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播过程中,茶器具就是其中重要的物质元素之一,因此系统化研究茶器具的特点及内涵,并完善开展茶器具雕塑工作就极其值得研究。而茶器具则是茶文化与雕塑艺术的系统化融入,因此我们在开展茶器具雕塑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充分注重茶器具的价值理念,还要注重将相应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本文拟从茶器具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器具雕塑的具体特征及影响要素,从而分析茶器具雕塑优化生产设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茶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甚至唐代以前,至宋、元到明清,随着茶叶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创制出蒸青团茶、炒青茶、花茶等炒制器具,清代开始从引进国外茶机,开始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制历程。一、《茶经》——唐代茶叶采、制器具之大全公元8世纪末,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的"二之具"中详细记述了5类19种蒸青团茶的采、制器具。这些器具集中总结了唐代和唐代以前我国茶叶采、制器具的发  相似文献   

3.
茶卷叶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卷叶蛾(Homona Spp),隶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据已有的文献记载,Homona属为害茶叶的至少有两种:一种为Homonacoffearia Nietner,一种为H.magnani-ma Diakonoff。这两种卷叶蛾在我省均有分布。茶卷叶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茶、  相似文献   

4.
从茶器具的造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其设计风格,还是其具体的设计理念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随着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不断成熟,茶器具生产设计水平更是实现了全面提升。本文拟从茶器具的种类讲起,分析茶器具的发展历程,并由此讨论茶器具造型的艺术价值,以及茶文化对此的影响,为以后茶器具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茶具答问     
四、我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茶具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在奴隶制时代,也即我国茶具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茶具主要包括煮茶、饮茶和贮存茶叶的这三部分器具。大概到奴隶制末期,或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制茶发展为以蒸压成饼茶为主,如三国时《广雅》所说:“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灸令色赤,持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时茶具除早期的三种内容之外,又增添了一种如杵、臼之类的碎茶器具。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茶的学名,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e)曾在 Species Rlantarum 一书的第一版(1753)中定为 Thea sinensis L,并有“茶的花瓣有6枚的与9枚的,或许是属于别的种也不得而知”的记载。其后,林奈在同书的第二版(1762)中把它分为武夷变种  相似文献   

7.
茶是人们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饮品。除了具有许多可以预防人体疾病的作用,甚至具有一定疗效外,茶还具有杀菌、抗病毒的功效。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许多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在早期的医书中  相似文献   

8.
茶叶与抗癌     
许良中 《茶报》2004,(4):17-18
茶作为传统饮料在我国已有约5000年历史。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早就有饮茶健身的记载。最早的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汉代《神农本草》也记载了“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并把茶列入365种药物之中。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之食,益意思”。  相似文献   

9.
陈浩 《福建茶叶》2017,(11):164-165
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已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唐朝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写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发源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我国的茶器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出发,浅析茶器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类型,通过对古代花鸟绘画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并将二者相结合,针对茶器具上面的花鸟绘画进行艺术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茶作为一种饮料,从古代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和利用,至今足有数千年的古老文明史。饮茶始于何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源于我国。从一些资料记载,最早开始利用茶作为饮料,应该说是商周时代。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茯砖茶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冠突散囊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边销茶。然而,若对茯砖茶的保健功能进行开发利用,就无法忽视茯砖茶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复杂法律营销环境及其对具体营销策略的影响。本文基于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对传统茯砖茶和茯砖保健茶两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宣传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环境规范作出梳理,并分析了法律对于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千两茶加工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包装古朴,至今仍备受消费者喜爱。详细解析其加工工艺,使人们充分认识安化千两茶的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压制茶中霉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于1979—1982年对我国五个省产制的14种压制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再次表明压制茶中有多种霉菌,其中以曲霉、青霉两属分布最广;除米砖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主,六堡茶以青霉(Penicillium)、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主外,其余各种压制茶均以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illus)或青霉(Penicillium)占优势。14种压制茶中均未发现黄曲霉(Aspergil  相似文献   

14.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  相似文献   

15.
以1984年和2014年生产的茯砖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糖、总黄酮、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陈年茯砖茶与2014年的茯砖茶相比,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均显著减少,降幅达30%以上;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黄酮和茶黄素下降幅度在18.80%~26.75%;可溶性总糖和茶多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未达显著水平;而茶褐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幅35.6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984年的茯砖茶汤色红棕,陈香显著,滋味醇和。  相似文献   

1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相似文献   

17.
福建乌龙茶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威江 《茶叶科学》1999,19(2):104-109
对福建闽南和闽北两大乌龙茶主产区10 个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产地茶园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除少数茶园土壤个别污染物残留值偏高外, 绝大多数茶园土壤污染物残留值均较低。超标污染物出现概率大小依次为Pb、Hg> Cd > Cr。10 个产地的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 基本处于1 级或2 级。大气环境质量中, 以总悬浮物(TSP) 潜在污染威胁较大,SO2 、NOx 、F尚未对茶园大气环境造成污染。10 个产地中, 有4 个产地即武夷山市九曲茶叶精制厂、平和阳山茶厂、天友茶厂和建瓯凤山茶场的环境质量符合AA级绿色食品要求, 5 个产地即安溪湖前茶场、建瓯芝关茶场、岐山茶场、莲花茶场和武夷茶总场的环境质量符合A 级绿色食品要求,1 个产地———坪乡茶场不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方颖 《茶叶》2017,43(1)
品茶在我国有其悠久的历史,尤其盛行于唐宋时代。唐代以前,虽也茶饮,但大多为药饮、解渴,还谈不上是品茶艺术。到了中唐,陆羽《茶经》问世后,品茶着重细煎慢饮,加上唐宋以来僧道、士大夫们的参与,助长了茶道的盛行,提升了饮茶的境界,而形成了一种品茶艺术。品茶与琴棋书画,与生活诸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日品茶虽不易达到古人所拥有的那般理想自然境界,但至少品茶的优良传统,不但应该保持,而且应该持续。现如今,正当品茶艺术蓬勃发展之势,提升品茶的情趣,结合生活诸艺,似可更加丰富及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关于茶艺审美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艺是茶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以饮茶方式为对象的具有规范仪式的审美创造活动.本文论述了茶艺作为一种形象的认识,它具有仪式化、人格表现、情趣与意象、大众性四大审美特征:仪式化使茶艺成为一个可认知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是茶艺的审美核心,情趣与意象是茶艺的审美内容,大众化是茶艺作为日常生活美学存在的特征.茶艺是一种审美化的仪式,是仪式化的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20.
茶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日化、建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叶籽及茶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茶皂素,但因其不是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主要成分而相对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本文从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生物活性、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叶籽与茶叶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