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7,44(1):57-59
象州县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1条,沿河两岸有适合种桑养蚕的河滩低洼田地约10万亩左右,种其它经济作物每年都容易受到严重的洪涝灾害。实践证明,发展种桑养蚕可以有效地回避洪灾的影响,通过大力宣传利用沿河两岸的河滩地、低洼地和沙坝地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的好处,增加扶贫投入,建设示范基地,加强蚕桑技术指导等措施,2006年全县利用河滩地、低洼地和沙坝地等低水位田地种桑1.35万亩,占新增面积的39%,使得全县低水位田地桑园面积达到50750亩,有效地回避了洪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海安县西场镇石桥村8组养蚕户陈广银是全镇闻名的养蚕大户,陈广银今年56岁,全家6口人,从事栽桑养蚕劳力2个,2010年有桑园面积7.5亩,全年养蚕26张,年产茧1 040kg,张产量是全镇平均水平;茧收入3.7万元,加上小蚕共育收入1 040元,全年养蚕收入3.8万元,劳均养蚕收入1.9万元,是  相似文献   

3.
养蚕小经验     
先将1份葡萄糖加5份开水,搅拌溶解之后喷到桑叶上,然后用此桑叶喂蚕。用此法养蚕,蚕不仅长得快,发病率低,发育良好,而且结的蚕茧洁白、个大、层厚,全部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隶属乐山市,位于川西平原南边缘,幅员面积448.94平方公里,辖5镇7乡133个村,总人口158925人,其中农业人口146647人,人均耕地1.28亩。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初具规模,199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355元,工农业总产值2665元,农业人均纯收入717元,人均占有粮食642公斤,油菜籽30.4公斤,水果43公斤,蚕茧5.9公斤,鲜鱼4.2公斤,出槽肥猪1.14头。总的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小县,近年县级经济有了较  相似文献   

5.
<正> 利用塑料大棚养蚕是临朐县近两年在桑蚕生产技术方面的一个突破。它解决了房屋窄小、人蚕共室、扩座困难、茧质上不去的问题,具有不用房屋养蚕,投资省,保湿好,升温快,易通风等特点。利用此法养蚕,效益有较大提高,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现将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介绍如下:(一)大棚建造大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桑园地头、场园、院内或大门口两侧等建造,以座北朝南为宜。1.建造大棚:建一处大棚一般用砖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 ,如何适应形势 ,只有走省力化养蚕这条路。我县孙窑乡跃港村一组蚕农谢国贤 ,从 1 989年起率先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蚕 ,到1 994年又发展到九川村、旺渡村等 ,几十户蚕农年饲养量近千张种。利用蔬菜大棚作蚕室 ,春夏秋季饲养地蚕 ,冬季在大棚内种植返季节蔬菜 ,起到充分利用大棚 ,达到养蚕省工、省本、增产增收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现将大棚养蚕方法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的构置建塑料大棚宜选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周要开挖好排水沟 ,棚宽 6~ 7m,南北向 ,高 1 .8~ 2 .0 m,长度不…  相似文献   

7.
塑料大棚养蚕方法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如东县蚕桑生产自1988年以来,桑田面积由5万余亩,逐年拓植到1994年的10万余亩,蚕茧产量从4000余吨,增加至8000吨,排列全省10名以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形势比较严峻,如我县马塘区,14万人口,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多元,人均产值超万元,但养蚕劳力年创产值超万元还有较大难度。如何适应形势,只有走省力化养蚕这条路。我县孙窑乡跃港村一组蚕农谢国贤,从1989年起率先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蚕,到1994年又发展到九川村、旺渡村等,几十户蚕农年饲养量近千张种。利用蔬菜大棚作蚕室,春夏秋季饲养地蚕,冬季在大棚内种植返季蔬菜,起到充分利用大棚,达到养蚕省工、省本、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现将有关事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雄珍 《广西蚕业》2000,37(3):48-49
黄根欲是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下坪屯农民,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以后,率先带领本村农民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9.
<正>海安县沿口乡居湾村6组蚕桑专业户居子忠,承包桑田15亩,近几年全年养蚕45~50张,其中春蚕、中秋蚕均饲养15张以上,家中6个劳力,每人担负2.5张种,由于采取省力化养蚕技术,即使在5龄盛食期和上蔟最繁忙时,从不找一个帮工,每人每天均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年年期期蚕茧都获丰收。据1982~1995年统计,共养蚕653张,总产茧27.817吨,平均张种产茧42.6公斤,年均产茧1987公斤,平均每个劳力每年出售鲜茧331.2公斤。以1994年生产实绩为例,全年养蚕47张,生产鲜茧2060公斤,养蚕总用工(包括消毒、售茧)526个,平均每工产茧3.92公斤,其养蚕工效和人均产茧是一般养蚕户的2倍。该户省力化养蚕主要经验是: 1、巧扩座 稚蚕期花工较多的是扩座,1~2龄期按常规扩座法,每天上、下午各扩座  相似文献   

10.
<正> “致富能手”、“养蚕模范”,“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一排齐整整贴在粉白色墙壁上的奖状,反映了主人公的品质和形象。他就是苍溪县六槐乡新建村蚕桑专业户吴邦海。1882年春,农村实行户营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决定将集体栽植的3.2亩坡地桑园,以每亩上交60元承包到户.通知一出,有的人说,  相似文献   

11.
12.
德清县城关公社信誼生产队养蚕室,1959年成功地創造了养蚕无病全年高产的先进范例。1959年春蚕期,他們飼养蚕种52張,平均張产75.25斤,夏蚕18張平均張产58斤,其中四張种高达66.6斤,秋季平均張产70斤。給实現养蚕无病化确保蚕茧丰收,提供了较完整的經驗。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广大农村正着力于调整产业结构,蚕桑生产重点产区和一些养蚕尝到甜头的农户,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各自专长,走拓桑致富之路,如东县马塘镇近2年已新拓桑田140hm2,使新老桑田超过340hm2.随之出现了养蚕大户蚕室蚕具的添置配套,尽管能多年折旧,但一次性投资的费用也相当可观.为此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探索了一种以小蚕集中共育,每个养蚕户建一间约20m2左右的标准蚕室,作为饲育3~4龄蚕的中蚕过渡室,到5龄期利用塑料大棚,采用<漏空透气蚕座>养地蚕,每日给桑1~2回的低成本、省力化养蚕新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迎接1958年     
1958年——我國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在光榮、伟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领導下,全国的人民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已經勝利地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五年來,我們在農業方面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农業合作化,超額地完成了農業生產的指標。這給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了,我們懷着興奮的心情來接受新的任務。  相似文献   

15.
广宁县石咀区南迳乡南源二队区焕彩,全家6口人,劳力4人。在农业大包干后,分得责任地5.57亩,其中水田4.47亩,旱地1.1亩。积极发展种桑养蚕生产,改变过去只种水稻的单一经济。于1981年工2月种桑1.36亩,1982年4月开始采桑养蚕,全年养蚕7张收入654.21元,平均亩桑产值481.03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尝到了甜头。1982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企业“扶馀县地方国营牧羊场”已在我省出现了,他的前身是:“公营牧场”,其经营范围由於经营方针的不明,是以养羊、熬硷,为主的经营方式,但於五三年经过整顿以后,明确了发展前途与方针任务,因此亦决定为“扶馀县地方国营牧羊场”,由於全场职工的努力与钻研了业务及精心的牧养,因此在积累经验方面是有一定成绩的,下面就来一一的分季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广西僮族自治区蒼捂县城关公社正阳大队的蚕桑生产,幾年来,由于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和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堅决貫彻了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蚕絲生产的方針,因此,都是造造安全,年年丯收,历年来都是全区蚕桑生产标兵。今年在去年特大丯收的基础上,乘胜前进,经过了半年的苦战,獲得了輝煌的成績,取得了有史以来从所末有的大丯收。上三造(全年共奍八造)共养蚕种605張,总共产蚕28092,6斤,平均每张产茧46.6斤,总产量此去  相似文献   

18.
养蚕大户以栽桑养蚕为主要收入来源,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他们往往产量高、质量优、收入好。调查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效能的优化,有利于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正> 安康市建设乡梅花石村余福连,全家9口人,一个男劳,三个半劳,1989年养蚕21张,产茧644.3公斤,收入6450元,繁育良桑苗4万余株,收入4000多元,仅蚕桑一项收入过万元。过去由于家里人多,孩子小,经济很困难,托欠信用社贷款几千元。自1984年承包集体桑园4.2亩,每年进行施肥,冬翻,夏耕,补植,老劣桑锯桩芽接改造等管理。几年来,桑园面貌大为改变,由原亩桑养1张蚕的低产桑园,达到亩桑养蚕5张高产桑园,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全县蚕桑生产基地,彭家乡栽桑养蚕已成为经济生产的骨干项目。目前,全乡有桑树280.4万株,人平250株,由于十分重视科技养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发展蚕桑的政策优势和条件,对全乡桑树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良桑嫁接,使全乡基本实现良桑化,桑叶产量、质量也随之提高,为发展蚕业经济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近年茧价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农民因此而抛种或不认真养蚕,蚕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