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揭示不同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m)种质形态学特征多样性和变异程度,确定适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斑茅种质,本研究对斑茅种质资源的11个形态学特征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斑茅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茎粗变异幅度最大,变异范围为8.86~37.36 mm,变异系数高达49.66%;其次为旗叶长和倒二叶宽,两者变异系数分别为45.10%和44.20%。(2)斑茅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斑茅种质的株高越高,茎秆越粗壮,茎节数越多,花序数量越多,反之亦然。(3)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斑茅种质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源自不同地区的斑茅材料,形态相似的材料基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8份江西不同来源的金沙柚及其近缘柚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1对引物中筛选了26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基因92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54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为53.68%。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8个不等。 NTSYS 软件分析,8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为0.729~0. 92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材料可以被划分为金兰柚和沙田柚两个组。结果表明,金沙柚与其近缘柚类亲缘关系较近,但近缘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为金沙柚的种质保存、育种和生产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粱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高粱蚜是高粱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利用植物的固有抗性是防治害虫的最有效途径。经多年杂交选育获得1个对高粱蚜免疫的高粱品种“河农16”,用其作亲本与感蚜品系“千三”进行杂交,对亲本、F1、F2抗蚜性鉴定表明,“河农16”和F1对蚜虫表现高抗,F2抗感分离符合3∶1,该抗蚜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表现出显性遗传。用已定位到连锁群上的微卫星标记和分离群体分析法,对抗蚜基因进行了连锁分析,发现1个与抗蚜基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SSR标记),与抗蚜基因的遗传距离为8.7 cM。该标记位于第9连锁群上,因而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9连锁群。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选择26份本土资源和54份国外引进种质进行表型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叶宽、株高和绿度3个表型性状存在一定变异,但仍有部分种质差异不显著,仅利用表型性状很难进行准确的种质鉴定。采用40对SSR引物序列筛选出多态性扩增效果好的16对引物,对80份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27条带。SSR标记数据显示,16对引物共检测到12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96.8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4和0.52。遗传相关系数和聚类、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80份草地早熟禾种质可分为两大类7个亚类。结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结果,构建了80份草地早熟禾种质的字符串、条形码和二维码分子身份证,可为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的鉴定、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老芒麦(E.sibiricus)是青藏高原高寒区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草种,由于生态适应性变异,在对一些野生种质资源鉴定中,二者常易混淆。为了区别鉴定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本研究结合细胞学鉴定,利用不同来源的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种质材料,对源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42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小麦EST SSR引物Xcwem38c在垂穗披碱草中的多态性标记可以有效区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标记对不同耐盐紫花苜蓿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耐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对耐盐紫花苜蓿品种改良,本试验筛选出9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对10份耐盐、敏盐材料进行SSR多态性分析。并利用MEGA6.0软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紫花苜蓿品种中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7.1%~71.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观察数与等位基因观察数的比为0.680~0.890;平均杂合度为0.759~0.828;平均香农指数为1.753~1.9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35~0.811;遗传分化系数为0.100。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大小排序,排列顺序为: "巨能" > "骑士T" > "巨能7号" > "Asi" > "兴平" > "阿迪娜" > "秘鲁" > "抗旱15" > "草原3号" > "国产苜蓿";利用MEGA6.0软件对Nei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知:5份敏盐材料始终聚为一类;"巨能"与"巨能7号"聚为一类;"阿迪娜"和"抗旱15"又聚为一类,说明他们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14对SSR引物对四川省89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分析种质资源间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共扩增出迁移率不同的条带65条,多态性条带6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100%;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将89份桑树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群体,4个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552 0~0.599 8之间,总体为0.657 7;基因多样度在0.554 8~0.600 3之间,总体为0.579 0;等位基因数目在66~76个之间,总体为134个;等位基因丰富度在3.327 2~3.549 1之间,总体为3.983 1;遗传多样性主要来源于品种内,属中等偏高水平;14对SSR引物位点的总基因多样度Ht在0.291~0.931之间,整体为0.699;Nei’s种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287~0.910,整体为0.662;种群间基因多样度为0.003~0.098,整体为0.037;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08~0.047,整体为0.053;基因流为2.901~62.000,整体为8.934,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群体间分化程度低,基因流大。UPGMA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大致相同,2种分析结果都显示分群无地理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145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从200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的20对核心引物,通过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分析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应用基因型编码方法构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等位基因(Na)117个和带型(基因型)231个,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等位基因(Na)5.9个,扩增基因型为11.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03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88。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成功构建了145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实现不同种质的有效区分。研究结果提高了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利用效率,同时为火龙果的品种鉴定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53份秋子梨种质为试材,利用位于梨基因组17条染色体上多态性好的17对SSR荧光引物构建秋子梨种质分子身份证,建立每份种质的条形码标识,并探讨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17对SSR引物在53份秋子梨材料中共检测到26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5.7个;NAUpy45b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23个,NAUpy54b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10个;所有引物的香农信息指数平均为2.311,其中NAUpy45b的香农信息指数最高,为2.673;NAUpy54b的香农信息指数最低,为1.672。聚类分析53份秋子梨可以划分成2个组,与地理相关;长白山及小兴安岭的秋子梨野生资源单独聚类,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热梨和白八里香为同物异名品种。SSR标记可以区分梨的芽变品种,可用于梨种质资源鉴别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11.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RFLP、RAPD、AFLP、SSR等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含义、原理和特点,主要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各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并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R分析中国北方野生黄花苜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内蒙古、新疆两地15个野生黄花苜蓿种群的15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多态位点1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97.04%;15个野生黄花苜蓿种群遗传距离在0.0329~0.2840之间,遗传距离差异较大,说明野生黄花苜蓿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高;UPGMA聚类结果表明,全部内蒙古居群个体与新疆居群个体明显分开,但两大居群中的不同种群个体并未完全聚在一起,呈相互渗透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RFLP,微卫星DNA,小卫星DNA,RAPD,AFLP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并对分子标记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缕草属植物种间杂交获得的19个组合34个后代的形态变异和杂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后代在10个外部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杂交后代的外部性状与母本或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形态特征34个后代中有30个后代初步被鉴定为真杂种;SRAP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34个杂交后代均具有父本的特异性DNA片段,全部被鉴定为真杂种。本研究中的结缕草属植物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为杂交后代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72份猕猴桃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以期为猕猴桃分子标记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的6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供试材料,均为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出7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基因数9-17个,平均每个SSR条带能检测到11.7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在0.792-0.904之间,平均为0.828;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29-0.329,平均遗传距离为0.17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087的水平上可分为六大类,其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桑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的定义和各自优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桑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DNA标记与动物分子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特点和产生的理论机制。阐述了基于DNA标记找且分子育种的应用策略,对各应用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生产力回顾,同时指出了分子育种中尚存在的总理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香蕉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20份香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型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3组分别是香牙蕉组、粉蕉组和大蕉组,香牙蕉组因假茎的高度差异,进一步细分成3个亚组。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在这些品种中共产生525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08个多态性条带,产物片段大小在99bp到360bp之间。利用Jaccard系数评估了品种间的相似性,这些香蕉品种的相似性数值在0.48到1之间。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组分别是香牙蕉组、粉蕉组和大蕉组,其中香牙蕉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本研究所用的13对SSR引物不能将所有材料区分开。【结论】香蕉种质资源丰富,同一组内部分材料间遗传相似性非常高,对其进行分类需将形态特征和分子标记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异花授粉植物,自交则衰退,品种内个体间基因型杂合,因此品种鉴定的难度较大。本文以苜蓿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为材料,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和鉴定供试苜蓿品种。结果表明: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PCR产物分离可以避免非特异带的出现,降低了实验误差;在品种鉴定方面,AFca1位点片段大小为148 bp的等位基因在龙牧系列品种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可作为品种区别的依据;在其它品种之间或与杂花苜蓿品种之间,多数的SSR位点有基本相同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品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而大部分品种之间频率的差异很小,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即仅靠有限的SSR位点很难区别供试苜蓿品种;通过某些品种特有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与其它品种之间的差异作为鉴定的依据进行探索研究,或许能真正将某些苜蓿品种与其它品种区别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