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从新疆的典型干旱荒漠生境中分离出具有一定生物学特性的微藻品系,进行鉴定及分析特性.[方法]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确定细胞形态,并用18S rDNA分子标记方法对此品系进行初步鉴定.XLD-9品系培养在BBM液体培养基上并在此培养条件下确定最佳pH条件,重金属(Cd2+、Ag+、Hg2+)和抗生素(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抗性最佳浓度和生长最高耐受浓度.在BBM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确定NaCl抗性最佳浓度和生长耐受浓度.[结果]据18S rDNA分析结果将XLD-9鉴定为Marvania geminata;其细胞近球形,个体较小;属嗜碱性微藻,pH 12.0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对重金属有一定的抗性,Cd2+的抗性达0.333 Mm.对氯霉素和四环素有很好的抗性,分别为41.7与60 μg/mL,但对链霉素敏感.对盐的抗性已到400 mM,超过了模式生物的莱茵衣藻CC-124突变株抗性范围(350 mM).[结论]从沙漠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微藻品系XLD-9,表现出对抗生素、NaCl显著的抗性,并能在pH 12.0的环境内生长,在抗盐基因的筛选及盐化土壤的治理方面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协同选择环境细菌抗生素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的长期滥用,引起环境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细菌不仅具备重金属抗性,并且具备多种抗生素抗性,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水平也随之升高。在介绍重金属与抗生素抗性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细菌的抗生素抗性、重金属抗性及其相关抗性机制,并着重论述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选择环境细菌耐药性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
1株抗重金属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土壤中分离到1株抗Cr6 (Ⅵ)的菌株,命名为MDS07.该菌株可以在含12 mmol/L/的Cr6 (Ⅵ)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a megaterium.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该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对MDS07进行了重金属抗性谱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r、Zn、Ni等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DS07菌株同时含有chrB、czcD和nccA等基因,它们分别具有Cr、Zn、Ni等重金属抗性,表明MDS07菌株的重金属抗性是由抗性基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5.
西北地区金属尾矿地根瘤菌的重金属抗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分离自陕两、甘肃金属尾矿废弃地寄主为刺槐、鸡眼草、草木樨等23种豆科植物的188株根瘤菌进行了7种重金属的抗性分析、最大抗性水平(MRL)的确定和抗性菌株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之间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菌株表现出对Hg2+、Cd2+、Cr6+(<0.5 mmol·L-1)敏感,而对Pb2+(<2.5 mmol·L-1)不敏感.在液体培养基中,CCNWSX0403和CCNWSX0360可耐受4.0 mmol·L-1Zn2+,分别可耐受2.4 mmol·L-1和2.8 mmol·L-1Cu2+,CCNWGS0139可耐受0.4 mmol·L-1Hg2+,CCNWSX0003可耐受2.4 mmol·L-1Ni2+,CCNWGS0284和CCNWGSO142可耐受4.8 mmol·L-1Pb2+.9株抗性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CCNWGS0122和CCNWSX0003分别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4株对Pb2+、Hg2+耐受性较强的菌株CCNWSX0386、CCNWGS0139、CCNWGS0284和CCNWGS0142均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而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3株菌CCNWGS0309、CCNWSX0403和CCNWSX0360对Cu2+、Zn2+耐受性较好.总体上Agrobacterium对Hg2+和Pb2+的耐受性较好,Bradyrhizobium比Rhizobium、Sinorhizobium、Mesorhizobium有较强的重金属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代铅锌矿渣中细菌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抗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代铅锌矿渣堆化学性质的改变同细菌群体重金属和抗生素抗性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堆积年代的延长,矿渣堆5~10cm和25~30cm层面的化学性质差异增加。与这种空间上的环境因子分化相对应,312株随机分离的细菌菌株和97株节杆菌菌株在5种重金属和4种抗生素的抗性比例上也发生了变化:堆积时间在80a左右的C矿渣抗性菌株比例同较年轻的矿渣A(约10a)、B(约20a)有较大差别,但有趣的是矿渣A和矿渣C在层面上的差异都较矿渣B大: 相似文献
7.
8.
9.
西北部分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重金属抗性及16S rDNA 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在西北部分矿区的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筛选到对重金属有抗性的38株根瘤菌,采用PCR-RFLP分子技术进行16SrDNA指纹图谱分析,选取每种类型的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全序列测定,建立系统发育树状图,并对38株菌进行Zn、Hg、Cu、Cd和Pb 5种重金属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归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代表菌株CCNWSX1277和CCNWSX1294可耐受2.0 mmol·L-1的Zn2+,CCNWSX1277可耐受0.25 mmol·L-1的Hg2+,多数代表菌株可耐受1.6 mmol·L-1的Cu2+,仅3株代表菌株可以耐受Cd2+,其中CCNWSX1277能耐受1.4 mmol·L-1的Cd2+,所有代表菌株能耐受2.5 mmol·L-1的Pb2+.Agrobacterium属的2株代表菌株对5种重金属均有较强的耐受性;而Rhizobium属的4株菌和Sinorhizobium属的3株菌对5种重金属的耐受性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供试菌株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顺序为Agrobacterium>Rhizobium>Sinorhizobium.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方法]对大同县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西葫芦5种蔬菜中Hg、Pb、Cd、Cr、As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33个蔬菜样品中Hg、Pb、Cd、Cr、As重金属含量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供试蔬菜全部属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2.
梁利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
以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标准为依据,对象谷村部分大棚茴子白中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村大棚茴子白中的铅、铜、铬含量超标,而镉、锌含量未超标;以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该蔬菜,目前该蔬菜已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14.
大棚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忻州市忻府区东王村棚龄为1,3,6年共30个大棚土样的实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棚龄为1,3年的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土壤未受污染,评定为合格。棚龄6年的各项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Hg(25号),Pb(21号),Cd(23号),Cr(23,24,25,27,30号)共8个和2个综合污染指数(25,27号)均大于1,表明土壤受轻度污染,不能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水韭为试验材料,用200μmol·L-1的氯化镉溶液和2g·L-1的硝酸铅分别对其进行胁迫处理,采用cDNA-AFLP技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通过Blast(The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同源性比对分析基因功能,为寻找耐重金属胁迫相关基因和揭示水韭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试验结果如下:共有15条差异条带被成功克隆和测序,其中13条差异片段可以在数据库找到与之同源的序列。镉胁迫差异表达TDF9与ABC型(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C亚族基因有84%同源性。铅胁迫差异表达TDF4和TDF7与环形锌指蛋白(RING Zinc Finger Protein)有75%同源性。这些基因的发现为揭示水韭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喀什市上市蔬菜污染现状。[方法]通过测定喀什市3个不同蔬菜销售市场主要的6大类15种蔬菜共135个样品,分析其中的Pb、Cd、Cr、Cu重金属含量水平,对蔬菜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喀什市3大批发市场蔬菜的Pb、Cd、Cr、Cu4种主要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只有个别蔬菜样品存在重金属Pb、Cd含量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不高。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污染程度大于根茎类。[结论]从重金属污染这个角度来说,喀什市市售的蔬菜基本上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揭示土壤中锌、铜、铅、镍的分布状况及污染情况.[方法]以路桥峰江再生金属工业园区域土壤中锌、铜、铅、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土壤取样调查,研究园区土壤锌、铜、铅、镍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随着与园区距离的增加,土壤铅、锌、铜、镍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由于铅、锌、铜、镍都受到工业活动的影响,它们的分布特征几乎一致.这与该区工业类型单一性和工厂布局的聚集性有关,园区西部方向土壤受污染程度要比东部方向重.园区东西方向100 m内土壤铅污染程度较重,是土壤国家二级标准的1.86 ~5.25倍,已不适宜用于农业种植、畜牧等用途.[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后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