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由地震产生的新生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新生水土流失特征、新生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为有效防治新生水土流失、搞好灾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防治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某煤矿兼并重组项目为例,介绍了煤矿重组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项目水土流失类型、侵蚀强度、新增水土流失情况,探讨了水土流失治理分区及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体系,并提出水土流失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广布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分急迫和必要。对云南省坡耕地面积、分布、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全省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探索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以期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的成因,划分了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和预测时段。介绍了该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得出了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预测的结果。通过分析.揭示出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的危害,为其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朱丽  秦富仓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11-115,137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的成因,划分了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和预测时段。介绍了该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得出了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预测的结果。通过分析,揭示出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的危害,为其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全省水土流失状况,基于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全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趋势,明确了全省水土流失分布的主要区域,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壤两因子对于水土流失的贡献率,指出安徽省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和土壤类型,绘制了全省土壤侵蚀等值线图,估算了全省土壤侵蚀量。  相似文献   

7.
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和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类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日趋严重.首先分析了各种旅游活动及相关服务设施对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探讨了旅游活动强度及其对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模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风景区水土流失防治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乌梁素海东岸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5,2000和2011年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在GIS软件平台下计算了乌梁素海东岸上游地区各水土流失因子,最终得到3期水土流失强度并进行分级。定量地研究了水土流失强度面积的时空变化和各类型水土流失强度的动态转换,并运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5-2000,2000-2011年水土流失逐年加剧,27 a来微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17.43 km2,而强烈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389.23 km2。水土流失加剧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乌梁素海东部沿岸、中部农牧区以及风沙区,乌拉山、色尔腾山的水土流失已经逐步减弱。2011-2022年微度和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减少,强烈和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仍将扩大。通过研究乌梁素海东部上游水土流失强度的演变,可以更好地掌握区域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内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大田县为研究区域 ,建立水土流失数据库 ,分析了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地貌、道路缓冲区和居民点缓冲区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由分析可知 :自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 ,生产建设项目、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旱坡耕作加剧了本区的水土流失。介绍了水土流失成因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桑植县澧水源头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防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搞好源头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建设工期表现出的水土流失特征各不相同,且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和规律也不相同,充分体现了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于过去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可归纳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大,强度水土流失空间分布分散、时间集中性强、动态变化速度快,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显著,人为诱发水土流失突出。出现上述特征的原因可概括为:开发建设项目不同工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差异是强度水土流失面积波动的原因之一,经济开发和劳动力转型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农业经济林开发建设是导致林地水土流失比重大的原因之一。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的新措施和重点治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结合有关水土保持法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拟定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要求。[结果]提出了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水土保持工程等级,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轻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等。[结论]不同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该执行特定的防治标准等级、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级和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置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划定县级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指导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制定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方法]在参加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和完成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度和水土流失治理度等定量指标和江河源头、引水水源、基本农田等保护区的定性指标。[结果]利用GIS和RS技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按照定量指标,解译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了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图。利用定性指标,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适当概化的原则,对划分成果进行了归类修正。以地貌类型为主线,并参照水土保持功能,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分类和命名。[结论]陕西省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6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计12个大片区,是编制《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规范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也为市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占密云水库以上集水流域面积31%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阐述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北京市山区坡面径流小区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山区非点源污染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分析,说明了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物的载体和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影响非点源污染物流失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致,污染物流失量随着水土流失量的加大而加大。目前北京市在非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已实现了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从源头上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的转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治理目标,在小流域内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已在水源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论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陕西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等主要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框架和具体监测指标。监测指标体系分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指标类,水土流失危害指标类,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指标类,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指标类等4类。可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护措施布设的关键依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其适用性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以实际例子探讨了人工降雨与径流冲刷试验在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等级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等级,为生产建设项目全新分类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从全国8个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31类生产建设项目中筛选出2 227个项目,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各项目划分为5个等级:1级为轻微程度水土流失危害、2级为较轻微程度水土流失危害、3级为一般程度水土流失危害、4级为严重程度水土流失危害、5级为极严重程度水土流失危害。[结果]在研究中涉及到的行业类别中,水土流失危害程度如下:公路行业、铁路行业、露天矿工程、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属于5级;机场工程、核电站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工业园项目工程属于4级;涉水交通行业、风电行业、引调水工程、井采矿工程、油气开采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农林开发工程、火电行业属于3级;灌区工程、堤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其他小型水利工程、油气储存与加工工程、管网工程、加工制造行业、输变电工程属于2级;房地产工程、其他类城建工程、社会事业、信息产业、其他行业属于1级。[结论]由于本研究水土保持分类研究数据来源可靠,因此所划分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等级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各行业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以近年来贵州省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4个典型在建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监测成果数据为基础,对项目扰动地表、弃渣及水土流失等情况进行同类项目横向比较及同一项目(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年际变化定量分析,总结出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在建期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以为该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为水土保持科学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31类生产建设项目中,筛选出国家、省、地(州、市)、县(区、市)共2 227个项目,收集每个项目的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植被面积、土石方挖填总量、永久弃渣量、是否涉预防保护区及地貌类型等13项水土保持相关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水土流失影响等级)、准则层(生产建设项目类别)、约束层(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指标层(水土流失相关指标)4个层次。[结果]线性工程的影响指数基本呈现出:西南岩溶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南方红壤区(北方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北方风沙区的趋势。点式工程在西南岩溶区和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较高,而在北方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较小。[结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指标体系中层次划分合理,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可以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反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的水土流失影响潜在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