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耕作制度的改变,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并出现苗期高频次危害特征。本文根据四川的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菌核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2022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预测,提出2022年油菜菌核病早期防控策略及花期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造成油菜减产10%-70%,含油率降低1%-5%。本文根据四川今年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发病情况,对2019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油菜菌核病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宁国市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总结了油菜菌核病的危害特点,针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提出以农业防治为重点、抓紧花期药剂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县油菜已进入抽薹期,由于近期出现持续性阴雨气候,对油菜生长极为不利。根据目前气候、苗情及菌源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9年我县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至大发生。通过典型示范,加强技术培训、开展专业化防治等手段着实开展好油菜菌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控贵州喀斯特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以及为油菜生长期营养调控提供依据。通过测定15试点135田块的土壤指标,并对油菜不同生育期菌核病发生情况和气候因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叶部菌核病从抽薹期零星发生,初花期开始加剧,盛花期发病率达最大;茎部菌核病从盛花期开始并持续加剧,直到成熟期;初花期对叶部菌核病影响最大的是初花前3 d平均温度和前10 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盛花期叶部菌核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盛花前5 d平均气温和平均空气湿度,对茎部菌核病发生影响最大的是盛花前3 d平均气温与前10 d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土壤和气候因素对油菜各生育时期菌核病发生有明显影响,其中气候因素较土壤因子影响显著,但土壤因子特别是土壤中钙含量对叶部和茎部菌核病开始加剧发生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近年来发生严重,大发生的年份一般可减产30%以上。以往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间上缺乏适期防治指标,常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用药防治。为确定防治油菜菌核病适期和油菜生育指标,于2002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豫南区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烂秆病,河南省上蔡县油菜花期雨水偏多,菌核病常年发生并流行,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的减产,轻者5%~10%,重者达7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本文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2017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油菜菌核病发病早、发生重、田块间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田间菌源量大、品种不抗病、种植制度有利、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多,以及防治率低等因素.该文根据油菜菌核病发生级别与子囊盘密度、油菜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油菜菌核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对油菜安全生产不利。本文结合繁昌县油菜生产实践,主要分析了油菜菌核病发生原因、发生特点等,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指导油菜菌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县油菜菌核病菌源充足,花期气候条件适宜,自2001年以来,我县油菜菌核病已连续3年大发生。为了寻找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药剂田间筛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5%脒鲜胺乳油667平方米用30毫升2次施药防效最好,最终株防效为70.28%,病指防效为78.22%。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对油菜的安全生产不利。结合繁昌县油菜生产实践,主要分析了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原因、发生特点等,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指导油菜菌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西充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土壤、气候、栽培条件的关系,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县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典型的气候型病害 ,其流行频率高 ,危害造成损失大。每年 2月的平均气温决定油菜菌核病的初见期 ,花期的降雨量影响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5月中旬的降雨量影响油菜菌核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抽薹后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好时期为盛花期,其次是初花期和抽薹后期。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多年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数据分析,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栽培方式密切相关,并提出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绿色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泰兴市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植株抗病力、气候条件、播种期及药剂防治等影响油菜菌核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关键"的综合防治策略。可经济有效地控制菌核病的发生,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6-96
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南方草地贪夜蛾,长江流域油菜菌核病,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麦区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的重要时节。各级植保机构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抗疫防病虫两不误,为科学指导防控、粮食和蔬菜稳产保供提供技术支撑。(一)及早进行部署。各地认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的影响,认真安排部署各项监测工作。及时印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油菜菌核病是四川省油菜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并常年发生,直接导致油菜减产和受害植株含油量降低。在长期油菜栽培生产过程中,人们已经习惯油菜菌核病在花期发生和危害,并根据油菜菌核病的侵染时期集中在油菜初花、盛花和谢花等时期采用药剂喷雾方式进行菌核病防治。然而,随着我省近年油菜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免耕制度的推行,油菜菌核病在冬季出现大量苗期侵染和危害油菜幼苗现象。苗期油菜受害植株先是在  相似文献   

19.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油菜菌核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油菜菌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油菜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其它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