊(Scatopsesp.)的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分别设置15、20、25、30和35℃的温度条件进行系统饲养,观察温度对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及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条件下,黑粪蚊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且随温度升高,黑粪蚊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显著缩短;但在35℃条件下,黑粪蚊不能完成个体发育。在15~25℃范围内,各龄幼虫的存活率虽然有些波动,但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30℃条件下,不同龄期幼虫的存活率明显下降。20℃时幼虫化蛹率最高,为90%;羽化率则以25℃条件下最高,为75.2%。在30℃条件下,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均降低,分别为75.20%和72.53%。由此可见,在供试温度条件下,20~25℃最有利于黑粪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正>1人工防治1.1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三龄前,应该每隔2~3 d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1.2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 m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 d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1.3人工挖蛹美国白蛾有爬到地面结茧化蛹的习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自制植物源农药对柑桔大实蝇不同虫态的毒力、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植物源农药对低龄幼虫的毒性最高,对老熟幼虫的毒性最低,LC50分别为130.358 4mg/L和25 163.230 0mg/L;自制植物源农药对柑桔大实蝇的化蛹和羽化都有一定程度影响,并且都以稀释25倍的影响最为明显,与毒力测定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化蛹和羽化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常用的烟青虫人工收集方法和新研发的烟青虫初孵幼虫快速收集方法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收集方法相比,快速收集方法获得初孵幼虫所用时间少,收集的初孵幼虫存活率搞,达96.33%,且收集的幼虫发育更加整齐,雌、雄蛹单头质量(雌蛹295.33 mg,雄蛹284.66 mg)略大;还可节省大量人力,避免了人工挑虫对初孵幼虫的伤害,保障了烟青虫实验种群的大量优质扩繁。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饲养和野外调查总结出花椒黄凤蝶在甘肃陇南花椒主产区的生物学特性:1年2代,以蛹越冬,翌年春季4~5月间羽化,第一代5~6月发生,第二代8~9月发生,9~10月幼虫老熟后在枝干上化蛹越冬;寄主为芸香科和伞形花科植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室内以芦笋为饲料饲养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力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芦笋的甜菜夜蛾幼虫历期显著缩短1.72d,历期的天数主要集中在13d左右;蛹历期差异不显著,蛹重显著减少34.2mg,羽化率下降1.07%;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增加约1.47d,总的产卵前期长了0.82d;单雌产卵量下降了196.06粒,成虫雌雄比率分别为1:1.22和1:0.82;幼虫、蛹、成虫的存活率均下降;种群参数中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4和0.21,说明甜菜夜蛾种群数量都为上升趋势,但以芦笋饲养的种群上升趋势显著慢于人工饲料种群。  相似文献   

9.
三亚春夏季甜瓜实蝇为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产有虫卵的甜瓜,将卵在室内饲养,结果表明,瓜实蝇出虫数为3.2~6.2头/瓜,未见有桔小实蝇出现。通过诱捕剂田间诱捕瓜实蝇和桔小实蝇表明,瓜实蝇数量为3.2~10.1头/板,桔小实蝇数量为0.1~0.7头/板,初步确定为害海南甜瓜的实蝇主要为瓜实蝇。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敏电阻法对瓜实蝇1日龄幼虫、5日龄幼虫、1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蛹、1日龄雌成虫、1日龄雄成虫、5日龄雌成虫、5日龄雄成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虫态以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和3日龄蛹的结冰点最低,分别为(-16.72±0.23)℃和(-13.14±0.55)℃;以5日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高,分别为(-14.32±0.45)℃和(-5.52±0.47)℃;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5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雄成虫<1日龄雄成虫<1日龄蛹<5日龄雌成虫<1日龄幼虫<1日龄雌成虫<5日龄幼虫。  相似文献   

11.
柑桔大实蝇局部防治失利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柑桔大实蝇在我国分布和严重为害的情况。分析了柑桔大实蝇局部防治失利原因,认为与该虫羽化期长、成虫寿命长不易做到坚持防治,以及不了解幼虫脱果进度、在园内外扩散规律及化蛹和羽化的土壤条件等难以做到有效防治等有关。总结了柑桔大实蝇防治中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以南瓜实蝇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饲料添加法,通过研究阿维菌素不同浓度处理下,南瓜实蝇产卵量、卵孵化率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变化,评价阿维菌素对该虫的不育效果,以期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南瓜实蝇具有显著的不育效果。不同浓度处理后,南瓜实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显著减少,各浓度不育效果依次为0.10 mg·L~(-1)0.50 mg·L~(-1)1.00 mg·L~(-1)0.05 mg·L~(-1)0.01mg·L~(-1);且单独处理雌成虫不育效果雌雄成虫均处理单独处理雄成虫。各浓度处理南瓜实蝇雌雄成虫GSTs活力均随成虫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其子代幼虫和蛹的GSTs的活力较对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阿维菌素对南瓜实蝇具有较好的不育作用,且对该虫子代产生了显著影响,为阿维菌素作为南瓜实蝇不育剂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柑橘大实蝇又名柑蛆、黄果蝇,是蛀食性害虫,属国际、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始发于上世纪50年代,每年发生1代,成虫4月下旬~5月上、中旬羽化,6月上旬~7月中旬产卵,卵期1个月,7~9月为幼虫危害期,10月中旬~11月上旬,果园开始出现落果,11月下旬~12月上、中旬,幼虫入土化蛹越冬,该虫以少数发生较晚的幼虫和蛹随被害果、种、带土苗木传播。  相似文献   

14.
瓜实蝇,别名针蜂,幼虫也叫瓜蛆,属双翅目,实蝇科,主要危害苦瓜、甜瓜、丝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也危害番茄、辣椒等,为瓜果类蔬菜较为重要的害虫。以前在桂林地区仅有少量发生,未对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昆明,黄蓝眼天牛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枝条木质部,并外出取食皮层,使受害树发育不良,重者枝干枯死。经1991—1993年观察研究,该虫在昆明两年发生1代,幼虫11月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经两次越冬后化蛹,化蛹盛期4月中下旬;成虫5月中下旬盛发。成虫盛发时人工捕杀或喷洒化学农药;锤打产卵痕消灭卵和初孵幼虫;刺杀和熏杀幼虫等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16.
梨花蕾蛆在山东省临沂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于4月上中旬蛀食花蕾,为害10天左右,产重时能造成梨树大量减产甚至绝产。以老熟幼虫在梨树冠下的土内化蛹越冬。冬季深翻消灭树下越冬蛹,幼虫落地前人工摘除虫蕾。幼虫初孵化时喷洒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500倍液、50%对硫磷1000倍液,可有效控制梨花蕾蛆的为害。  相似文献   

17.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 minax (Enderlein)是柑桔类果树重要害虫,由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深入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防治失利,近年有回升趋势。本文对柑桔大实蝇的形态识别,以及卵、幼虫、蛹、成虫的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虫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青葙Celosia argentea Linn.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蛹发育、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幼虫化蛹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处理后7d的化蛹率仅66.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91.70%);红脉穗螟老龄幼虫取食经青葙提取物处理后的叶片,蛹重减轻,蛹长缩短;青葙提取物处理预蛹后,红脉穗螟成虫羽化率降低,羽化时间明显延长,且能诱导产生畸形个体。  相似文献   

19.
选用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瓜实蝇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孢子浓度3.6×105~3.6×108个/mL 4个处理中,成虫、幼虫和蛹的最大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24±3.55)%、(86.56±4.88)%和(80.47±3.86)%;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544±0.2846)×105、(2.912 6±0.4871)×105和(3.459±0.4735)×105个/mL;成虫、幼虫和蛹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4.643±0.396)、(5.308±0.225)和(6.139±0.524)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9,(12):27-30
实蝇是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长期使用化学防治已产生抗药性,为减缓实蝇的抗药性产生速度而开展了实蝇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对甜瓜及苦瓜上的实蝇种类进行调查,并比较了4种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甜瓜大棚内的实蝇优势种群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illett),露地苦瓜的实蝇优势种群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4种不同诱捕处理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处理诱捕的瓜实蝇、橘小实蝇数量最多,诱捕效果最好,建议生产上可结合使用悬挂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方法防治瓜实蝇、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