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汉沽区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创名牌,扩大规模性生产,发展配套深加工企业,不但保证了结构调整顺利进行,而且也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油所)建于1960年,主要以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及其他特种油料为研究对象,设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功能基因组、基因工程、栽培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保护、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品质化学分析、质量监测和产品加工10多个学科专业,是我国从事油料作  相似文献   

4.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要不断地调整品种结构和品质结 构,形成自身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完备的生产配套体系,形成 以长盛不衰的特色产品为支撑的区域特色新格局。在“十 五”期间要以提升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 心,全力以赴打好3个硬仗:一是打好草畜业快速增长的硬 仗,促进产业规模扩张;二是继续发展“品质、品牌、品 种、效益”农业,打好品牌和龙头企业建设的硬仗,增强产  相似文献   

5.
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收集,鉴定,评价,利用取得进展的回顾,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7.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疆的区域资源优势和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合理安排棉花生产布局;建好棉种繁育基地;建立科学施肥体系;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综合防治;大力开展棉花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11.
宋宇 《农业考古》2020,(1):123-131
油脂分为动物脂肪与植物油脂,油脂不仅是人类的主要营养品和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人类很早就利用油脂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动物脂肪首先被广泛应用于烹饪、照明、润滑、仪式活动、艺术等方面。汉代以来,随着油料作物的广泛种植,植物油品种不断增多,生活用油更加多元化。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油料作物的栽培,在榨油工具方面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元化的生产技艺,油脂的应用也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梳理并总结目前古代油脂研究的成果,对减少油料进口、实现粮食供给安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对蛋白质组学在花生、大豆、油菜、向日葵、棉籽、芝麻、橄榄、蓖麻等常见油料作物器官与组织、亚细胞、响应逆境及其他条件下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油料作物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生命活动规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产业变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几年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国内粮油安全受到威胁。分析得知,近10a,国内大豆、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的产量增加并不明显,4种油料年均产量为5000万t,即便全部压榨为食用油,也不能满足国内植物油的需求。2000—2009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在1150万~1600万hm2之间波动,总体呈递减趋势,依靠扩大传统油料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的空间十分有限。1990—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和人均植物油消费增加了近3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06年美国和欧盟人均食用植物油相当于2009年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的1.80倍和1.95倍。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植物油量比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高。中国植物油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04%,低于中国GDP(8%)的增长率。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主要以油籽进口为主,植物油次之,中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转基因大豆油的进口将会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油料作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它们分别为大豆、油菜、胡麻、向日葵及红花。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大小、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同一科植物在花粉粒的主要性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我国“七五”、“八五”、“九五”期间 ,对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玉米、谷子、黍稷、高粱、蚕豆、豌豆、绿豆、小豆、豇豆和普通菜豆等 15种粮食作物近 10万份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 ;总结了各种作物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变异范围 ;分析了一些水稻材料的糊化温度和胶稠度 ,一些小麦材料的沉淀值、硬度和容重 ,一些大麦材料的无蛋白提取物和糖化力 ,燕麦的油酸和亚油酸 ,荞麦的维生素E和PP ,玉米的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 ,谷子的维生素B1、B2 和E ,高粱的鞣酸等的变异范围。结果表明 ,各种作物各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范围都很大。利用现有种质资源选育优质品种 ,对发展名特优食品潜力很大。还列举了不同用途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1985和2000年的油菜、大豆和花生的成本收益数据为资料,分析了3种油料作物的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85年到2000年,3种油料作物的成本的年递增率均超过10%,超过各自产值的年递增率,致使3种作物的纯收益呈下降趋势,3种作物成本的增加是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所致;2000年3种油料作物中花生因其单产和价格高而效益最好,油菜尽管单产较高,但由于其价格较低、生产成本高而效益最差,大豆尽管生产成本低,但由于单产低而效益较差。要提高油料作物的效益,油菜关键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通过推广省工栽培技术降低活劳动成本,大豆则主要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分析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建立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对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立国家热带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预测四川油料作物的产量以保障市场供给,根据2001—2015年四川油料作物单产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通过残差、级比偏差、关联度、后验差检测及模拟数据检查对模型的合理性和精度进行误差检验,并应用模型预测未来3年四川油料作物的单产。结果表明:P~0=98.22%90%、ρ(avg)=4.52%10%、r=0.97760.6、P=1,F=1.1141F_(0.05)=19.00,由此可见,灰色系统理论GM(1,1)适用于油料作物单产预测,并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得出,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油料作物单产分别为162.25kg/667m~2、164.71kg/667m~2和167.22kg/667m~2,与2015年相比,分别上涨2.70%、4.26%和5.84%。  相似文献   

19.
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棉北粮”为基本出发点,从南北疆的基本情况和粮棉分布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了目前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武威市油料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油料产业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对于河西走廊油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