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成分类别及其对3种常见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影响。分别采用大米固态发酵、麦麸固态发酵、马铃薯液态静置发酵、马铃薯动态发酵4种发酵方式对分离自海南粗榧韧皮部内生真菌CH1307c进行发酵,并采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通过试管定性试验和MTT试验测定其粗提物的成分类别及其对细胞株K562、NB4、HL60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大米固态发酵、麦麸固态发酵的次级代谢粗提物产量相对于马铃薯动态发酵分别增加了45.9倍和28倍;马铃薯动态发酵较其静置发酵产量高9.1倍。试管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大米固态发酵获得的粗提物,化合物种类最多,麦麸发酵和动态发酵次之,马铃薯液态静置发酵最少。此外,4种发酵方式获得的代谢粗提物对3株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并未呈现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大规模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生菌作为微生物源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微生物源农药在药用植物应用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本文综述了传统化学农药对中药材生产环境的危害;同时综述了内生菌的发现、多样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作用研究现状;微生物源农药不同基原内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的作用机理及对中药材安全生产中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志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8):1617-1624
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真菌资源,红树林真菌是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相关研究近来倍受关注。本文列举出近年来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分析后发现,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主要以子囊菌和半知菌为优势菌,这与绝大多数具有活性的海洋真菌主要以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为多数的分布情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茶树内生菌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中分离的内生菌是获得新的天然产物及开发新药的潜在资源。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目前植物内生菌已成为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及植物育种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重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工作已在全球开展起来,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中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  相似文献   

5.
对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内生真菌F127发酵液化学组分进行研究。用多种色谱技术对F127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以LC-MS、ESI-MS和超导核磁共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最后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F127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blongolide T(1)、sorbicillin(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phomopsolide B(4)、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5),且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K562、NB4、HL-60、Hep G-2和Lovo表现出不同抑制活性。化合物4对5株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抑制活性,对K562、NB4、HL-60抑制效果显著,IC50值分别为3.35、0.014和0.16μg/m L,对Hep G-2和Lo Vo只有温和抑制作用;化合物1对K562、NB4、HL-60抑制作用良好,IC50值分别为51.82、54.25和29.31μg/m L;化合物5对NB4和Hep G-2则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化合物2和3对测试细胞株未表现出抑制活性。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4对K562、NB4、HL-60的优良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海南粗榧内生真菌中的活性天然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茶树的次级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作为一种生物体,为其本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必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从糖开始,经EMP、TCA、PPP等途径进行降解和末端氧化,为蛋白质、脂肪、核酸的代谢提供能源和碳架,这是所有植物体所必需的,也是主要的一级代谢,称为初级代谢。相对的,以初级代谢的一些关键中间产物为起始物,再进一步合成积累某些使该物种具有特殊表现的生化成分。这种二级代谢过程,即是次级代谢。  相似文献   

7.
利用活菌菌饼法和滤纸片法研究筛选64株海南粗榧内生真菌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活性菌株的代谢产物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测试。菌饼试验结果显示,11株海南粗榧内生真菌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占总菌株数的17.2%,抑菌圈在Φ(8.7±0.3~16.2±0.2)mm间。滤纸片试验结果显示,12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占总菌数的18.8%,抑菌圈在Φ(8.7±0.3~28.2±0.4)mm间。2种方法的最高活性菌株不一致,但最高活性菌株(B30、F52)和同时显示较高活性的菌株(B14、B30、B32、F7、F52)被测出都含有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结果推测,对无乳链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菌株可能含有甾体及三萜类物质。结果为深入研究内生真菌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抑制奠定基础,也为生物防治罗非鱼病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药物先导分子,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肠道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BCa1菌丝体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活性跟踪,从其菌丝体的氯仿甲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1。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将该主要成分1鉴定为具有双重旋转对称结构的不饱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扎霉素(elaiophylin),具有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该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改良产油杜氏藻制备生物柴油,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氮限制和氮源充足条件下的产油杜氏藻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筛选到1 529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众多基因涉及内吞作用、甘油磷脂代谢、醚脂代谢,遗传物质的合成、传递和加工,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氮代谢。  相似文献   

10.
对紫海胆共生真菌Aspergillus sp.HDf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摇瓶液体发酵,运用柱层析等方法对其发酵液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解析和质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并运用滤纸片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测试。结果从该真菌发酵产物中鉴定出2个secospiculisporic acid新类似物,分别为secospiculisporic acid B(1)和secospiculisporic acid C(2),其中化合物1具有弱抗菌活性,抑菌直径为9.2 mm(20 mg/mL)。首次对化合物1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化合物2为secospiculisporic acid类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戊唑醇的室内毒力、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菌丝干重、菌丝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菌核致病力和菌丝体细胞膜电导率。结果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EC50和EC90值分别为1.3μg/mL和11.2μg/mL;用戊唑醇处理后,菌丝体干重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率和致病力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戊唑醇对菌丝体电导率无影响,但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戊唑醇通过抑制菌丝干重、菌核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和致病力而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宝佳高科技有机液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强水稻的光合效率,抑制病虫害,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5.
EGCG是茶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EGCG促氧化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细胞实验中EGCG的促氧化作用进行综述。EGCG在细胞培养基中发生自动氧化可以形成细胞外氧化应激环境,这种自动氧化受到培养基种类、EGCG浓度与处理时间、血清含量及p H值等因素影响。在细胞内,EGCG直接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线粒体ROS,或者通过Fenton反应间接产生OH-。EGCG可以影响细胞内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嗪草酮及其混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嗪草酮(metribuzine)是近年来开发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它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及马铃薯田的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1]。嗪草酮的用量和土壤条件决定其除草效果,同时影响它对作物安全性。嗪草酮对大豆个别品种敏感,而且往往在低洼地多雨潮湿条件药害加重[2,3]。在我省低温、冷凉条件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8.
模拟降雨对茶树上几种化学农药残留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5种不同水溶解度的农药(敌敌畏、喹硫磷、乐果、马拉硫磷、氯氰菊酯),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雨水淋失实验,结果表明,雨水对茶树叶片上的农药淋失率与该农药的水溶解度有明显的相关性(r=O.885),水溶解度愈高的农药,雨水淋失率也愈高。此外,遇雨距喷药期的间隔时间愈长,雨水淋失作用愈小,而降雨量大小的影响相对较小。具内吸作用的农药(如乐果)除施药初期遇雨有一定影响外,其后的影响逐渐减小;非内吸性农药在施药后24小时内遇15毫米降雨时,其水溶解度每上升1ppm,雨水淋失率增加0.28%。文中还讨论了根  相似文献   

19.
Influence of chitosan on the effects of proteases on wool fib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xtile processes generally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wastewater and cause a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use of proteases in wool finishing could be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to classical finishing methods. However, the enzymatic treatment could cause excessive fiber damage. The application of biopolymer chitosan on wool fabrics prior to proteases treatment in attempt to overcome the damage promoted by the enzymes has been studied. The treatments based on chitosan application followed by enzymatic treatment reduce felting shrinkage, enhance whiteness degree, and improve dyeability of wool. Moreover,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nimizing the wool fiber damage.  相似文献   

20.
以晚优特优175为试验材料,5种不同施肥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用BB肥的处理,比其它施肥处理,水稻早生快发,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最高,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0粒、1.3%、0.4g,产量增加71.33kg/666.7m^2,增幅16.55%,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