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旱作农业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44万hm2,其中旱地麦21.4万hm2。旱地麦受旱、盐、碱、冻害较重,不易拿苗,幼苗纤弱,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我市小麦总产量的提高。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小麦机械沟播是旱薄盐碱地小麦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试验证明:小麦机械沟播,可以借墒播种,改善播种沟内土壤水分状况,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侧深部位集中施肥,可以一次施人较多化肥,增加土壤肥力,促亩早发,培面比苗;对盐碱较重的地块,沟播可以躲盐碱,减轻危害;沟播小麦,沟埂相间,麦苗可以避风防寒,减少冻害死苗,提高…  相似文献   

2.
麦类沟播集中施肥效果分析沟搞小麦,通过内播tit.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L、镇压等工序,进行沟播集中施肥。通过在青海的西山、威远、台子等乡的试验和面_工调查,内播与一个播相比,内增产20于克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效果分析如厂:门)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作业时,存在抢季节耕种农机配套性差、土壤黏重以及秸秆还田难等问题,创制“稻茬麦秸秆行间集覆还田宽窄行种植”技术模式,此模式具有行间集秸、条带旋耕、集中施肥、洁区播种以及对行镇压等技术特征,通过建立秸秆行间集覆运动的力学模型,设计绞龙式秸秆行间集秸装置、开沟旋耕一体式装置、集中施肥装置、浮动覆土板以及对行镇压器等关键部件,研制一种稻茬麦洁区旋耕施肥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行间集覆还田与宽窄行种植结合有效提高稻茬麦种床整地质量,洁区洁净度87.69%,小麦窄行平均行距为148 mm,宽行行距平均为304 mm,行距变异系数为5.36%,平均播深为33 mm,播深合格率为95.76%,晾籽率为0.98%,碎土率为86.01%。施肥方式为耕前集中施肥,平均施肥深度为65 m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4.63%,均满足国家标准。厢沟平均深度为175 mm,沟面宽度为198 mm,满足排水要求。试验田实际产量为8 059.2 kg/hm2,高出平均产量20%以上,油耗较对比机型降低31.24%。为稻茬麦绿色低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供农机支撑,...  相似文献   

4.
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传统的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机措施有机结合.改干旱浅山平播为水平沟播.其增产效果显著。为了验证此项技术的适应性,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西山、威远、台子,民和县的新民、马营、巴州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沟播与平播相比,亩增产25-3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增产效果较为稳定。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如西山乡王家村1994年沟播小麦亩产达到363.7公斤.平播亩产265.3公斤,沟播  相似文献   

5.
小麦机械沟播是旱薄盐碱地抗逆夺丰产的有效技术措施张晓霞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旱作农业区,冬小麦种植面积44万公顷,其中:旱地冬小麦种植面积21.4万公顷。旱地麦遭受旱、盐、碱、冻害较重,不易拿苗,幼苗纤弱,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影响小麦总产的提高,为此,我...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沟播技术是一项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是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种肥、播后及时镇压,做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床上虚下实,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肥等资源,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使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大秋作物机械化沟播技术是机械化沟播技术在大秋作物上的具体应用.长治市的大秋作物以玉米为主。长治市农机局在推广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小麦沟播机的通过适应性进行改制后应用于玉米作物1993年,在潞城、长子等县进…  相似文献   

7.
浅谈旱田小麦机械沟播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沟播技术,是为提高中低产旱田小麦产量而设计的一种先进实用的农机化增产新技术。通过机具作业,实现开沟起垄、播种、施肥、镇压几个工序一次完成。形成沟垄结构,实现增产目的。一般每亩可增产45kg左有。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小麦旱田面积较大,产量低而不稳,网此,抓好小麦机械沟播是加强粮食生产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小麦机械沟播的研究与开发,对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稳定小麦产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西边缘,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使有限的降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保持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我省积极地示范推广“两沟”栽培技术,即以2BFG—6谷物施肥沟播机和2BFX—1山地水平沟播机为主的机械栽培技术。从试验示范沟播小麦的效果表明,小麦机械沟播能使开沟、  相似文献   

9.
晚茬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朱克明在晚稻区推广套播麦,解决了养老稻和麦子适期早播的矛盾,减少了迟播拖腿田面积,是晚稻区提高麦子单产水平的有效栽培途径。前茬还可以相应扩种增产潜力更大的晚粳稻,有利于全年粮食增产。随着套播麦栽培技术的改进和...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沟播技术是一项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栽培技术。其技术的关键是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种肥播后适度镇压,以达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调床上虚下实的目的,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水、光、肥等资源,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使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从而达到增产的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小麦覆膜和沟播的优势 ,克服小麦覆膜穴播存在的一些缺点 ,如 :麦收后揭膜难 ,播种时膜孔和种穴错位需掏苗 ,费工费时等。沧州从1998年开始研究开发机械化起垄盖膜沟播小麦新技术。这是一项抗旱保墒增产的农机化新技术。它克服了覆膜穴播小麦的一些弊端 ,不存在膜孔、种穴错位 ,不需掏苗 ,地膜易回收 ,小麦易管理。另外 ,与之相配套的起垄盖膜小麦沟播机易操作 ,对整地要求不十分严格。具有增温、保墒、躲避盐碱、节水抗旱、增产增效等优点 ,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垄盖膜沟播小麦的特点 ,是降雨可沿垄膜顶迅速向膜际小麦根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节水高效的麦棉套作栽培模式,2000~2002年进行了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周年变化适应了粮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改善了土壤水分的田间区域分布。1垄播小麦在蒸腾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都明显优于传统平播,灌浆期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的积累和分配,提高了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并最终表现为穗长和穗粒数明显增加,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7.3%和10.4%。2沟植棉花前期生长旺盛,根量明显提高,单株果枝数和铃重显著增加。还对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旱作沟播技术与机具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李丽华山东省农机部门自80年代初着手对占全省麦田60%的低产山旱田进行技术开发,其措施之一就是试验示范旱田小沟麦种植技术并研制相应的配套机具。试验表明,可比对照田增产35%以上。截止到1995年底,仅山东省已累计推...  相似文献   

14.
垄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采取地膜种植与沟播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较好的旱作农业栽培措施。互助县从 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的油菜种植上增产特别显著,在连续两年旱情较严峻的情况下,浅山地区油菜单产达到 2070kg/hm2,较露地平播增产 913.5kg,增产幅度达 78.9%;脑山地区(即海拔在 3000m左右)的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单产达到 2373kg/hm2,较对照增产 825kg。机械化垄膜沟播技术之所以能大幅度在旱作农业区提高产量,是因为它改变了油菜…  相似文献   

15.
减少“三类苗”,消灭“三类田”是小麦区域性大面积增产的关键措施。要推广这项措施,除了改善麦田水肥等基本条件外,更主要的是加快秋作物收获速度,尽快清理掉秋田秸秆,抢时抢墒,把复播小麦种在“寒露”之前。但是,因“三秋”大忙季节劳力、畜力紧张,秋收进展迟缓,影响了小麦的适时下种,有的地块种成了“霜降麦”(冬天不分蘖)或“暖蛋麦”(冬前不出苗),严重制约了小麦的大面积增产。随着机械化两茬平作技术的推广,各地总结出不少秋田复播小麦的好模式,实现了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把复播小麦种在最佳节令。但是…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免耕播种就是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通过一台农机具一次完成秸秆残茬处理、松土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环节,最后形成全部秸秆还田覆盖、集中深施肥和小麦沟播。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一项集多项农业增产措施于一体的综合性技  相似文献   

17.
2009~2010年在陕西杨凌进行了冬小麦覆膜沟播和传统平作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沟播较平播极显著增产,其成穗率较平播高3.8%,水分利用效率高5.06%。在拔节期前沟播的小麦群体分蘖数较平播少.在挑旗期至成熟期沟播群体高于平播,干物质积累量返青期较平播低,返青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量迅速上升,且较平播高。用曲管地温表观测了地膜覆盖和传统平作不同深度(0、5、l0、15、20和25cm)的土壤温度,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对地温影响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平作的地温变化比较快,地温的日振幅比较大,昼夜温差大。而地膜覆盖增温快,保温效果好,并且温度变化趋向平缓。  相似文献   

18.
旱田沟麦可分为山地沟麦和平地沟麦两种,山地沟麦采用中国农科院在陕西开发的山地水平沟种植法,是指在山坡地上沿山坡开出等高水平沟,沟内种植一或两行小麦;平地沟麦,即目前山东、山西、河南等省普遍采用的旱沟麦种植法,是指在丘陵平川旱地或山区梯田上、在同一平面上开出等高的沟,沟内种两行小麦为小沟麦,沟内种三或四行小麦为大沟麦(在山东胶东地区得到普遍采用),实践表明,两种沟  相似文献   

19.
旱地沟播机械化技术及机具薛建华,张振国旱地沟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耕整好的土地上,用沟播机作业,一次完成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化肥、播种后适度镇压等工序,达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床上虚下实的月的。该技术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水、肥、种、光、气、热等资源,为...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实施“三播工程”今年,山东省枣庄市小麦平均亩产达411千克,已初步实现由中产向高产的跨越。然而要实现明年小麦高产更高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大面积实施精播、半精播、沟播,提高种植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到去年底,该市共有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