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营养液栽培方法,以不加温为对照(CK),设置T_(1)(20℃)、T_(2)(25℃)、T_(3)(30℃)和T_(4)(35℃)处理,探究不同根区温度对菜心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处理菜心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均明显大于其他3个处理和对照,而35℃处理显著降低。25℃处理菜心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35℃处理的各指标明显下降。菜心的硝酸盐含量随着根区温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25℃处理最低。综上所述,在菜心的营养液栽培过程中,根区温度控制在25℃时最适宜其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35℃的根区温度抑制菜心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菜心科学施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施肥方法对菜心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对菜心生长和产量影响差异不大,但对营养成分、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以单施有机肥处理的VC、蛋白质、还原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品质最好,采收前喷施钼、锰处理有利于降低菜心中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高温胁迫时长对菜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作者以黄叶四九菜心为材料,分别研究了1 h、3 h、5 h、7 h的40℃高温胁迫下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由此可知,高温胁迫可促进菜心幼苗叶片内渗透物质的积累,用以减缓高温损伤;随着高温胁迫时长的增加,菜心幼苗可对高温胁迫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41个菜薹(菜心)品种的生物量及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菜心的生物量与成熟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熟品种的生物量大,早熟品种的生物量较小|菜心不同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并且薹茎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聚类分析将41个菜心品种划分为硝酸盐含量高、中、低的3个类群,硝酸盐含量高的类群(11个品种)生物量低,硝酸盐含量低的类群(18个品种)生物量高,硝酸盐含量中等的类群(12个品种)生物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中美尖叶油青甜菜心’、‘美绿菜心’、‘FSF甜菜心’、‘香港酒店油绿甜菜心’等4个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和硝酸盐积累的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及在菜心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菜心的形态特征、硝酸盐含量、营养品质、经济系数有着显著的差异,且硝酸盐的含量与菜心的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存在负相关。对比其硝酸盐含量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在试验的4个菜心品种中,‘FSF甜菜心’相比其他3个菜心品种硝酸盐含量低,营养品质较高,经济价值较好,是比较优良的品种。而其他3个试验品种硝酸盐含量偏高,营养物质含量较低,经济价值相对较低,品种情况逊色于‘FSF甜菜心’。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探讨外源褪黑素调控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抵御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选用主栽番茄品种‘红粉冠军’为试验材料,采用灌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叶片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 mmol·L~(-1)硝酸盐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及幼苗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低于对照,胁迫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一直比对照高,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降低了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显著缓解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加速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外源褪黑素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表明,外源褪黑素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缓解了硝酸盐对番茄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提升了番茄幼苗对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尖绿油青菜心为材料,配施猪粪、尿素和复合肥,测定菜心不同生长期各项生理及部分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以有机肥猪粪为基肥时,硝酸盐积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含量均较低,且其维持的水平较稳定。以尿素为基肥时硝酸盐含量上升速率较大,且后期积累较多。施用猪粪时,菜心产量及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等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3种常用野菜的硝酸盐含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食菜心为参照品种,开展了富贵菜、紫背菜、藤三七等3种常用野菜的硝酸盐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富贵菜、紫背菜、藤三七3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均≤3 000 mg/kg,且矿物营养丰富,其中紫背菜的钙含量最高,3种野菜的镁、铜、锰含量都比菜心高.  相似文献   

9.
以菜心为材料,采用分产品器官(薹茎、叶片、叶柄、花蕾)和整个产品器官匀浆的方法,测定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研究其分配和积累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花蕾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薹茎次之,叶柄与叶片较低;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他3种器官间差异不显著。从积累量看,薹茎和花蕾积累了79.8%的可溶性糖、70.3%的游离氨基酸和68.1%的维生素C,远高于其他器官积累量。硝酸盐主要积累在薹茎中,其次是叶柄和叶片,花蕾中最少。利用整个产品器官匀浆测定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计算的积累量,与分器官加权求和的方法获得的数值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苏蔚 《长江蔬菜》2013,(22):40-42
在水培条件下,以定期更换营养液和通气为对照(CK),研究了不更换营养液、定期通气(T1)和不更换营养液、不通气(T2)处理对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不影响菜心的生物量,而 T2处理显著降低了菜心的生物量;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 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T1处理可获得与对照相当的产量,并且可提高产品器官的营养品质、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可作为菜心的简化水培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周期下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与ZT和IAA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光周期(12、14、16、18 和20 h · d-1)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 光周期下幼苗生长与ZT 和IAA 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黄瓜和番茄幼苗株高有降 低趋势,番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光周期达到16 h · d-1 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壮苗指数显著高于12 和14 h · d-1 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番茄叶片中ZT 和IAA 含量逐渐升高,茎中 逐渐降低,且与番茄叶面积和株高成线性回归相关,黄瓜幼苗株高与茎中IAA 含量、根鲜质量与根中ZT 含量成正线性回归相关。总体而言,光周期设置在16 h · d-1 时有利于促进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培育 壮苗。推测光周期通过调控黄瓜和番茄幼苗ZT 和IAA 含量的变化来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增效剂和腐植酸肥料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番茄苗期施用不同的增效剂和生长期施用腐植酸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增效剂和腐植酸可以起到显著的壮苗作用;株高、茎粗、叶片数、植株鲜重都有明显增加;还可以增强根系的活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并可提高产量达30.8%,此外,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Vc的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略有上升,有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油青60 天菜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可溶性糖含
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薹茎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薹叶,而薹叶中
的蔗糖含量则高于薹茎。适宜浓度的蔗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菜心可溶性糖含量,而过高浓度处理则抑制可
溶性糖的积累。叶面喷施50 mg·L-1 蔗糖可以极大幅度地提高菜心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果糖和
葡萄糖含量。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单株产量影响均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五种野生蔬菜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测定盐城市常见的5种野生蔬菜的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和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中营养成分和各类维生素的含量高于普通栽培嫩茎叶花菜类蔬菜,富含钾、钠、钙、镁、铁、铜、锌、锰、磷等矿质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低于国标限量标准,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羽衣甘蓝品种couve monteiga为试材,研究了羽表甘蓝在广州地区秋冬季种子发芽速度、种植生长特性及商品菜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羽表甘蓝属于高VC含量,高粗蛋白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适中,硝酸盐含量比大宗常见叶菜低的蔬菜,适合广州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晏儒来 《长江蔬菜》2012,(14):53-54
分别以四九菜心、佰顺812、东莞80天3个广东菜心品种和十月红二号、十月红一号、大股子3个红菜薹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品种不同薹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菜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东莞80天广东菜心和大股子红菜薹含量最高;各品种均表现为自薹基部向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上升,花穗顶部可溶性固形物远高于其他薹位;叶片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薹部居中。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方式对长蕊石头花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珍 《北方园艺》2010,(21):61-63
以长蕊石头花为试材,研究了其营养成分含量在室温贮藏和冷藏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室温和冷藏2种贮藏方式中,长蕊石头花的VC、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贮藏时间相同,室温处理下各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冷藏处理。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室温处理下氨基酸含量高于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张军  连瑛 《蔬菜》2018,(10):75-78
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了宁波地区2个出口常用叶用萝卜品种的栽培特性及加工营养成分,比较其植物学性状、生育期和生长动态,并测定最终脱水加工产品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研究表明:叶太郎的叶面宽度、叶子长度、株高等植物学指标均高于叶大根,但优势不大;叶太郎的叶绿素、可溶性总糖均低于叶大根,但维生素C含量高于叶大根,出口市场从感官上更认可叶太郎品种,在投放基地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紫叶生菜和绿叶生菜的营养价值,选取紫叶生菜和绿叶生菜品种各4个,分别测定、比较了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和花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绿叶生菜(GT)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均高于紫叶(VT)品种,平均高112.9%;整体上VT与GT的硝酸盐含量差异不大,其中VT中深紫色的VT_1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GT中深绿色的GT1硝酸盐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所有VT品种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花青素含量均高于GT品种,其中VT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GT的高80.6%、33.4%。另外,只有紫叶生菜含有花青素,其中深紫色的VT1花青素含量最高,随叶色变浅而逐渐降低。以上结果说明绿叶生菜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紫叶品种,且较紫叶生菜口感好,但紫叶生菜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花青素含量高于绿叶生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下,刺瓜型国农25和水果型国农41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增加,且国农41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国农25;2个黄瓜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脂氧合酶(LOX)的活性也均升高,但国农25的APX,DHAR活性启动较快,先高于对照。国农25和国农41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国农25明显低于对照;而国农41在3~9d急剧增加,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