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蔗糖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8-HQ(杀菌剂)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蔗糖浓度、不同处理方式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蔗糖预处理还是瓶插处理,对百合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花苞直径的增长和切花鲜重的增加,尤其是蔗糖5g·L-1以上的瓶插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瓣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切花花苞直径的增长.综合瓶插寿命、花苞直径及切花鲜重等指标来看,蔗糖的瓶插处理保鲜效果好于蔗糖预处理;但蔗糖的瓶插处理尤其是高浓度处理,会加速叶片的黄化,导致切花叶片观赏质量下降,这可能与切花叶片中糖类物质的过度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化学药剂预处理对小苍兰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研究了STS、BA、8-HQ、蔗糖等化学药剂不同配方对小苍兰切花预处理的保鲜效果。对预处理的切花经置于鲜花专用箱内模拟贮运24小时后,取出于自来水中瓶插,观测其鲜重变化、瓶插寿命、单朵花期以及开花率。结果表明,处理E(BA1.0Mm 8-HQ250mg/L 蔗糖10%),能明显提高小苍兰切花的瓶插品质其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切花的物理保鲜技术进行探索,该文在南京农业大学花卉生理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超声波(UW)及超声波复合保鲜剂(UW PS)2种预处理方法对菊花'绿皇后'(Dendranthema morifolium 'Lvhuanghou')切花干、湿藏过程中花枝鲜重、最大花径以及贮藏后观赏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组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切花的鲜重增加,促进了花径的增加,维持了良好的观赏品质,延长了瓶插寿命,且UW PS的处理效果优于UW,表现了UW和PS的加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前处理对切花月季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浓度CaCl2、B9和采前小同天数叶面喷施对月季切花-萨曼莎的正交组合处理,筛选出可使该切花瓶插寿命由5.5d延长到8.0d的最佳采前处理为0.1%CaCl2+300mg/L B9,于采前10d喷施.瓶插期生理指标测定显示,含Ca^2+处理液能增大月季切花的干鲜比,是延长切花瓶插寿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切花保鲜的关键技术是降低水分的散失和防止营养的亏缺。以月季为材料,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研究CaCl2对月季切花的形态影响。测量了切花月季的有关外观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Cl2对切花月季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可延长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增加切花鲜重,增大开放花径,增加切花的吸水量。所有处理都比对照的保鲜效果要好,处理中以2?Cl2+2%蔗糖+500 mg/L柠檬酸的溶液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银线绣红袍’(Paeonia lactiflora ‘Yinxian Xiuhongpao’)芍药切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贮藏以及不同预处理液处理的情况下,‘银线绣红袍’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芍药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贮藏初期活性较高,后期活性迅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鲤鱼山野生观赏植物及其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鲤鱼山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研究分析,结合株型、开花、花色、花序、花期等观赏特点,从中筛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野生观赏植物31种,隶属于19科,31属,依据其在园艺上的用途分为花灌木、草本花卉和垂直绿化植物三类。该文着重介绍了鲤鱼山野生观赏植物最佳观赏期、季相、观赏部位等应用要素;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园林用途和配置形式,这31种野生观赏植物用途广、观赏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可为城市的绿化美化提供适宜的乡土野生观赏植物,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可为培育花卉新品种提供育种材料。作者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ABA和蔗糖预处理对‘索邦’百合切花保鲜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ABA以及ABA和蔗糖预处理对‘索邦’百合切花的瓶插寿命、花径、叶色、鲜质量变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8-HQ预处理提高了切花鲜质量,在8-HQ基础上低浓度ABA的添加延长了切花瓶插寿命、增大花径,但效果不显著,并且还抑制切花鲜质量的增加。8-HQ和蔗糖预处理延长切花寿命,提高切花鲜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切花叶片黄化。在8-HQ和蔗糖配方的基础上较低浓度的ABA添加处理,对切花瓶插寿命并无显著影响,但延迟了切花的开放,增加了切花鲜质量,还可部分缓解蔗糖预处理所引起的叶片黄化,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高浓度的ABA添加预处理显著缩短切花寿命,降低了切花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
Xylem sap from woody species in the wet/dry tropics of northern Australia was analyzed for N compounds. At the peak of the dry season, arginine was the main N compound in sap of most species of woodlands and deciduous monsoon forest. In the wet season, a marked change occurred with amides becoming the main sap N constituents of most species. Species from an evergreen monsoon forest, with a permanent water source, transported amides in the dry season. In the dry season, nitrate accounted for 7 and 12% of total xylem sap N in species of deciduous and evergreen monsoon forests, respectively. In the wet season, the proportion of N present as nitrate increased to 22% in deciduous monsoon forest spec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 is taken up and assimilated mainly in the wet season and that this newly assimilated N is mostly transported as amide-N (woodland species, monsoon forest species) and nitrate (monsoon forest species). Arginine is the form in which stored N is remobilized and transported by woodland and deciduous monsoon forest species in the dry season. Several proteins, which may represent bark storage proteins, were detected in inner bark tissue from a range of trees in the dry season, indicating that, although N uptake appears to be limited in the dry season, the many tree and shrub species that produce flowers, fruit or leaves in the dry season use stored N to support growth. Nitrog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ied specie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trop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在浙江省湿地调查时发现的2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龙胆科(Gentianaceae)小莕菜(Nymphoides coreanum)和菊科(Compositae)加拿大苍耳(Xanthium canadense).其中,小莕菜是浙江省新地理分布种,加拿大苍耳是中国新归化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牡丹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牡丹在花期调控技术、延长花期、扩繁技术、鲜切花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牡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5种保鲜剂对非洲菊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洲菊红色系“大臣”品种为试验材料,用由蔗糖8、-HQ(8-羟基喹啉)、柠檬酸等配制的不同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进行处理,观察对其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保鲜剂处理中,以3%蔗糖 250 mg/L8-HQ 200 mg/L硫酸铝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增大切花开放度,增加鲜重,花色鲜亮,花梗坚韧,可显著延长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提高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4种含有不同杀菌剂的预处液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各预处液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紫罗兰切花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和花径,促进开花,维持水分平衡和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延缓MDA的产生,维持花瓣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其中以1.5%S(蔗糖)+0.15μmol/L STS+300 mg/L 8-HQ+20 mL/L NaClO的预处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对澳大利亚引进的9个澳蜡花栽培种在重庆地区的物候、植株生长量、耐热性、抗寒性及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其在重庆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普罗旺斯”、“经典粉”、“马勒”3个品种在重庆地区适应性最强,可作鲜切花和花坛绿化栽培。“迷你白”、“小白蜡”、“紫罗兰”及“舞后”4个品种适应性次之,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防病防虫。“蜡花粉”、“斯特林”2个品种由于生长非常缓慢,不适于在重庆地区进行商品化栽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制定了切花产品质量等级的标准,急需尽快制定相关的切花产品包装、运输、储藏等方面的配套标准,以完善我国花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花卉尤其是切花产品质量相关标准的采用状况;通过对北京、广州、昆明等城市的重点花卉企业和花卉市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我国切花产品包装、运输、储藏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主要切花产品包装、运输、储藏国家标准的制定的程序、要求、依据及意义;并为我国花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子苗砧、切接等4种方法开展核桃大田嫁接育苗试验表明:4种方法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子苗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1%.同时采用切接方法于不同时期开展核桃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在建始县低山区以3月中、下旬为最佳嫁接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不同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报道了几种不同质量浓度硝酸银、柠檬酸、蔗糖组成的保鲜剂配方在非洲菊切花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保鲜的最佳配方。通过各种指标综合评定,以50 mg/L硝酸银 150 mg/L柠檬酸 50 g/L蔗糖对切花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几种保鲜液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4种不同保鲜液对菊花切花进行处理,研究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选择适合的保鲜液,不但能延长菊花切花的瓶插寿命,而且能促使切花增大花径,提高切花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合舞毒蛾标本的保存和DNA提取方法,分析舞毒蛾标本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方式对基因序列扩增的影响。[方法]利用SDS法、磁珠法以及E.Z.N.A.TM昆虫DNA提取试剂盒3种方法对舞毒蛾新鲜样本、干燥成虫标本和福尔马幼虫林标本进行DNA提取,并对3种方法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分析比较。利用1956年至1996年收集的舞毒蛾干燥成虫标本和福尔马林幼虫标本分析并比较保存时间和保存方式对15对COI基因(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引物(目的片段长度为216 bp^977 bp)扩增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DS法和磁珠法相比,E.Z.N.A.TM昆虫DNA提取试剂盒对舞毒蛾3种标本的DNA提取效果最好,提取过程中未对标本DNA产生额外损伤。标本保存时间越久扩增长序列目的片段的成功率越低,福尔马林幼虫标本总体扩增成功率比干燥成虫标本的略高。[结论]E.Z.N.A.TM昆虫DNA提取试剂盒更适合舞毒蛾新鲜样本、干燥成虫标本和福尔马林幼虫标本的DNA提取。舞毒蛾标本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方式均会对基因序列扩增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鲜叶和贮存1年的干燥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鲜叶中的成分鉴定了31种,干叶中的成分鉴定了23种,共有成分15种。与鲜叶比较,干叶中含量减少的成分是:2,7-二甲基-3-辛烯-5-炔(51.88%,15.29%,前者为鲜叶中的量,后者为干叶中的量,下同)、1-柠檬烯(1.65%,1.13%)、α-异松油烯(0.92%,0.58%)、3,7-二甲基-甲基酯-2,6-辛二烯酸(2.88%,0.50%)、α-长叶蒎烯(1.91%,1.46%)、α-雪松醇(12.69%,10.81%),含量增加的成分是:β-侧柏酮(1.01%,1.98%)、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0.22%,2.83%)、β-香茅醇(0.22%,10.83%)、乙酸香桧酯(4.37%,39.83%),新疆圆柏鲜叶和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差异甚大,但是特征成分种类基本一致,随着叶的干燥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