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研究项目的要求,探讨了中国1∶100万土壤元数据库标准与土壤元数据,土壤名称分类编码系统;对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库建立以及与其关联的典型剖面数据库选取,土壤属性数据库设计,数据标准与规范以及空间数据库精度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土壤地理数据库的设计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土壤保持局提供的关于土系及土壤制图单元的信息,已输入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涉及到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及对实施方案的评价。该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它将提供关于土壤侵蚀、土壤管理研究及土地税收预估评价的信息。土壤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结果用以建立关系型数据模型,所得数据库是不受新的异态所约束,同时,又可以保存属性间所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关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效举  史成华  龚子同 《土壤》1994,26(4):175-178
本文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前次方案”的特点阐述了它在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与规划、农业技术转让以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MapInfo的土壤质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土壤质量数据库设计的整个过程,提出了FoxPro底层数据库和MapInfo空间属性文件相结合的数据集成和管理模式,并在VB编程环境下嵌入Mapx控件,实现二者之间信息的访问和维护。  相似文献   

7.
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通过分析人工免疫模型中二进制编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DNA编码对其进行改进,构造一种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利用该模型对东莞赤红壤现代农业试验区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将试验区土壤质量分为4等,根据实地抽样对照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时与实际相符,并具有稳定、结果可靠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在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时,对于具有空间特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多指标的对象难以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砖红壤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志诚  赵文君 《土壤》1999,31(2):90-96
本文根据14个砖红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对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逐一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这些砖红壤因其成土因素差异,具有不同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分别归属于铁铝土,富铁土及雏形土三个土纲。  相似文献   

9.
10.
土壤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叙述了土壤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建立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系统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地理数据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章明奎  厉仁安 《土壤》1999,31(4):190-196
本文应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探讨了浙江省平原旱地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比较了土壤系统分类和发生了分类和发生分类对本区土壤划分的异同,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钱国平  曹树钦 《土壤学报》1992,29(3):318-327
本文研究了皖南山地主要土壤的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富铝化特征明显,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特征有差异。海拔600-700m以下的土壤,B层颜色以红棕色和亮红棕色(5YR5/6-5/8)为主,粉砂/粘粒值小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小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多小于2.4。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低,表层HA/FA小于0.35。该类土壤定为黄红壤(红壤土类中的一个亚类)。海拔600-700m以上的土壤,B层颜色以黄色(2.5Y8/6)和亮黄棕色(10YR6/6-6/8)为主,粉砂/粘粒值大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大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一般大于2.3。粘粒矿物以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并有较多的三水铝石出现。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高,表层HA/FA值0.35-0.75。该类土壤定为黄壤。从粘粒矿物组成和SiO2/Al2O3,判断,皖南山地上部不存在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土壤垂直带谱主要由黄红壤和黄壤构成。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土壤发生分类类型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海南岛 2 3 7个土壤剖面 ,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逐一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 ,阐述按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 2 8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该岛土壤分类系统建议 ;并讨论了该岛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具体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以土壤系统分类为基础,进行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比较,讨论并列表举出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  相似文献   

15.
唐万龙 Mi.  CV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15-18,35
在俄亥俄州的中部Darby Creek流域,用ADAPT模型预测1991-1995年每日的径流数量和质量。ADAPT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来源于MUUF(MapUnit UseFile)其它参数来源于ADAPT的辅助模型。辅助模型的输入数据和参数来源于公开出版物和历史气象资料等。研究目的之一是基于两种不同尺度的土壤数据库STATSGO和MUR,比较ADAPT模型在预报一个水流域的水、泥沙、养分负载的流  相似文献   

16.
吴霞  王琛  王长军 《土壤通报》2017,(3):540-54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数据库、GIS等技术手段加快土壤科学研究进展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宁夏土壤科学在近7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和丰富的研究资料,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宁夏土壤数据库尚未建立。本文在收集整理宁夏土壤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宁夏土壤数据库,数据库采用三层网络结构的B/S模型进行设计,分别为客户端浏览器、中间应用服务器和底层数据库服务器,其中客户端采用了基于Silverlight的富客户端技术,增强了数据库的访问和交互效果。运行试验结果显示,数据库界面友好、响应灵敏、操作便捷且稳定性高,可向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基层农技部门等提供宁夏土壤数据资料的访问查询、统计计算、空间分析等功能,基本满足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省域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元数据三部分。自主研发的土壤界线自动识别和半自动识别技术的采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图数字化的精度与效率;土壤数据库标准的制定保证了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有序;参考地形图、遥感影像等信息,对土壤图图面错误进行了拓扑学和土壤学修正,解决了原图中存在的土壤界线遗漏、界线不连续、图斑注记缺失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土壤图的质量;对县、区土壤普查分类、省普查汇总分类及国家标准分类的归属关系进行了整理,解决了原普查成果存在的"同土异名"和"异土同名"问题。建立的浙江省土壤空间数据库共划分156 581个土壤图斑,搜集整理土壤剖面2 677个,实现了全省土壤图的无缝拼接、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浙江省"数字土壤"的基础。此外,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改进的方向,期望在完善浙江省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同时,也为其他省区的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构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数字土壤”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字土壤"的渊源、定义、功能以及如何建设我国的"数字土壤"进行了讨论。"数字土壤"渊源于"数字地球",是土壤学科发展的产物、是土壤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行土壤科学研究的现代技术体系;"数字土壤"具有管理与提供土壤科学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制作士壤专题图、指导土壤调查、查询与传播土壤信息、构建运用模型、土壤质量预警等功能;历史土壤调查资料是研制我国"数字土壤"的骨干材料;中国需要同时研制不同精度的"数字土壤";"联合共建",是建设我国"数字土壤"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递函数的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的填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光中  杨银华  吴彬  李山泉 《土壤》2019,51(5):1036-1041
数据缺失在土壤调查研究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理不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土壤转换函数(pedotransfer functions,PTFs)是简单、快速、大批量填补土壤数据库缺失信息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分析和厘定我国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特征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也亟待规范。本文对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库进行分析,探讨该数据库的数据缺失特征,并对数据缺失严重的土壤属性进行预测,以期为今后的土壤数据库缺失数据填补工作提供参考。总体来看,质地(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是土壤普查中最基础的调查项目,这些土壤属性信息的完整性最好。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数据有一定的缺失。碱解氮、容重、砾石含量、各种类型氧化铁数据缺失严重。在填补缺失数据时,建议首先考虑模型的稳定性,尽量使用那些相对稳定且数据完整性好的土壤属性来预测缺失数据。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库基本都缺少空间属性信息,在填补缺失数据时最好采用简单而相对稳定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的土壤传递函数可以较好地实现容重、碱解氮和部分阳离子交换量缺失数据的填补工作。尽管如此,由于部分土壤属性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应用传递函数时要注意数据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与制图表达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1999,31(2):64-69
简单回顾国内外土壤基层分类的历史,提出概述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和其制图表达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