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郑薯7号为对照,采用春播方式,在郑州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2 a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早熟、高产、抗逆性强,且适合河南地区推广应用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郑薯9号、中薯191、F00070综合表现较好,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3 107.60、2 826.29、2 773.71 kg,分别比对照郑薯7号的2 720.26 kg/667 m^2增产14.24%、3.9%和1.97%,薯块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分别为89.66%、76.44%和95.09%,较适合河南郑州地区春季露地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晚疫病田间抗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3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个品种表现为高抗。费乌瑞它表现为中感,但产量高,生育期短,商品性好,适宜多熟制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种植时应加强晚疫病防治;B04-02-7表现为抗病,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推广种植;宜薯3号、威芋3号、威薯01号、B01-41-1可作为深加工产品和饲用薯种植;黑美人可作特色产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初步比较了6个马铃薯品种的在重庆市开县的物候期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费乌瑞它’、‘渝薯1号’、‘青薯9号’、‘佳兴2号’和‘中薯5号’可以完全代替‘米拉’在开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合宜昌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在夷陵区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个引进品种(系)都为早中熟品种;667 m~2产量为2 200~3 288 kg,除对照中薯5号外,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09HE039-1、华渝5号和08HE042-2;干物质含量以09HE039-1最高,为18.680%。建议扩大09HE039-1、华渝5号、08HE042-2和华薯9号品种示范,继续开展F04007、F04046试验。  相似文献   

5.
‘郑商薯10号’是从‘费乌瑞它’变异株系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生长势强,春播生育期60~66 d。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薯块3.3~3.8个,单株质量420.0 g,商品薯率88.4%。2013年参加河南省马铃薯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为1 999 kg,较对照‘郑薯5号’增产9.9%。品质优,干物质含量(w,后同)16.9%,淀粉含量12.1%,蛋白质含量1.86%,100 g鲜薯维生素C含量25.6 mg,还原糖含量0.06%。田间表现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属鲜食品种,适合河南二季作区和一季作区早熟栽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又名土豆,在我国是粮菜饲兼用的高产作物,其茎、叶又是很好的绿肥,肥效超过红花草,上市时期正是蔬菜淡季,经济效益较高。但农户在生产上经常用商品薯作种薯或本地薯留种,马铃薯因带病毒退化严重,导致薯块变小,产量低下,667m2产量只有500~1000kg。若推广脱毒马铃薯,可增产30~50%,甚至成倍增产,大有潜力可挖,现就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选择良种 马铃薯因病毒退化现象严重,在选种时一定要调运少带毒薯种和脱毒薯种,品种可选用东农303,克新4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4号、中薯5号、郑薯4号、郑薯5号等早熟、抗性好的品种。2 安排…  相似文献   

7.
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春播地膜覆盖方式,在商丘地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中除青薯9号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冀张薯12号、中薯10号、中薯8号比对照增产13.60%~19.76%,其中冀张薯12号667 m2产量最高,为1 864.22 kg。中薯5号、中薯7号虽较对照略有减产,但植株较低、早熟,既能提早上市,又适合套作,可考虑作为双膜防寒早熟栽培品种推广。青薯9号虽然生育期长、产量低,但红皮黄肉、抗病性强,可作为特色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8.
贵州荔波县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5个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CK)、‘界星2号’、‘大白花’、‘中薯3号’、‘黑美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界星2号’平均单产47591.5kg/hm2,比对照增产13.9%,商品薯率91.6%,均居第1位;‘中薯3号’平均单产45486.9kg/hm2,比对照增产8.8%,商品薯率84.1%,均居第2位。‘界星2号’、‘中薯3号’产量、商品薯率均较高,生育期适中,可作为荔波县早熟马铃薯主推品种。‘大白花’和‘黑美人’平均单产分别比对照减产16.1%、39.0%,且商品薯率均较低,分别为74.6%、61.4%,生育期偏长,不宜为荔波县早熟马铃薯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安徽省长江沿岸稻茬马铃薯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引种推广提供依据,共引进1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稻茬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5号表现较好,早大白、克新1号、夏波蒂在我地品质不佳,彩薯中的后红旗、黑金刚、红宝石深受市场欢迎,规模栽培中主栽品种和彩薯适宜搭配栽培。  相似文献   

10.
石薯2号是以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费乌瑞它杂交种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优良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55 d(天)左右;结薯性好,单株结薯3~5个;块茎卵圆形,浅黄皮黄肉;干物质含量21.79%,淀粉含量15.5%,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15%,VC含量204.5 mg · kg-1;中抗PVX病毒,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适于河北省二季作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和分枝数差异因品种而异,单株结薯数和薯重偏低;套作条件下单株结薯数以‘中薯5号’最多;套作生物产量2种行比均以‘费乌瑞它’和‘鄂马铃薯5号’较高,‘中薯5号’和‘米拉’较低;复合产量和总产值均较高的组合为费乌瑞它3∶2行比;套作LER(土地当量比)>1,套作优势大小依品种和行比而不同。2.中、下位叶PAR截获,米拉群体高于中薯5号群体;两品种冠层群体平均PAR3∶2行比高于2∶2;随着叶位从高至低,马铃薯群体中、下位叶PAR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套作高于单作。3.套作提高了马铃薯叶片Chla、Chlb、Chla+Chlb含量;2种行比套作之间叶绿素含量、SLW的差异因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尽一致,但LAI和叶绿素a/b值3∶2行比套作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Pn、Gs、Tr,提高了WUE。两品种3∶2行比套作Pn、Gs、Tr均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位叶Pn、Gs,提高了中、下位叶Pn、Gs,不同叶位Ci、Tr、WUE存在品种间差异。4.马铃薯叶、茎、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2∶2行比低于3∶2行比;套作中薯5号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套作米拉。5.套作降低了马铃薯SP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Pro(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套作提高了中薯5号MDA含量和CAT活性,降低了米拉MDA含量和CAT活性;两品种套作CAT活性3∶2行比高于2∶2行比;套作中薯5号SPC高于套作米拉,SOD活性低于套作米拉。6.适合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为费乌瑞它/玉米3∶2行比和2∶2行比、中薯5号/玉米3∶2行比、米拉/玉米3∶2行比。  相似文献   

12.
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大多是5~11月收获,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冬种马铃薯的上市期是1~4月的市场空档期。近年来,广东各地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冬种的荷兰马铃薯费乌瑞它,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1500kg,高产田块可达3000kg。在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中,费乌瑞它表现出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的特点,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是适合广东省冬种且最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的马铃薯品种之一。现将近几年积累的费乌瑞它冬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春马铃薯收获后贮藏期间的发芽问题,笔者从美国戴科·奥托凯姆公司(DECCO)引进了马铃薯抑芽剂(CIPC),进行了春马铃薯贮藏保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抑芽效果。1 品种选择和收获冀中南地区春季种植马铃薯,应选择早熟品种,如郑薯5号、津引薯8号等,生育期在80~90d(天)。于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6月中下旬收获。收获前10d(天)停止浇水,以免因高温高湿造成田间烂薯。收获应在上午11:00前、下午3:00以后进行,要轻装、轻运、轻卸,避免创伤表皮,摔裂薯块。2 场所选择和贮藏选择干净、通风、凉爽、干燥的半地下窖或室内进行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7,(7):17-19
‘商马铃薯2号’是以‘中薯3号’为母本、‘呼薯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生育期64 d;薯块扁圆形,浅黄皮浅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薯块4.7~7.8个,单株质量455 g,商品薯率80.0%以上。2013年参加河南省马铃薯生产试验,667 m~2产量2 052.0 kg,较对照‘郑薯5号’增产12.8%。干物质含量16.2%,淀粉含量为11.0%,蛋白质含量为1.70%,还原糖含量为0.12%,100 g鲜薯维生素C含量27.2 mg。田间表现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属鲜食品种,适合中原二季作区纯作或间作套种栽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河南郑州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728-04、05HE5-43、F04046、08CA0710较对照增产18.19%~61.53%,商品薯率为71.3%~81.0%,适宜在郑州春季种植;F00070可以作为特色马铃薯进一步试验筛选;中薯5号、CS74109-8和08CA0623不适宜郑州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种薯为材料,对种薯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芽眼朝上和芽眼朝下),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播种深度10cm、以芽眼朝下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薯块品质好;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150.7kg/667m2)与商品薯率(90.5%)高于芽眼朝上播种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002kg/667m2)与商品薯率(80.4%)。湖南地区适合采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非常适合春、秋两季马铃薯栽培。近年来,春、秋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已达5万亩,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一。1发生为害较重原因1.1主栽品种抗性较差品种抗病性差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的直接原因。目前,召陵区马铃薯主栽品种有郑薯六号、费乌瑞它、东农303等,其品种抗病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浙江义乌地区春季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促进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应用,作者引进10个马铃薯品种(系)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215、N108和N219的产量较高,田间抗病性好,生育期适中,薯块商品性好(商品薯率高于87.0%),可作为春播马铃薯品种在义乌地区种植;V7和费乌瑞它的生育期相对较短,可作早熟品种搭配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海南冬季种植的适应性,特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生育期、耐热性和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平均小区产量分别为9.10、10.20 kg,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1 124.0、1 259.9 kg,且中薯20号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收获时植株仍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