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高寒草甸植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采自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的58种植物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单种植物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在C8和C40之间,含量分布范围为0.81~22.88 mg/kg,其中碳数为C27、C29、C31、C33正构烷烃的含量均较高;总正构烷烃(Ctotal)含量变化范围为35.00~78.64 mg/kg,长链正构烷烃(C25-36)含量范围为16.11~58.68 mg/kg,条叶垂头菊中总正构烷烃和长链正构烷烃含量最小,而阿尔泰狗娃花含量最大。58种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正构烷烃(Cmax)分布特征为:C19有1种,C22有2种,C27有2种,C29有23种,C31有27种,C32有1种,C33有2种。植物中正构烷烃总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total)范围为1.07~4.32,CPI25-36范围为1.12~8.20,总的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total)范围为23.52~27.22,ACL27-33范围为28.03~31.07,蜡质指数(Pwax)变化范围为0.60~0.92。植物中长链正构烷烃丰富,奇数碳含量分布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3.
在重庆市缙云山、金佛山、歌乐山按不同海拔采集地瓜藤(Ficus tikoua)叶片,经氯仿浸提后采用柱层析技术分离正烷烃,并采用色谱技术分析其组分及含量,旨在分析地瓜藤叶表皮蜡质及其组成对生长环境的响应,为合理利用地被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瓜藤叶表皮蜡质中主要正烷烃为C18~C33,优势峰为C31和C29,不因环境差异而发生改变;短链烷烃相对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长链奇数烷烃的相对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温与碳优势指数、总平均碳链长度及中长链烷烃相对含量nC25-33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中链烷烃相对含量nC21-24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地瓜藤样品可分为2类:采自海拔低于550 m的缙云山低海拔、歌乐山低海拔和歌乐山高海拔的地瓜藤聚为一类;采自海拔高于770 m的缙云山高海拔、金佛山低海拔和金佛山高海拔的地瓜藤聚为一类.说明地瓜藤可通过调节叶表皮蜡质正烷烃的合成,适应不同海拔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4.
砷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麦草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植物修复材料。为探究砷(As)胁迫下黑麦草的根系形态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特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00mg·kg~(-1) As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一年生黑麦草(L.multiflorum)的根系形态和营养元素吸收情况,并分别对As吸收与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受抑制程度更加明显,分别降低47.6%和46.8%;多年生黑麦草根系As吸收能力是一年生黑麦草的1.2倍。As胁迫促进两种黑麦草根系对N、P、K、Mn元素的吸收,二者相比,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N、P、K三种大量元素受影响更大,而一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微量元素Mn受影响更大。总体上看,多年生黑麦草的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能力对As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5.
7.
8.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个砷(As)浓度处理(10、100 mg·kg-1)对海滨雀稗5个部位[茎、新叶、老叶、粗根(D>0.5 mm)、细根(D<0.5 mm)]生长及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s处理下,海滨雀稗各部位生长均表现为抑制,各部位的耐受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茎,表现出了低耐高不耐的特点,粗根在不同浓度下均表现出了较耐的特点;海滨雀稗各部位As含量表现为细根>粗根>茎>新叶>老叶,且差异显著;根系对As胁迫的响应体现在粗根生长受到促进,细根生长受到抑制,即随着As浓度的增加,D>0.5 mm径级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所占比例逐渐升高,D<0.5 mm径级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0.
11.
12.
桑树根的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剪伐方式的桑树根系分泌物对桑树抗病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以氨基酸为主的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在桑苗茎叶切除后的根分泌物中,除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外,几乎所有氨基酸的含量都增加,这种倾向在切除20d内明显,至40d后差异基本消失。将桑苗地的健全根、衰弱根和患病根根际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健全根的根际微生物相是细菌型的,但随着根系的衰弱与病变,逐渐由细菌型转向真菌型。分析认为,茎叶切除后根的氨基酸的分泌量增加是由于根毛死亡而释放出来的。根的分泌物有利于真菌孢子的发芽和菌丝的生长发育,促进了病菌对根系的侵入。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玉米专用菌肥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前期筛选出的优良根际促生菌株,研制玉米专用菌肥,进行大田试验,测定其替代部分化肥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优良促生菌研制的玉米专用菌肥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94标准。菌肥替代15%~30%化肥的玉米叶片数及植物产量与当地高产栽培方式最佳施肥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替代15%化肥的玉米生长特性(株高、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产量、植物产量等)与当地高产栽培方式最佳施肥量差异不显著,且个别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替代30%化肥除在植物产量与最佳施肥量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专用菌肥替代15%~30%化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其直接经济效益分别为416.4和1058.4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罗汉果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处理罗汉果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罗汉果幼苗茎叶、根系质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逐渐减小,在40 mmol/L以上盐胁迫下茎叶鲜质量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Fo逐渐升高,Fm、Fv/Fo和Fv/Fm都逐渐减小,Fv"/Fm"和qP先增加后减小,qN逐渐升高,罗汉果幼苗的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Ⅱ)逐渐下降,尤其在120 mmol/L处理组罗汉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变化明显。综上可知,40 mmol/L以上盐胁迫对其生长特性、植株光合作用影响较大,120 mmol/L以上盐胁迫则严重抑制了罗汉果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研究其对猪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SS)动态分泌模式及特征的影响.选取体重为(53.0±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1/2,公猪已阉割),分别饲喂添加0、100 mg/kg NMDA的日粮,猪体重接近90 kg时结束试验,分析猪的生长性能并测定GH和SS.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100 mg/kg的NMDA,猪的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GH分泌的总体水平、基线水平和峰强度显著提高(P<0.05).从性别角度而言,阉公猪GH分泌总体水平增加36.91%(P<0.05);基线水平提高了55.69%(P<0.05);母猪GH分泌总体水平提高了45.95%(P<0.05);基线水平提高了50.10%(P<0.05).100 mg/kg NMDA组阉公猪与母猪SS的分泌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添加100 mg/kg的NMDA可以促进猪的生长、提高猪GH的分泌水平,使GH分泌表现出较强的脉冲分泌规律;而NMDA对SS的分泌模式和分泌水平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致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正效应和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的负效应;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系对种间互作的响应能力不同,细根比粗根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苹果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提高,而白三叶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则降低;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径级根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比例产生了明显影响,苹果粗根和细根均有下移的趋势,细根下移的趋势更明显,而白三叶细根分布有上移的趋势,粗根则无明显变化。总之,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垂直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径级根生长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莫索湾地区2种土壤类型(风沙土和灰漠土)中的优势短命植物生物量、养分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土壤因子进行测定,阐明短命植物对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及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土壤的pH值、速效钾(Soil available potassium,SAK)含量等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灰漠土中植物总生物量(Total biomass,TB)、全氮(Plant total nitrogen,PTN)含量、N∶P等显著高于风沙土中植物(P<0.05);灰漠土中植物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Actu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Φ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Apparent electron transfer rate,rETR)极显著高于风沙土中植物(P<0.01);土壤与植物各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土壤SAK与植物TB、最大荧光(Maximum fluorescence,Fm)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T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不同土壤对短命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灰漠土为短命植物生长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猪场周围环境中砷含量及迁移规律,对广东省5个典型猪场周围的土壤、植物、水和鱼的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砷均未超标,但含量有升高趋势;植物中的蔬菜砷超标率为100%,其中67%为重污染;水中的砷超标率为66%,为轻污染;鱼肉中砷的检出率为100%,其中超标率为67%。说明猪场周围环境中砷污染严重,且从环境向生物体富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