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北农田涝渍成因和治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涝渍耕地的概念和现状,综述了东北黑土耕地涝渍灾害的成因和涝渍治理研究的概况,指出了今后在涝渍治理过程中应该提高治理工程的设计标准,加大涝渍治理的科研力度和理论研究,并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环鄱阳湖受涝地区洪涝过后稻田水土环境质量退化的情况,研究不同水肥管理与耕作措施对涝渍灾后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pH值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鄱阳湖区涝渍灾后稻田水肥管理与合理耕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涝渍灾后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设2种耕作深度(18 cm T0、22 cm T1)与灌溉方式(常规淹灌W0、间歇灌溉W1)和3种施肥方式(稻草还田+单施化肥CK、稻草还田+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F1、稻草还田+化肥配施炭基肥F2),共组成12个处理,研究不同农艺措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量及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对于水稻产量,间歇灌溉处理高于常规淹灌处理,耕作深度22 cm处理高于18 cm处理。其中,耕作深度18 cm条件下,F1+W1T0、F2+W1T...  相似文献   

3.
在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克山农场(东经125°7′40″~ 125°37′30″,北纬48°11′15″~48°24′7″)内,选择坡度、坡向、坡长、前茬作物基本一致的有农田防护林带和无林带的坡面为试验地,在每个试验地内分别布设1条垂直等高线水平距离为390 m的样线,每条样线上按垂直等高线水平距离30 m等间距设置12个样方,每个样方内按照不同土壤深度(h)范围分别采集表层(0<h≤20 cm)和下层(20 cm<h≤40 cm)土壤样品用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的测定,分析农田防护林带对黑土坡面土壤养分侵蚀-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 表明:①林带对黑土坡面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侵蚀-沉积分布规律,均通过改变侵蚀-沉积周期、缩减甚至消除侵蚀区范围、阻断侵蚀区并实现侵蚀区向沉积区转变而产生影响.②林带直接消除了坡面中上部的有机碳和全氮侵蚀区,阻断了坡面中下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侵蚀区,并通过缩减侵蚀区范围、实现侵蚀区向沉积区转变对坡面土壤全磷分布规律产生影响.建议:将黑土坡面农田防护林带配置间距调整为120~ 140 m.  相似文献   

4.
东北黑土区农林复合土壤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土区小黑杨—大豆、长白落叶松—大豆和红皮云杉—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及大豆纯农地土壤为对象,通过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有机质、N、P、K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显著改善黑土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增加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C/N。其中以小黑杨—大豆模式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可达41.20%,总孔隙度和土壤密度分别为60.60%、1.02g/cm3,CP/NCP高于大豆纯农地,且该模式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及有效磷质量分数方面最为突出;长白落叶松—大豆和红皮云杉—大豆模式的速效钾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土区土壤生产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在东北黑土区简单实用的土壤生产力评价方法。【方法】基于PI(productivity index)模型,根据研究区土壤特性选择8项土壤指标,对研究区25个黑土土种120个土壤样本的这8项理化性质实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和相关分析,以确定模型参数。然后确定各参数的适宜性指数。从而得到修订参数的研究区的生产力指数模型MPI(modify productivity index),最后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正常年景玉米单产进行了验证。【结果】适宜东北黑土区的土壤生产力评价参数是土壤有效含水量、酸碱度、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原模型(PI)相比增加了有机质和黏粒含量参数而减去了容重参数,经过验证分析证明参数改变后模型的评价效果得到很大改善;MPI指数和玉米单产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利用MPI指数模拟玉米单产:Y = 3.1275ln(MPI) + 10.052,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564。【结论】修订后的生产力指数模型是一种在研究区进行土壤生产力相关评价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度 5~ 7kg·cm-2 ;犁底层硬度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 ,并无硬盘层出现 ;土壤障碍层次为浅位中、厚层夹砂或夹粘层 ;地下水位过高 ,小于 6 0cm的占 39% ,局部地区比重更大 ;结构性和渗透性不良 ;三相比例失调 ,水多气少 ,固相率偏高。多项物理指标需要改良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东北黑土区的资源概况与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分析了黑土区现行耕作存在的问题及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东北黑土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目标及模式。  相似文献   

8.
黑土区土壤养分状况变化及施肥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对黑土区(弓棚镇)的耕层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并与1990年该区土壤的化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区土壤速效氮、速磷含量有所增加,以速效磷增加尤为突出,速效钾降低严重。与其它黑土区的土壤养分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并系统分析了土壤养分降低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是以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模式,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状,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文章从机械整地及机械免耕精量播种、机械镇压与深追肥、机械化药剂灭草与无公害灭病虫等方面,对以吉林省榆树地区为代表的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易涝易渍地区来说,涝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常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同时由于降雨径流和土壤渗流造成农田养分流失,加重水环境负荷。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从涝渍灾害对作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与农田养分流失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东北黑土区耕地地力评价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地力的变化对粮食生产和生产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黑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土壤资源,黑土耕地面积占东北区总耕地面积的18.08%,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28.1%,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掠夺式的经营导致黑土不断退化。黑土区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将为黑土区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 simple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soi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Firstly, eight kind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for each of 120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5 black soil profiles were analyzed using cluster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Subsequently, parameter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Finally, a modified productivity index (MPI) model wer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parameters for soi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in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ere soil available water, soil pH, clay content,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ompared with original productivity index (PI) model, MPI model added clay content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parameters while omitted bulk density. Simulation results of original PI model and MPI model were compared using crop yield of land block where investigated soil profiles were located. MPI model was proven to perform better with a highe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aize yield. The correlation equation between MPI and yield was: Y= 3.2002Ln(MP/)+ 10.056, R^2 = 0.756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PI model was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assess soil productivity in the research area.  相似文献   

13.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以下同)境内5乡10镇耕地土壤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评价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状况及其等级分布,结果表明:调查区耕地土壤pH平均值为6.16,总体呈微酸性,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5.49 g/kg、155.15 mg/kg、13.41 mg/kg、1.80 g/kg;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均较多分布于Ⅲ等级,比例分别为43.2%、35.2%、60.2%,全氮较多分布于Ⅰ等级,比例为36.6%,各乡镇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集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同时探讨土壤对作物的适宜性,以期对县内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肥力指标的纬度特征及其关系,探究黑土地核心地带肥力调控的问题,为黑土地耕地质量调控和国家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方法]2018 年秋收后,在研究区按纬度梯度采样,测定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容重、大微团聚体质量比等肥力指标和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以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垄作和秋翻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等深度和等质量土壤碳库储量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耕作处理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耕作处理对黑土耕层有机碳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免耕处理在短期内没有引起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增加,反而有所降低。与2001年试验开始时相比,3年免耕管理使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仅增加了0.18%,而5~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则明显降低。利用等深度(0~30 cm)和等质量(4 040 Mg)土壤碳库储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将土壤容重考虑在内的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反映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等质量方法计算表明,3年的免耕试验并没有使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在质地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实行免耕,短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没有增加。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17.
东北黑土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微生物量与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添加尿素(U)、尿素+葡萄糖(U+G)、尿素+秸秆(U+S)的培养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初步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东北黑土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U或U+G的处理,微生物量提高很快(5~15d时),但下降也很快。添加U+S处理,微生物群落变化很快,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迅速升高(5~10d时),而且微生物量可以保持两个月之久。以上结果说明化肥配施秸秆具有良好的土壤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黑土区土壤风蚀区域及风蚀主要因子,并从黑土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近40年气候变化规律、东北沙地沙漠化对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发展趋势,为该区土壤风力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区域及风蚀主要因子,并从黑土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近40年气候变化规律、东北沙地沙漠化对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发展趋势,为该区土壤风力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