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保护地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特早熟和早熟促成栽培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在原有多层覆盖、嫁接育苗、综合防病等早熟高产栽培措施基础上,试验应用了太阳能地中热交换系统、软管滴灌、CO2施肥、水膜保温等新技术,以较低成本改善了棚室内的环境条件,取得了延长蔬菜生长期和优质、高产、高效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保护地生产向着节能、节水、配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继今年春季在重固连栋塑料大棚西瓜重茬地进行西瓜和葫芦嫁接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 ,近期我们又在大棚里进行了番茄与土豆、茄子与土豆的嫁接试验 ,现在初步获得成功 ,嫁接番茄已开始开花。此次目的是想通过试验探索同科不同属作物嫁接成功的可能性 ,以及嫁接的成活率、产量、品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近年嫁接试验的探索和实践 ,深感嫁接栽培在蔬菜栽培 ,尤其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意义非常重大 ,它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原栽培蔬菜的某些栽培性状 ,使之更有利于蔬菜生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突出优点。1 嫁接栽培可以明显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茄子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嫁接技术林桂荣茄子是北方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但由于常年栽培,重茬等原因,茄子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极为普遍,严重的影响了保护地茄子的生产效益,施用药剂防治也难以克服。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嫁接,是目前预防茄子土传病害较理想的栽培方式,具有明...  相似文献   

4.
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茄子和瓜类作物一样都受到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威胁。由于蔬菜产地的专业化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连作增多,土壤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目前,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预防土壤病害的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日本继瓜类嫁接之后,茄果类蔬菜的嫁接也迅速地普及开来,,据1982年统计,日本的保护地栽培中、茄子96%,番茄16%采用了嫁接栽培。 嫁接的优点不仅可以避免病害,还常由于砧木特别是异种砧本比接穗原株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因而接穗生长旺盛,可获增产。如果以嫁接的果菜与未嫁接的果菜相比,即使在后者不发生病害的情况下,前…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又名搅瓜,属于南美洲南瓜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营养价值高,是果菜类中比较早熟的蔬菜.现在采用冬暖式大棚及嫁接技术,西葫芦已成为冬季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西葫芦的品种较多,适于大棚栽培的主要有早青一代、灰采尼、阿尔及利亚及短蔓型西葫芦地方品种等.  相似文献   

6.
赵艳艳 《吉林蔬菜》2012,(12):32-33
保护地栽培,就是科学、合理地解决光和热,创造一种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用于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设施称为蔬菜保护地。几年来我市蔬菜保护地发展迅速,栽培品种南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冷棚转向温室,商品菜基地逐年增多和扩大,规模效益显著,实现了蔬菜市场的四季有鲜,周年供应,蔬菜南下北上的局面已经形成。蔬菜保护地的种类很多,比如大、中、小棚、风障、温室等,温室是保护地中蔬菜栽培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杨美玉 《中国蔬菜》2007,1(12):54-55
番茄既可作为蔬菜又可作为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们的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导致保护地番茄轮作倒茬难以实施,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保护地番茄生产。利用番茄抗性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嫁接方法有劈接法、插接法、靠接法等,但这几种方法嫁接效率较低、缓苗慢、开花结果期推迟。笔者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新的番茄嫁接方法——C型夹嫁接法,经过2a(年)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嫁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快、缓苗快、简单易学,嫁接工效比传统嫁接方法提高50%左右,每人每天可嫁接10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9.
概况分析保护地蔬菜栽培品种的选择应考虑设施的类型、不同的栽培季节、蔬菜产品的目标市场等因素,总结适宜哈尔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甜椒、尖等大宗蔬菜的具体品种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栽培下的生产条件、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大田栽培,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远比露地栽培条件下严重,蔬菜的生长常出现生长受阻现象,经常因肥料的施用不足或过量、土壤条件恶化及环境调控不当等,使蔬菜出现各种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由于蔬菜设施栽培的季节往往是露地生产难以达到的,通常又将其称为反季节栽培、保护地栽培等。采用设施栽培可以达到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逆境对蔬菜生产的危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育苗、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设施蔬菜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冬季设施蔬菜栽培光照温度湿度的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利用保护地设施栽培蔬菜,是由人工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满足蔬菜生产的要求来进行反季节生产,因此掌握保护地设施的光照、温度、湿度调控技术,是设施蔬菜高产、优质栽培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茄子嫁接技术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茄子嫁接技术研究展望牛柏忠随着保护地使用年限的增加,由土壤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尤其瓜类、茄果类蔬菜,在保护地中由于倒茬困难,多年连作,因病害造成的减产更为普遍,而目前对土传病害的防治还没有特效药。采用嫁接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谭清 《西北园艺》2007,(1):31-31
由于近年来灰霉病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强,致使蔬菜灰霉病发生日趋严重。在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中,以番茄、甜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的灰霉病为害最为猖獗。笔者经过试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1)喷雾法。①定植前预防。前茬蔬菜拉秧清理后或种植移栽前,预先对保护地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棉油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而林木、花卉、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显著增加,其中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特别是病害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地栽培中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制约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南充是四川省第二大蔬菜主产区,深度了解当地蔬菜保护地的栽培现状,提供相应的改善性建议,对促进该区域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调研分析了南充市各区县蔬菜保护地栽培的现状,结果显示:栽培设施主要有塑料小中棚、塑料大棚、连栋温室及日光温室,塑料棚面积高达设施总面积的99%;设施数量及面积在各区县具有显著差异;蔬菜种...  相似文献   

17.
林瀚 《蔬菜》1999,(8):26-27
保护地栽培设施,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环境,同时也为蔬菜害虫滋生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害虫发生种类、数量和为害程度都明显增加,并日趋猖撅,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南方保护地蔬菜常见害虫种类有:温室白粉虱、蚜虫、红蜘蛛、...  相似文献   

18.
平衡施肥技术在保护地番茄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和栽培年限的增加,保护地的土壤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农民对自己土地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缺乏了解,而为了提高保护地蔬菜单产,增加效益,盲目加大化肥(主要是氮、磷肥)用量,或只施用氮、磷肥,而根本不施钾肥,造成土壤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调,肥料利用率降低.同时,由于现在保护地蔬菜生产采用的多年连作的栽培模式,即在同一块保护地上连续多年栽培同一种蔬菜或同种蔬菜的同一品种,在极易产生各种病害的同时,也造成土壤中某一营养元素被过量吸收,严重缺乏,却又不能通过施肥及时得到补偿,这些都是造成目前保护地蔬菜生产投入产出比下降,产品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丁庆亮 《蔬菜》2007,(5):14-15
蔬菜的塑料大棚生产是现代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蔬菜的保护地栽培,不仅能实现各类蔬菜的周年、多样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嫁接栽培蔬菜是由砧木的根系接触土壤,栽培蔬菜的染病机会相应减少,发病明显减轻。同时嫁接蔬菜的茎叶生长旺盛,抗逆性也增强,特别是对低温、弱光等的适应能力较自根蔬菜增强。另外,嫁接蔬菜的根系入土较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