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褪黑激素主动免疫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褪黑激素(MLT)抗原主动免疫研究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195日龄)用褪黑激素主动免疫时采用首免0.8mL和首免0.6mL时的产蛋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0.05),特别是第二组的产蛋量比对照组增加1.11kg,提高13.96%。3次主动免疫后通过中和蛋鸡体内的MLT,与对照组相比,每次免疫都可显著提高雌二醇(E2)水平,对孕酮(P)的影响虽不显著,但也有所提高,从而提高MLT主动免疫可增强蛋鸡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选择30周龄罗曼商品蛋鸡180只进行试验,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用量柠檬酸制剂,以观察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壳厚度指标比对照组和添加0.10%柠檬酸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指标在添加0.10%柠檬酸组与对照组及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之间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早期体质量、胫长与开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体质量、胫长指标与开产性能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选取1日龄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各200只,测定5周龄体质量(X1)、6周龄体质量(X2)、7周龄体质量(X3)、5周龄胫长(X4)、6周龄胫长(X5)、7周龄胫长(X6)、开产日龄(Y1)、开产蛋重(Y2)、开产体质量(Y3),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鸡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坝上长尾鸡(p<0.01),坝上长尾鸡开产体质量、开产蛋重极显著高于绿壳蛋鸡(p<0.01);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5~7周龄体质量、胫长与开产蛋重、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产日龄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并得出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最优回归方程。说明可以通过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生长性状指标预测评估开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包兴红 《畜禽业》2010,(6):16-17
选50周龄健康无病新罗曼蛋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饲养于同一栋鸡舍内。在采食量、产蛋性能方面经检验差异不显著后,进入试验。在试验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草药,复方1组分2个试验组(Ⅰ、Ⅱ);中草药复方2组分2个试验组(Ⅲ、Ⅳ)分别按0.5%和1%剂量添加于基础日粮中。结果表明:Ⅰ、Ⅱ、Ⅲ、Ⅳ组产蛋率分别提高6.60%、7.52%、7.85%、8.74%,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每枚蛋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84g、3.42g、3.60g、3.86g,差异显著(P<0.05);料蛋比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25%、0.38%,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56%、0.64%,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破蛋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06%、1.23%、1.86%、1.4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选用315只1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乌贼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乌贼骨显著提高产蛋率、单枚蛋重、日均蛋重和蛋壳厚度(P<0.05),实验组平均分别比对照组高13.0%、5.7g、8.4g和0.05mm;实验组的破蛋率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降低31.2%和13.7%;添加乌贼骨对改变蛋壳重、蛋黄重和蛋白重效果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日粮中添加1.5~2.0g乌贼骨对改善蛋鸡(150只)综合产蛋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选用38周龄海基克斯褐产蛋鸡135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225只。预试8d后,按产蛋率和蛋重相近选出3组,分成1个对照组、2个试验组,试验组在常规日粮中加入3%和5%麦芽根。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3%和5%的麦芽根,对产蛋率和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产蛋成本分别下降6.3%和7.2%。  相似文献   

7.
选择五水硫酸铜作为饲料添加的铜源,以产蛋鸡(高峰期)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日粮中添加60mg/kg的铜对产蛋高峰期的海兰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104只,设两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2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硫酸铜52mg/kg,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能够提高产蛋鸡的各个生产性能指标,日产蛋重、产蛋率、料蛋比、日采食量均有上升趋势(P>0.05);(2)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的厚度有变厚趋势(P>0.05),蛋白、蛋黄重以及蛋白蛋黄的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破软蛋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3,(8):27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修产阶段。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制换羽。这种办法,一是对鸡的体质基础有所破坏;二是蛋鸡50d左右才能恢复产蛋。新的方法是:在鸡日粮中增加2%的锌,喂3d后,蛋鸡产胆量下降50%,其羽1/3脱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7):1-4
试验选用600只28周龄的蛋鸡,随机分10组,9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复合添加剂包括大蒜、辣椒粉、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及柠檬酸,根据不同配比正交试验添加到9个处理组的基础日粮中,研究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添加剂对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蛋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蛋黄颜色和蛋黄率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组蛋黄颜色和蛋黄率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的肠道长度和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了处理3和4,其他处理组的盲肠内容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低于对照组。综合考虑,处理6(0.5%大蒜+0.25%辣椒粉+0.015%果寡糖+0.003%枯草芽孢杆菌+0.01%柠檬酸)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健康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种中药组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420只300日龄白来航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实验1组为空白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实验2组、3组、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5%、1.0%的组方1药物;实验5组、6组、7组分别添加0.2%、0.5%、1.0%的组方2药物,饲喂28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实验4组料蛋比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的蛋白高度、蛋黄比均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饲料中添加中药组方1和组方2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有提升作用,最适浓度为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木聚糖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蛋鸡日粮中应用的效果比较。方法:以完全随机分组法,将648只29周龄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鸡,对照组(基础日粮)、木聚糖酶组(基础日粮+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组(基础日粮+β-甘露聚糖酶),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期20周。结果:添加β-甘露聚糖酶试验组的平均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和木聚糖酶组的平均产蛋率高出了0.71和0.58个百分点;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和木聚糖酶组低0.60和0.92个百分点。其中48~52周龄,β-甘露聚糖酶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产蛋率相比,高出了0.7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蛋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500g/t的β-甘露聚糖酶,能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比添加木聚糖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60头(28±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代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自由采食和饮水。第Ⅰ组即对照组喂以玉米和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第Ⅱ、Ⅲ组即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03%和0.05%的糖萜素,即300g/t、500g/t,以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糖萜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分为预试期(7d)和正试期(35d)。结果表明:在仔猪28~70日龄阶段:(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的糖萜素对断奶猪的增重、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其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料肉比方面,0.05%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3%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和0.05%的糖萜素均能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以添加0.05%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中草药复方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羽体况良好的80日龄蛋鸡均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0羽,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蛋鸡,其中对照组蛋鸡只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蛋鸡在饲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的中草药复方制剂,预试验周期为7 d,正式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蛋鸡血清中的IgG、IgA、IgM和总蛋白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中剂量组蛋鸡血清中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试验条件下,向蛋鸡的基础日粮中加入不同剂量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均可显著改善蛋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蛋鸡的机体免疫力;从饲养成本和养殖效益方面考量,1.0%的中草药复方制剂使用量产生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美国新引进品种中华环颈雉(RN)、蒙古雉(MX)和国内饲养七彩山鸡(D)的产蛋性能。方法试验选取了3个品种各30只山鸡,记录和分析了相关的产蛋性能数据。结果 RN开产日龄最早,与MX和D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18周龄体重D最大,达934 g,与RN、MX差异极显著(P0.01);38周龄蛋重和38周龄体重指标,D品种最好,与RN、MX差异极显著(P0.01);40周龄产蛋量RN数量最多,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产蛋性能相关分析表明:40周龄蛋重与蛋黄重、18周龄体重、38周龄蛋重、38周龄体重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黄重与18周龄体重、38周龄蛋重、38周龄体重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开产日龄与40周龄产蛋量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18周龄体重与38周龄蛋重、38周龄体重、40周龄产蛋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38周龄蛋重与38周龄体重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RN群体在开产日龄和40周龄产蛋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将RN作为母系重点培育。  相似文献   

15.
张登辉 《畜禽业》2001,(8):40-40
为了探讨适合本地推广,简便易行的蛋用种鸡强制换羽方法,我们于2000年8月进行了此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1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从2000年8月17日开始,地点在本场2号蛋鸡舍. 1.2 调整重组鸡群 将78周龄、产蛋率50%的父母代依莎褐蛋鸡淘汰病、弱、残、过肥、过瘦的鸡只,挑选265只移位并笼.鸡舍窗户进行遮光处理,以便实施光照控制.  相似文献   

16.
840只150日龄柳州麻花种鸡,随机分为大蒜、松针、辣椒、茶叶、蒜辣、蒜辣茶、对照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比较它们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大蒜、蒜辣和辣椒组与对照组、松针组相比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P<0.05或P<0.01),其中以辣椒组效果最好;松针粉、茶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无显著效果(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辣椒组与对照组相比还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P<0.05)。  相似文献   

17.
<正>在蛋鸡生产中特别在育成期由于不重视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控制,导致产蛋期群体产蛋率下降,不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生产效益降低,笔者针对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1育成期体重偏低7~20周龄的育成期蛋鸡,在育成期末产蛋率达5%时体重如果达不到1.5~2㎏开产标准体重,则表示蛋鸡能量贮备不足,将  相似文献   

18.
方1组:由中草药淫羊藿、黄芪、益母草与碳酸氢钠组成,分两组分别按0.5%和1%的剂量添加于基础日粮中。方2组:由中草药刺五加、黄芪、石膏与氯化钾、维生素C组成,分别按0.5%和1%量添加于基础日粮中。试验时间从3月11日至4月10日为期30d。结果表明:Ⅰ、Ⅱ、Ⅲ、Ⅳ组产蛋分别提高6.60%、7.52%、7.85%、8.74%,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每枚蛋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84g、3.42g、3.60g、3.86g,差异显著(P<0.05)。料蛋比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25%、0.38%,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56%、Ⅰ、Ⅱ、Ⅲ、Ⅳ组破蛋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06%、1.23%、1.86%、1.4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吴君 《畜禽业》2002,(3):Y040-Y040
选择27周龄新罗曼蛋鸡进行两种全价饲料的对比试验,结果:Ⅰ、Ⅱ号料产蛋率、料蛋比差异显著(P<0.05)、耗料量,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Ⅱ号料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韦汉群 《畜禽业》2007,(10):65-66
在4~6月龄建昌黑山羊日粮中分别添加12%(试Ⅰ组)、17%(试Ⅱ组)和22%(试Ⅲ组)的荞壳平菇菌糠饲料与对照组(添加22%自制草粉)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对照组146g,试Ⅰ组152g,试Ⅱ组148g,试Ⅲ组134g,对照组、试Ⅰ组和试Ⅱ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Ⅲ组(P<0.05),但对照组、试Ⅰ组和试Ⅱ组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每只羊在试验期内的净增效益为对照组10.7元,试Ⅰ组15.08元,试Ⅱ组14.39元,试Ⅲ组7.9元,试Ⅰ组和试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Ⅲ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