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深入探索广西蚕桑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蚕桑生产、缫丝织绸、资源利用、蚕业技术4个方面研究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受市场影响较大、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人才等问题,正面临着产业竞争、国际竞争、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对传统养蚕的冲击、发展成本上升等挑战.提出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打造蚕...  相似文献   

2.
陆瑞好  林强 《中国蚕业》2012,33(4):58-62
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十五”以来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加、蚕桑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缫丝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等蚕业发展的特点;从蚕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等方面阐述了广西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广西蚕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绸出口对外依存度高、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综合效益低、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提出“十二五”应从加强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继续加强蚕业科技创新、加快蚕桑多元化发展、保障蚕种安全足量供应和强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广西蚕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6年12月24日-2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主办,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承办的"蚕种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会议"在英德市召开.来自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翁源家宝蚕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宝桑园蚕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会蚕种学组组长陈列辉副研究员主持,学会副理事长、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负责人、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智明高级农艺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副教授,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镜新高级农艺师等领导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蚕桑生产传承创新技术》一书是广东蚕桑生产实用技术规程和标准的科技书籍,较全面地收集、整理、规范广东蚕业生产传承沿用和创新应用的技术及标准。本书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北试验站、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广东省丝源集团联合组织行业30多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兴耀统筹全书的编撰  相似文献   

6.
江苏、浙江等东部蚕区受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劳动力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规模急剧萎缩,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蚕桑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对蚕桑产业特性和东部蚕区蚕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东部蚕区要准确把握好产业的经济、生态、文化、保健、政治等方面的特性,发挥东部蚕区技术、人才、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与中西部蚕区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4日-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桑树栽培学组、国家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韶关综合试验站协办,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原蚕区桑园管理技术及蚕桑生产经营新模式研讨会"在翁源县召开。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宝桑  相似文献   

8.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分析制约蚕桑生产的因素,探索江苏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对江苏近年来蚕桑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作如下分析思考,并提出"加快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发展规模蚕业、突出"精品"蚕业等建议,来强化蚕业生产的基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为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回顾40年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我国蚕桑产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东部蚕区到西部蚕区、从传统产业链到现代产业体系、从出口为主到内外销并重的4大转变,实现了蚕桑生产规模扩大、产值不断增长、生产效率与效益持续提高、多元化发展初见成效4大成就;展望未来,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将面临产业间竞争、国际竞争、替代品竞争、技术瓶颈4大挑战,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生产方式变革、传统产业链升级、产业分支拓展、产业布局全球化4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蚕桑绢丝产业的延伸与拓展。全文以新的思路与理念讨论了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该学科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将蚕桑产业相关的物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从蚕桑资源的加工特性、功能评价、多功能品种选育、原料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系统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从桑枝、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开拓蚕桑资源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打造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世界历年蚕茧和生丝生产量是体现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各生产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以及蚕丝在纤维中的地位的基本数据,是蚕丝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世界主产国家蚕茧丝生产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丝绸协会和日本蚕丝事业团对非主产国的茧丝生产量的估计,较准确地推算了战后世界历年家蚕茧丝生产量,并比较了主产国的相对地位变化,明确了产地分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蚕桑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查分析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梅  黄先智  沈以红 《蚕业科学》2010,36(6):1056-1060
重庆市现有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公司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对这4种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4种模式分别存在规模小风险大、投入大成本高、制度设计有缺陷、服务功能有限等问题。调整与完善重庆市现阶段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建议从3个方面入手:(1)通过桑园流转等方式,重点发展蚕桑生产基本户;(2)构建使农户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干、鲜茧利益共同体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3)以蚕桑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蚕桑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实蚕桑生产合作社的生产与经营内容,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蚕种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分析近20年我国蚕种生产规模及区域分布、市场供求、生产技术与效率、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与现状,认为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经营规模小、科研与生产脱节、民营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蚕种业发展,应该改革和完善蚕种经营管理体制,走市场化、民营化、规模化、一体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蚕桑产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闵思佳  曹飞  周金钱 《蚕业科学》2003,29(4):449-453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数据的统计效率和利用效率 ,研究开发了浙江省蚕桑产业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VC +ACCESS的开发模式 ,以CRYSTAL REPORT作为报表的开发工具 ,并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利用该系统可管理和查询 194 9年以来浙江省、市 (地 )、县的蚕桑生产数据 ,输出报表和各种分析图 ,并可进行数据修改和增删等  相似文献   

18.
丝绸公司与蚕农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云  牟志美  慕振军 《蚕业科学》2003,29(4):412-4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化 ,蚕业生产经营中各参与者逐渐成长为理性的经济利益个体 ,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决策自己的经济行为。蚕业发展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所有参与者相互间经济行为的选择影响着蚕业的发展。分析了蚕业发展中两大主要经济利益主体丝绸公司与蚕农间的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 ,指出合作博弈可提高蚕业资源配置效率 ,增加蚕业竞争力 ,促进蚕丝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合作博弈存在的问题及目前蚕茧定购合同的作用 ,并提出了蚕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强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 ,制定蚕丝业法 ,引导农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蚕业合作社 ,建立有效的机制抑制双方的不合作行为 ,加大科技投入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蚕丝业发展主体缺失与缺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代钢 《蚕业科学》2010,36(1):120-125
依据发展主体选择与形成的理论要点,分析研究近30年来我国蚕丝业发展主体的演变形成,认为发展主体缺失与缺陷是蚕丝业管理体制与市场利益机制的矛盾焦点,论证提出了简化经济形式理论争议、稳固蚕丝产业链结构、确认农村养蚕户的发展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和保护作用、完善蚕种生产企业的发展主体功效、构建和谐的发展主体间关系等解决蚕丝业发展主体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影响蚕茧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顾国达  范作冰 《蚕业科学》2000,26(2):99-104
蚕茧是丝绸工业的原料 ,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低不仅影响蚕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 ,而且影响丝绸工业的经济效益 ,关系到蚕丝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就蚕茧价格政策、蚕茧的供求关系、养蚕成本、蚕茧与粮棉比价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与蚕茧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