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证实刺楸炭疽病的病原是由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 引起,其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同时还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其无性和有性世代。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25℃条件下,4h开始萌发,14h达到萌发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6种不同营养液中,分生孢子萌发情况不同。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4.
5.
6.
7.
8.
9.
刺楸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刘盛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68-72
试验取材于安徽琅琊山天然林内五株刺楸[Kalopanarseptemlobus(Thunb.)Koidz]成龄树木。研究结果表明:1)刺楸纤维形态特征符合造纸原料要求;2)纤组长度自髓心向外,开始迅速增加,17年后增加缓慢,20年后保持相对稳定;3)纤维长度沿树干主轴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3.3m处最长,然后又变短;4)纤维弦向直径、长宽比、壁腔比径向变化与纤维长度径向变异模式相似。 相似文献
10.
珍稀树种刺楸构造与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产自安徽琅琊山森林公园的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生长性状,木材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刺楸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有推广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麦和无融合生殖小麦草杂交后代(BC_2F_2)的生物学特性及根尖染色体数目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 (Triticum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小麦草 (Elymusrectisetus)的杂种后代 (BC2 F2 )生物学特性和根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 ,BC2 F2 的生物学特性处于小麦和小麦草之间 ,但更趋向于小麦 ,这是由于杂交后代经 2次回交所致。根尖染色体检查发现 ,BC2 F2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 1个很大的变异范围 ,从 2 9条到 6 9条不等 ,但大部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42条。杂种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一方面与远缘杂交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与无融合生殖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毛竹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竹种,具有生长快、伐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竹产业在祁门县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毛竹生物学特性,结合多年毛竹营造实践经验,阐述了毛竹造林选地、整地、季节、方法及幼林抚育等技术;分析了祁门县现有毛竹林低产的原因,介绍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措施,包括改善竹林环境与调整竹林结构2个方面,以期指导毛竹栽培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努力把毛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滴灌带在使用中对水质的影响。[方法]从总有机碳(TOC)迁移及其生物毒性效应2个方面研究3种市售滴灌带TOC连续3个72 h周期的释放规律和72 h浸泡液对玉米、黄瓜、小白菜种子的根芽抑制效应及其发光菌综合毒性。[结果]3种滴灌带浸泡液TOC含量较空白有明显增加,其中1#、3#管增加量分别为1.99和4.26 mg/L,超过相关标准中TOC增加量1 mg/L的上限,且不同种类的PE滴灌带向水中迁移TOC的量和迁移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但总体表现为前期迁移速度较快,迁移量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3种滴灌带浸泡液对玉米、小白菜、黄瓜种子的生根发芽率及芽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只对小白菜种子根的生长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3种水样对发光菌发光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和3#水样发光菌毒性分别相当于0.03、0.08 mg/L的HgC l2溶液,毒性规律和TOC含量测试所表现的规律相同。[结论]为促进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主棒孢霉对橡胶树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 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 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