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引进了丰顺二号等11个鲜食番茄新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出丰顺二号、皖粉三号、T粉017、向阳等一批在我省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鲜食番茄品种,其中丰顺二号、皖粉三号等品种不但高产稳产,而且品质优,抗性强,可供进一步示范鉴定。  相似文献   

2.
对番茄褐斑病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的研究表明,温度与保湿时间对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carposaprum)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10℃时,病原菌潜育期达74h;当温度为25~30℃时,潜育期仅为6.0~8.0h。叶面保湿时间愈长,愈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叶面最少保湿时间为6h。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5~30℃,保湿时间24~48h。不同番茄品种对病菌的敏感性差异较显著,世纪、夏丰为高度感病品种,百果强丰和博爱15号为中抗品种,霸王、皖粉3号和皖粉4号为抗病品种。不同菌龄的H.carposaprum对番茄的致病性也有差异,菌株培养10d时的致病力较强,培养15d的致病力次之,培养5d和培养20d的菌株致病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皖粉三号番茄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越夏栽培对解决7~9月份的夏淡缺菜问题有重要意义。番茄定植缓苗后,开花结果正处于高温季节,越夏栽培对番茄品种要求较高。皖粉三号番茄适合越夏栽培,同时也适宜露地、冬春温室、大棚吊蔓长季节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现着重介绍其越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浙粉202、GBS-傲兰六号、中域·胜宝、中杂九号、中蔬6号5个市售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对不同品种的植株再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后期提供优良的基因工程番茄材料奠定基础。以不同品种番茄的7日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继而将其诱导分化成再生植株,对不同番茄品种在种子发芽率、愈伤组织形成率、分化率及生根率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发芽率、愈伤诱导及器官再生这三方面因素,中蔬6号番茄的再生效率较高,并将其初步确定为遗传转化受体用于后期药用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针对乌鲁木齐市设施秋延晚番茄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商品性和抗病性差、产量低等问题,结合当地番茄生产情况,选出欧盾、魁冠一号、红冠、佳红4号、佳粉18号和瑞冠番茄6个各方面表现较好的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番茄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并评价。试验表明:秋延晚番茄品种魁冠一号、红冠早熟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耐储运,适宜在乌鲁木齐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皖粉2号番茄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1.大果型矮秧番茄大果型矮秧番茄株形较小,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最适春秋季大棚等保护地内密植栽培。如皖粉1号、皖粉2号、皖红2号等。  相似文献   

8.
以浙粉202、GBS-傲兰六号、中域·胜宝、中杂九号、中蔬6号5个市售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对不同品种的植株再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后期提供优良的基因工程番茄材料奠定基础。笔者以不同品种番茄的7日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继而将其诱导分化成再生植株,对不同番茄品种在种子发芽率、愈伤组织形成率、分化率及生根率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发芽率、愈伤诱导及器官再生这三方面因素,中蔬6号番茄的再生效率较高,并将其初步确定为遗传转化受体用于后期药用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皖粉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获农业部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10.
番茄耐热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季自然高温 ,对引进的国内外 13份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调查不同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坐果率、产量、抗病性、品质等 ,筛选出太空 1号、中杂 9号、粉都女皇、朝研粉王 4个耐热番茄品种 ,可应用于番茄越夏栽培生产。并对番茄耐热品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栽培研究与技术应用,对鄂桑1号多倍体品种的产量和质量性状发挥提供了栽培技术依据,为实现良种良法奠定了技术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的15个甘薯品种(系)的观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品系18的盆栽观赏性综合表现最好,其加权关联度达到0.6632,品系2053、CL-7和桂粉1号次之。该观赏性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陆稻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陆稻种质资源的四大主要性状(植株性状、谷粒类型、产量性状和耐旱性)进行了系统考察、模糊隶属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评判出其优劣顺序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旱稻297号>旱稻2号>旱稻9号>旱稻95树村104号>旱稻8号>旱稻95树村9号>旱稻44号>IRAT104>陆稻604>87641>陆稻4号,筛选出5个优异种质资源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  相似文献   

1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福云58型 F_1代茶4个良种福云6号、7号、8号、10号及其亲本福鼎大白茶(♀)、云南大叶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云 F_1代品种都具有“互补酶”,其中福去8号、10号还出现双亲所没有的新谱带。在 POD 酶谱分型时,福云6号、8号、10号偏父本,福云7号介于双亲之间。经POD、EST2种同工酶酶谱的综合分析,认为福云 F_1代各品种酶谱较多地倾向父本的趋势,并与形态性状的表现相联系,是这些品种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选育优良杂种小麦品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1~2002年度杂种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对杂种小麦产量贡献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株高。在各参试组合中,以西杂5号表现最好,其次为2611/8727,西杂1号。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一种工艺 ,对 18份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进行酸渍对比试验 ,对酸渍成品的感官品质、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测定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统计分析酸渍成品的综合品质 ,根据综合评判结果筛选出适于酸渍的大白菜品种 4份 (小杂 6 1、东农 90 1、二牛心、哈白二号 ) ,并对其植物学性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夏定国  赵巧玲  裘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81-11482
[目的]探讨我国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现状。[方法]选20世纪70、80年代育成的15个春用家蚕品种,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再根据主成分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表明12个数量性状差异显著。12个数量性状简化为产量因子、净纤因子、解舒率因子、茧层率因子4个主成分。4个主成分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4.50%。聚类分析发现15个品种的正态标准差均方根距离取值在0.315~1.191,可划分为各具特点的3大类群。产量因子的整体趋势是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净纤因子是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解舒率因子是第2类群>第3类群>第1类群;茧层率因子是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结论]我国1970年以后育成的春用蚕品种多数性状相近。  相似文献   

18.
高产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育种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打破大豆蛋白质与产量的负相关性,育成我国蛋白质产量最高、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冀豆12号。研究分析了冀豆12号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方法与性状相关。结果表明:形态性状及生理性状的间接选择对蛋白质和产量的提高是有效的,单株分枝多、单荚粒数少、粒大、主茎荚数与分枝荚数比值较低、生殖生长期与全生育期比值小的后代蛋白质含量较高;生态鉴定与分子标记鉴定适于抗性与适应性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东油1号经济性状分析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分析东油1号产量构成因子,探讨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对东油1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构成、抗倒性与抗寒性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发挥东油1号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措施。[结果]东油1号的产量、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抗倒性与抗寒性均优于对照(苏油1号)。[结论]生产上应因种栽培,加强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利于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新疆桃实生优选单株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为新疆桃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田间调查及乙醇提取等方法,对新疆桃叶片的属性特征、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分析7个新疆桃优株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结果】 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属性特征中的叶形、叶尖形状、叶基形状有差异,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色均为绿色,叶缘形状均为钝锯齿状;毛桃3号的叶绿素总量最高,为3.75 mg/g,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形态特征有显著性的差异,叶面积排序为毛桃2号>毛桃3号>油桃2号>油桃1号>毛桃5号>毛桃4号>毛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不同优株达到的峰值的时间有差异,净光合速率排序为毛桃3号>毛桃4号>毛桃2号>油桃2号>毛桃5号>毛桃1号>油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日均值排序为毛桃2号>毛桃3号>毛桃4号>毛桃5号>油桃2号>毛桃1号>油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U字型”,日变化平均值排序为毛桃4号>毛桃5号>毛桃2号>毛桃3号>毛桃1号>油桃2号> 油桃1号。【结论】 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光合能力较强的是毛桃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