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从在桓台县召开的全省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要以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为重点,搞好重点农时、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科技推广,努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现新突破。会议提出,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抓好机具创新。支持和引导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机企业,加强产学研推合作,引进研制和开发生产适合我省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模式所需机械,不断提升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机化》2006,(5):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采用机械化措施全面推进秸秆还田的重要批示和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全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省农机办陆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4月7日在桓台召开了全省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和现场会;4月中旬省农机办下发了《关于加强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4月26日在济南举办了首期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并组织参训人员到河北省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推动了全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全省…  相似文献   

3.
8月27日,全省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在济宁市曲阜召开。各市农机局长、管理科长及部分县市农机局长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玉芬冒雨亲临会议现场指导,省办林建华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分析了当前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生产形势,研究部署了三秋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重点是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及稻草还田机具等技术的推广。 二、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 三、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行走式灌溉系列技术与复式作业机具、机械坐水播种技术。 四、秸秆还田机械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包括: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收获、打捆、青贮配套机械化技术等。 五、粮食产地烘干机械化技术 六、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2006年秋季,河北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玉米机收、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三秋"作业投入拖拉机113万台,玉米收获机1 600台,秸秆还田机79 200台.全省完成玉米机收75.6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1 761万亩,机耕2 642万亩,机播小麦2 180万亩,其中保护性耕作76.3万亩.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郑州市2009年农机推广工作重点:一是抓好一项突破,即在秋粮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上形成重点突破。二是继续开展大蒜、花生、薯类根茎挖掘机械化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试验工作。三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设施农业机械,召开不同层次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100次以上。2009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15万亩,发展配套机具450台;引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680台,全市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20%;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植保、喷灌、田园多功能机械;推广适宜山地履带式收获机械和畜牧、水产使用的饲养机械。  相似文献   

7.
阳谷县2008年玉米机收面积达到8万亩,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面积38万亩,免耕播种面积7.2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技术、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等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07年,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全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7万亩,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560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700万亩,已形成700万吨秸秆饲草加工能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重点禁烧区达到作物种植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8月27日,全省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在济宁市曲阜召开。各市农机局长、管理科长及部分县市农机局长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玉芬冒雨亲临会议现场指导,省办林建华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分析了当前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生产形势,研究部署了三秋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会议指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全省农机系统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现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新突破。首先要大力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  相似文献   

10.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东省定陶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以及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农机推广工作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保护性耕作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科学衔接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目前,全省已实施夏季保护性耕作一条  相似文献   

12.
<正>邹城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2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5万亩。小麦、玉米多年来一直是邹城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的调整,已成为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7年起,邹城市引进了部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病虫草害防治等机械,并在部分镇街进行了机械化演示和推广,探索出了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路子。广大群众对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为确保今年综合机械化水平目标的实现,农机部门采取了新的举措:一是农机系统制定了引进开发玉米播种机、玉米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系列机械要有新突破;二是农机装备水平、作业质量和经营效益要有新提高;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饲草料收贮加工、“两豆一米”大豆、土豆、玉米机收要有新发展的具体措施。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降本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要切实抓好。今年全区安排免耕播种280万亩、机械深松500万亩、地膜覆盖480万亩、秸秆根茬还田840万亩,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  相似文献   

14.
地方动态     
河北省秋季重点推广七项农机化技术河北省农机局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遴选出今年秋季主推7项农机化技术。这7项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播后镇压技术、农机深松耕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  相似文献   

15.
高唐县属农业大县,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以上。近年来,高唐县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广以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新技术,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显著增加,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为农民增收明显。到2011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加到136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6.6%,小麦免耕播种机670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9.6万亩,机械化回收秸秆近万吨。  相似文献   

16.
地方动态     
河北省秋季重点推广七项农机化技术河北省农机局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遴选出今年秋季主推7项农机化技术。这7项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播后镇压技术、农机深松耕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夏,山东省诸城市大力推行“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玉米贴茬直播”“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截至6月底夏收、夏种工作全面结束,88.7万亩玉米全部实现免耕贴茬直播,而今年该市已经实施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玉米种植大省,2008年种植面积在 4100万亩左右.为了实现全省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由去年的53%上升到65%这一目标,今年以来,山东省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同时,采取了四项措施推进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20.
章丘市加大工作力度,开展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玉米秸秆的经济效益,全市66万亩玉米将有40多万亩的秸秆得到有效利用。 他们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实施玉米机械收获及秸秆机械化还田,同时引进外地收获机械进行跨区作业,增加机收和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二是在一些发展养殖业的乡镇集中收购贮存本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