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2.
超鸡脚叶类型的棉花资源在生产上直接利用,目前世界各植棉国未见报道.在选育出超鸡脚叶型的棉花自交系Y2-2,利用其配制成标杂A1、标记杂交棉1号的过程中,发现超鸡脚叶类型棉花品系具有多种独特的、其它一般棉花品种所不能代替的优良性状,通过改良和选育,产生巨大的利用价值.为此,从1997年着手研究选育超鸡脚叶类型棉花新品种,经过8年的南繁北育,初步选育出了一批具有红叶、无色素腺体、窄卷苞叶、光子等不同标记性状的超鸡脚叶新类型.  相似文献   

3.
棉花标记基因Ls2的改良利用①王忠义赵敬霞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石家庄050041具有标记基因Ls2的超鸡脚叶棉花类型,由于农艺性状差,在育种、生产上未能被利用。1982年我们在田间发现一株有腺体超鸡脚叶棉株,结铃3个,铃重3.2g,衣分32.5%,纤...  相似文献   

4.
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一直是棉花育种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低酚棉育种也不例外。我研究中心自70年代初开展低酚棉新品种选育以来,做了大量的杂交组合,经南繁加代,严格的多次选择,定向培育,已选育出一批有苗头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鲁无384、鲁无35和鲁双无462、扭转苞叶、红叶、红鸡脚叶低酚棉抗虫新类型。根据几年来在杂交育种中的实践经验,对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进行了观察,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1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少年来被人们所利用。据三年42个 F_1代低  相似文献   

5.
高产棉花密矮群体株型及其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围绕每公顷超1875kg皮棉的高产棉花的密矮群体株型,分析了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光合效应,成铃时空分布等综合指标及相关关系。讨论了密矮群体株型高产棉花的水肥运筹与生长发育;化学调控与密矮群体株型;促铃描施与开花成铃高峰;库源流等同步栽培技术。提出了增加化控,密矮群体,塑造株型,调整水肥,促进成铃同步栽培体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型抗虫杂交棉标杂A_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 母本:1997年从GKl9中选株连续北育南繁加代自交纯合和系选而成。父本:1998年从标杂A,后代选株98J,1999年用463无酚鸡脚叶、Y2、辽无等无酚材料进行花粉聚合杂交,2000年选育而成鸡脚叶品系,2002年确定株系02J,并连年封花自交。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种植的陆地棉品种都是阔叶类型,棉花生长中后期封行后株冠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多雨年份烂桃严重。而鸡脚叶型和超鸡脚叶型棉花虽无此缺点,但其叶片裂片狭窄、缺刻深、光合面积过小,大量试验证明其生产潜力有限。亚鸡脚叶和海岛棉叶介于正常叶和鸡脚  相似文献   

8.
利用特早熟、双铃、光子、鸡脚叶、长绒、高衣分、矮株等棉花优异特性,组合选育新年的种质资源。经过观察比较,选育早熟性好,太铃性状突出,双铃光子、抗虫耐病、含油率高、高衣分、纤维长、品质好的新品种(系),以加快棉花育种进程,提高棉花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标记抗虫杂交棉——标杂A-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杂A-1杂交棉是用石家庄市农科院选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y2-2作父本与抗虫棉杂交配制成的具有丰产,早熟、优质、抗病虫诸性状于一体的适宜间套作种植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几年来,经过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1998年10月,河南省周口地区品种审查小组对此杂交种给予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松散,植株高大,叶枝发达,株高100~130cm,叶型鸡爪状,叶色浅绿,在宽行套作栽培条件下,株型呈扇型。通风透光,铃卵圆稍尖,上下铃整齐均匀,单铃重5.2~5.5g。铃壳薄…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系92———67简介九江市农科所于1991年用徐州184为母本、华农09为父本杂交配组,经两次南繁加代选育而成。该品系生育期130天左右,比泗棉3号晚1~2天,属中熟偏早类型,生育期间长势旺、整齐度好,株型为筒形、叶片小而薄、株高适中,平均株...  相似文献   

11.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株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将株型育种与优质育种有机结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等方法,以10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组的100个杂交粳稻为材料,研究了株型与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株型与部分米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倒2叶基角、单穗重在株型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直链淀粉含量及粒长在米质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倒2叶基角、株高和单穗重对米质性状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透明度受株型性状影响较大。选择指数模型表明米质较优的北方杂交粳稻的株型为:剑叶、倒2叶较宽,倒3叶较短且窄,株高偏矮,秆长较短,穗子较长,穗数较多且单穗重较轻。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早熟、双铃、光子、鸡脚叶、长绒、高衣分、矮株等棉花优异特性,组合选育新的种质资源。经过观察比较,选育早熟性好,大铃性状突出,双铃光子、抗虫耐病、含油率高、高衣分、纤维长、品质好的新品种(系),以加快棉花育种进程,提高棉花生产效益。1材料和方法亲本多数来源于自育品种,选育方法采用系选法、天然杂交、昆虫传粉、自然变异,变中选优、优中选优、多中选优、多看精选、认株朵选、连续选择,混系繁育,多点鉴定,创新资源,培育新种。2研究结果2.1特早熟短季双铃光子矮生棉。特早熟棉区主要植棉技术,以早熟、密植、矮株为措施,高产优…  相似文献   

13.
以花色、花斑类型、花朵质地、株型大小、花朵大小等为蝴蝶兰杂交育种的目标性状,对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和Phal.SH49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的观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育种目标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分离。结果表明:正反交F_1代的分离规律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主要花部性状特点分为4个组群(G01~G04),杂交F_1代在9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表现均较中亲值明显降低,适合选育小株型或小花型后代个体;杂交F_1代在花底色、花斑类型、花朵材质等质量性状上变化丰富,不同花色的遗传能力与覆盖能力有所差别,存在较深花斑色覆盖遮挡住较浅花底色的花色表现,且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花斑变化,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倾向将给今后新个体或新单株的目标性状预测筛选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及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技术的应用,塑造秆矮、节短、紧凑的棉花株型和同密度且通风透光良好的高光效群体结构已成为可能,且在新疆、山西、江西等花铃期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已有成功的报道。为探索山东棉区高产栽培新途径,1996年我们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临清市)进行了该项试验。以不同播期、密度、DPC用量及不同施肥比例组合成三种栽培模式,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的生育进程、成铃分布、皮棉产量、产量结构从而筛选出山东棉区适宜的丰产栽培模式。1材料与方法供试品为结铃性强,株型半紧凑型的鲁棉14号。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种间杂交转移异种棉的优良特性,培育新品种,是目前棉花育种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鉴定种间杂种以及秋水仙碱处理不育杂种枝条的染色体加倍效果,细胞学观察是准确可靠的方法,但其要求较高,花时间多,在有些情况下难以进行。本试验以棉花种间杂交染色体倍数不同的后代为材料,观察其真叶下表皮气孔性状,对这些性状与棉株体细胞染色体倍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能确定染色体倍数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棉花密矮早栽培技术体系 ,究竟密度多大较为合理 ,株高多少较为合适 ,何时打顶较为适宜 ,各地都有自己的经验数据。本人经过大量调查研究 ,并通过科学分析 ,阐明密度、株高、果枝台数、主茎节间距、打顶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密矮早栽培指标进行量化 ,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依据。1合理密植选择多大的密度较为合理 ,这与气候、品种、土壤肥力、物化投入、栽培方式、管理水平、产量高低有密切关系。总的原则是无霜期短的地区比无霜期长的地区要密些 ,大铃品种比小铃品种要稀些 ,株型紧凑的比株型松散的要密些 ,土壤瘠薄的比土壤肥力高的要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农业研究局植物遗传学家Wilson F. D综合了两年来关于昆虫对鸡脚形和普通叶棉株为害差异的研究结果,发现鸡脚形叶棉株受害较轻。通常,棉花叶片分为5个浅裂部分,略类似于“蹼趾”。鸡脚形叶棉株除其叶片为深裂外,其他均与普通棉株相似。首先在棉株花上挂上标签,10~13日龄幼桃时,用红铃虫卵块接种。两年结果表明,侵入每龄的平均红铃虫数目和具红铃虫孔眼铃的百分率,以鸡脚叶较普通叶品种显著低。昆虫卵和第一龄幼虫(新  相似文献   

18.
棉花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量、纤维品质、株型三类农艺性状来探究棉花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的综合表现,并进行纤维品质优异株系的筛选,是提高棉花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鲁棉研28为母本,海岛棉渐渗材料爱字棉73003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多代自交获得的126个RILs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四个环境下对5个产量、5个品质、4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变异系数、方差、遗传力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表明,该RIL群体的各性状受环境效应影响显著;变异分析和超亲分析表明群体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和果枝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果枝高度与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数与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在该RIL群体中筛选出9个纤维品质性状表现优异的材料,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超鸡脚叶棉花资源育种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超鸡脚叶棉长资源的衣分、铃重、单株结铃数、纤维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育种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鸡脚叶棉花资源利用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