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人乐趣多     
竺济法 《茶报》2004,(3):42-43
酒能乱性,茶可清心。于茶人来说,清饮是唾手可得的乐趣,只要有好茶好水。或家居、书房独饮,或夫妻、父子对饮,或三两知己共饮,细品慢饮,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6家主办的“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会福州隆重举行。这是福建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茶叶大盛事。是二十一世纪福建茶叶界的第一次国际大盛会!9月12日上午茶博会正式开幕。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和美、日、澳、泰等国的茶人、茶商等数千人云集福建经贸会展中心广场。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梁绮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性谋、省政协副主席陈家骅等领导与有关厅、局、委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3.
9月12日-15日,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在福州举办,人们见到展馆最多的除主办省福建外,应是“台”字号展馆了。“台”字号共有7家企业参展,租用展摊15个,占整个会展的1/10。除已在福建投资茶业的“天福”、“雪峰”、“金壶春”外,特地从台湾赶来设展的有:冻顶大发茶厂、台湾品王茶叶公司、梨山福寿茶场和天府农场。此外,前来参观展会和洽谈贸易的台胞也不计其数。会上,“天福”下属的美国天仁集团还与霞浦县政府签约,投资8270万元(人民币)开发观光茶园。台湾同胞如此热衷茶叶,让人…  相似文献   

4.
周文劲 《茶叶》2006,32(4):48-50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茶与茶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她的主体陈列极具特色,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序列的展示方法,陈列大楼设置了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等6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对茶化进行诠释。现对茶博陈列大楼的茶化主题展示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 ,品类繁多 ,质量上乘 ,情味万千。历代茶人和文人以茶抒情 ,以茶遣兴 ,以茶交友、以茶联谊 ,创作了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在浩瀚的茶文化中 ,与茶相辅相存的紫砂茶壶 ,在世界文明史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在绚丽多姿的茶壶世界里 ,紫砂壶却是一枝独秀。著名诗人苏轼在谪居宜兴时 ,特别爱好一种提梁式的紫砂茶壶 ,后来被命名为“东坡壶” ,一直沿用至今。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先后出现了两位卓越匠师———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据说 ,中国第一把“荷莲蛤蟆”陶壶是供春童时制作的 ,距今不过四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供春的制品 ,被称为“供春…  相似文献   

6.
在解读茶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特有现象,深刻地剖析了目前青年茶人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和转型危机,提出当代青年茶人应弘扬茶祖文化,树立心忧天下、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价值观,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淋 《茶叶》2016,(4):224-225
《二之具》是《茶经》中专门介绍唐代采茶、制茶工具的篇章,详细介绍了十六种茶具的材质、大小、形状及功用等。其中对茶具穿的理解,各家学者的观点略有不同。通过对比总结各家观点和查阅工具书,作者对茶具穿有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茶具与儒家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中庸和谐的思想在古代茶书的茶具设计中得到一定的体现。中国古代茶书中记载的茶具之制造设计往往体现了浓厚的礼仪观念,茶具在儒家礼仪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茶书中的茶具强烈表达了儒家的人格思想,最典型的是宋人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的十二种茶具和明人喻政《茶集》所辑明支中夫《味苦居士传》中的茶盏。儒家有很强的崇玉观念,这极大影响到了茶书中的茶具,这些茶具普遍有类玉的倾向,最典型的是茶盏和茶壶。儒家有很强的入世精神,这在唐人陆羽《茶经》中的风炉、宋人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的十二种茶具和明人顾元庆《茶谱》所附盛虞《竹炉并分封六事》中的几种茶具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鄣丹英  汪星燚 《茶叶》2006,32(4):78-81
说起“茶船”,不少年轻人可能会感到陌生,说到“茶托”或“盏托”,也许大家就很明白,其实在茶具这个宠大的家族中,茶船虽处于从属地位,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罗晓彤 《福建茶叶》2016,(1):180-181
茶产业近年来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创意"茶经济"业态的产生和发展。茶文化旅游就是茶产业和旅游产业成功嫁接的典范之一。茶文化旅游较之其他的旅游形式不仅能将自然和人文融入旅游的过程,还把更多的体感经历带给游客。本文首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四川地区采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渊源,探讨了茶文化旅游中将游客体验与制茶工艺结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方法,打开了创意"茶经济"发展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千两茶加工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包装古朴,至今仍备受消费者喜爱。详细解析其加工工艺,使人们充分认识安化千两茶的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  相似文献   

13.
以1984年和2014年生产的茯砖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糖、总黄酮、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陈年茯砖茶与2014年的茯砖茶相比,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均显著减少,降幅达30%以上;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黄酮和茶黄素下降幅度在18.80%~26.75%;可溶性总糖和茶多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未达显著水平;而茶褐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幅35.6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984年的茯砖茶汤色红棕,陈香显著,滋味醇和。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普洱市茶树菇室内高产栽培技术做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5.
《煎茶诀》是我国清代叶隽撰写的一本茶书。此书在我国无传,现在仅日本少数图书馆存有日刻宽政重刻宝历和明治两个版本。最早的宝历本也不是叶隽原著,而是由日僧"蕉中"擅行添加的增补本。明治本由当时旅日华人王治本作序,日人小田诚一郎"训点",他们在重印时删除了蕉中增补的内容,却又添进了"采录"屠隆《考盘余事》七则茶事。鉴于《煎茶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日存两个版本进行查对、考订和整理,旨在将混杂于《煎茶诀》中的附加成分,与原著区分清楚,做到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6.
从“野茶王”制作工艺、品质、效益、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桃源县野茶王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先合理开发生态茶园,壮大主体、调优结构,对口帮扶、标准建厂,科学申报与管理相关项目等方面促进桃源县野茶王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茯砖茶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冠突散囊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边销茶。然而,若对茯砖茶的保健功能进行开发利用,就无法忽视茯砖茶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复杂法律营销环境及其对具体营销策略的影响。本文基于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对传统茯砖茶和茯砖保健茶两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宣传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环境规范作出梳理,并分析了法律对于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
武夷肉桂茶优良品质成因及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武夷肉桂茶树良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及其优良品质与生态环境、农业技术、采制工艺的关系;本文就肉桂茶的传统制茶技术进行探讨,并对肉桂茶树良种推广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