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渔业现代化进程中 ,封闭式水循环养殖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纳 ,如工厂化育苗 ,全天候名优水产品饲养 ,大中型海洋水族馆等等。然而 ,在水生动物高度密集的情况下 ,水环境的调节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课题 ,于是有控温、输氧、沉淀、过滤等种种措施来改善养殖用水的水质 ,但对于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有机质往往难以消除。蛋白质撇除装置的作用正在于此。蛋白质撇除 (proteinskimming )技术又称泡沫分离 (foamseparation )技术 ,它是利用气水混和时气泡微粒对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被带上水面 ,随后将带有污物的泡沫撇… 相似文献
3.
4.
5.
6.
为验证多糖肽在三文鱼养殖中的作用,进行了封闭式循环水三文鱼养殖试验。选择同一系统中的4个养殖池C2/C3/C4/C5,设定C2和C3,鱼体重分别为(1.1±0.05)kg和(1.6±0.05)kg,为不投喂多糖肽的对照组;C4和C5试验鱼同样体重,为投喂多糖肽的试验组。经过2个月的养殖试验后,初均重相同的对照组C2和试验组C4末均重分别为(1.85±0.05)kg和(1.92±0.05)kg;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25±0.06)%和(1.37±0.06)%;饵料系数分别为1.06±0.03和0.99±0.04,死亡率分别为0.88%和0.79%。可见,试验组C4生长性能指标好于对照组C2。对照组C3和试验组C5末均重分别为(2.49±0.05)kg和(2.57±0.05)kg;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0.07)%和(1.3±0.08)%;饵料系数分别为1.11±0.04和1.02±0.03,死亡率分别为0.66%和0.58%。表明,投喂多糖肽的试验组C5生长指标要好于未投喂多糖肽的对照组C3。另外通过取样解剖观察,试验组养殖个体的肠道管壁较厚、弹性较好,出现肠炎的现象较少。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真源多糖肽在三文鱼养殖过程中能够抑制肠炎的发生,增强三文鱼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对增强鱼的抵抗力,减少鱼的死亡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就是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复合体,它由水、处于水饱和状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动物组成,它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实现污水净化,换句话说,人工湿地就是为处理污水需要,采用湿地理论,模拟湿地构造人为筑造的湿地工程。2003~2005年我们在工厂化鱼类养殖车间养殖污水处理实践中,对人工湿地构成与效果作了研究,现将研究隋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澳洲宝石鱼(Jade perch)学名为高体革鯻Scottumbazvoo。我国现存的鯻科种类全为海水生栖,在我国南方沿海有分布。澳洲宝石鱼是分布在澳大利亚爱尔湖、布罗-本凯那水系的淡水本土鱼类,澳大利亚鯻科鱼类有22种,宝石鱼是其中极具养殖前途的一种。宝石鱼具有体形优美、营养丰富及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采用逐月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多级生物净化措施,即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动力水渠浮床培植多种水生经济植物、构建固定微生物膜和养殖贝类,在沉淀池和净化池放养滤食性鱼类,建立芦苇人工湿地,对养殖系统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质含量与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经多级生物净化处理后能够循环使用,水体碱度和硬度轻微降低,除磷酸盐含量上升5.4%外,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27.7%、44.0%、26.0%、42.0%和15.7%;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下降31.4%和20.1%;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种类组成明显好转,蓝藻生物量和优势度指数明显降低,硅藻和绿藻继而成为优势种群,凡纳滨对虾平均产量达11 250kg/hm~2,最高产量达15 000kg/hm~2,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套自主开发研制的加压溶气气浮装置,对养殖水体中的微颗粒进行净化。选取液位高度、液体流量、溶气压力进行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液位0.8 m具有浊度去除的最佳效果;液位1.0 m对浊度去除率和pH的增加率的影响较显著;液体流量为400~600 L/h时,浊度去除率最大;液体流量为200~400 L/h时,溶解氧和pH增加率最大;溶气压力为0.5 MPa时,浊度的去除率达到了最大值的72%,同时,pH的增加率也达到了最大值,溶气压力为0.4 MPa时,溶解氧的增加率达到了最大值;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三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液位高度1.0 m、液体流量200~400 L/h、溶气压力0.4 MPa。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15~17℃下,将5 000尾平均体质量(10±3)g的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饲养在由24个直径1 800mm×高1 000mm养殖池组成的封闭循环水系统中,以探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哲罗鱼的主要技术参数。经过8个月的养殖表明:养殖密度达到31.8kg/m~3,成活率96%,肥满度为1.01~1.30,鱼的平均体质量增加350g,体长增加21.3cm,鱼体生长状况良好。生物滤器两天反冲洗一次,有效提高了生物滤器的氨氮转化效率;紫外线消毒方式有效对系统进行了消毒杀菌;监测表明,系统水处理效果显著,其中NH_4~-平均浓度维持在(0.56±0.05)mg/L;NO_2~-含量为(0.15±0.05)mg/L;NO_3~-平均浓度为(41.86±2.62)mg/L;溶解氧为8.37~9.45mg/L;p H8.21~8.63。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去除水体中有机物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去除有机物的主要设备———泡沫分离器在技术应用上还不成熟,本文通过实验逐步改变充气量、水流量、有机物浓度、分离器高度等影响因素,以确定这些影响因素对泡沫分离器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气流紊动的影响存在最佳气液比,本实验中气液比为6时有机物去除率最大。(2)有机物浓度是影响有机物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本实验中当有机物浓度在4.32mg/l时去除率明显增大。(3)分离器高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是随着有机物浓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滨海型盐碱地封闭循环水养鱼池塘水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7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开展了滨海型盐碱地封闭循环水养鱼池塘水质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氨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逐渐升高,在养殖后期达到了4mg/L左右;亚硝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在0.04~0.20mg/L之间波动变化;活性磷含量在养殖中期高于养殖前期和后期,最高值为0.55mg/L,最低值为0.10mg/L;pH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又升高,最高值为9.34,最低值为7.65。研究还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覆膜池塘的氨氮、亚硝态氮、活性磷含量和浮游植物种类及生物量都高于不覆膜池塘。 相似文献
19.
使用质量浓度1mg/L的二氧化氯对循环水养殖池进行月1次、分2d进行的直接泼洒消毒试验,从杀菌效果、对生物膜的损害程度及对养殖鱼体生活状态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影响评价。在第一次消毒前及消毒后24h时,第二次消毒前(即第一次消毒后48h时)及第二次消毒后24h时分别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养殖水体的异养菌总数变化,结果显示,第一次消毒后24h时水体的异养菌总数较消毒前有极显著降低(P0.01),而48h时降低不显著(P0.05),第二次消毒后亦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分析了消毒前后2个月内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情况,以间接评价二氧化氯对循环系统生物膜的损害性大小。结果显示,在消毒工作完成后7d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有明显上升,分别由消毒前的1.0mg/L、0.30mg/L升至1.25mg/L、0.36mg/L的水平,持续约10d才开始降低恢复。在消毒前后观察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结果显示,水体消毒对鱼体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质量浓度为1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可极显著降低异养菌总数,对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但对生物膜有轻微的损害作用,在养殖生产中应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