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应激对海兰雏鸡某些血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应激(cold stress)给北方或寒冷地区的畜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特别是常引起畜禽幼仔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低下、死亡率升高。寒冷属于应激源之一,有关冷应激对免疫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由于研究者们所采用的动物不同,应激方式、强度、作用时间不同,所测指标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急性冷应激刺激常呈现免疫抑制,而慢性冷应激常引起免疫增强;应激强度不同引起的免疫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实际生产中,引起应激的原因很多,寒冷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北方高寒地区易引起动物冷应激。目前,对冷应激的研究较少,加之最近北方珍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因此研究冷应激对贵妃鸡的影响,对于珍禽养殖业的发展和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以公雏鸡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1,6及12h)与慢性(5,10及20d)冷应激处理(12±1)℃,检测了腓肠肌及血清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结果表明,腓肠肌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在急性应激时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在慢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血清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在急、慢性应激时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从而说明冷应激可以改变腓肠肌及血清NO的代谢,而且不同程度的冷应激对相同或不同组织内NO的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寒冷属于应激源之一,有关冷应激(cold stress)对免疫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由于研究者们所采用的动物不同,应激的方式、强度、作用时间不同,所测指标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冷应激鹌鹑盲肠、直肠的超微组织学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鹌鹑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0 h、30 min、3 h和12 h)、慢性(5 d、10 d和20 d)冷应激(12±1℃)处理,通过对肠道超显微病理形态结构变化观察,以探讨冷应激对鹌鹑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及机制,为冷应激对肠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盲肠、直肠的电镜观察,证实冷应激能够引起盲肠、直肠在形态学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冷应激动物模型,测定冷应激前后蛋鸡的呼吸频率、心电及5种血清酶的各项参数值.结果表明: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蛋鸡心率和呼吸频率先上升后下降,冷应激3、5 h与冷应激0 h相比差异显著(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活性在冷应激后明显下降(P<0.05);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冷应激1、2、3、5 h时与冷应激0 h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激酶(CK)活性呈上升趋势变化,冷应激0.5、1、2、3 h时与冷应激0 h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酸脱氢酶(LDH-L)活性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与冷应激0 h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先下降后上升,各时间点与冷应激0 h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心率与呼吸频率、γ-GT、ALT呈强正相关;呼吸频率与γ-GT、ALT呈中等强度正相关,与AST呈中等强度负相关:γ-GT与ALT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其余各指标之间呈弱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冷应激对海兰褐蛋鸡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清酶活性有较大改变,并且所测定的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30头"军牧1号"猪,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 ℃±2 ℃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 ℃±2 ℃、-5 ℃±2 ℃、0 ℃±2 ℃、5 ℃±2 ℃。冷应激2 h屠宰后采集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mRNA的表达量,初步探讨冷应激对猪脂肪及肝脏组织中SOCS3 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冷应激猪SOCS3在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表达量逐渐升高,且总体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CS3受到冷应激的影响,在不同脂肪组织部位发生了变化,可能参加了脂肪细胞因子的调控,从而改变脂肪组织分布及脂肪代谢平衡,为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奠定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冷应激对雏鸡十二指肠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冷应激对雏鸡十二指肠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健康15日龄雏鸡为试验对象,进行急性和慢性冷应激(12+1)℃处理,检测十二指肠和血清NO含量以及T—NOS和iNOS活性。结果:急性冷应激时十二指肠和血清NO含量、十二指肠T—NOS活性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十二指肠、血清iNOS活性和血清T—NOS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慢性冷应激时,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N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T—NO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iNOS活性有所升高。急性和慢性冷应激可以引发雏鸡十二指肠和血清的NO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冷应激对阿勒泰羊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分别采集冷应激前与冷应激后阿勒泰羊6个部位的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LPL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部位中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阿勒泰羊LPL mRNA表达量在冷应激后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颈部肌间脂肪和尾部脂肪冷应激后表达量最高.表明阿勒泰羊在低温下脂肪组织的动员能力较强,使机体产热增加,以抵抗冷应激.  相似文献   

10.
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是妊娠期母体受到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刺激时,所表现出的全身性、特异性适应反应。产前应激不仅影响母体本身,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诱发终身疾病。发育中的胎儿对外界刺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适应性,且产前应激对胎儿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较大的危害,致使后代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紊乱、疾病易感性增加,而产前应激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应激的类型、时间、强度以及后代的性别,因此本研究主要综述光照应激、束缚应激、冷应激等几种产前应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为研究动物产前应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对雏鸡冷应激的缓解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分组条件下(常温对照组、冷应激组及冷应激中药组)雏鸡的应答反应,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试验分别至21 d、28 d和35 d时,冷应激中药组雏鸡体质量极显著(P0.01)高于常温对照组,而常温对照组极显著(P0.01)高于冷应激组;冷应激组雏鸡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P0.01)低于常温对照组;试验至35 d时,冷应激组雏鸡尿酸含量与其余两组相比极显著(P0.01)提高。结论:中药干预能提高冷应激雏鸡的免疫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对冷应激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17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及冷刺激试验组,冷刺激试验组又分为急性应激组及慢性应激组.急性冷刺激时间为3、6、12、24 h,慢性冷刺激时间为3、6、9、12d.试验大鼠均于人工气候室中饲养,对照组及冷刺激试验组的饲养温度分别为(24±0.05)C和(4±0.05)C.经不同时间强度的冷刺激后,采用心脏采血,采集大鼠血液,并分离血清,利用Luminex xMAP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IL-2、IFN-γ、IL-4、IL-10以及IP-10的含量.结果显示,冷刺激能够提高各试验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急性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IP-10 、L2和IL-4的含量变化水平呈上调趋势,而慢性应激组TNF-α、IL-2和IL4的含量变化呈下调趋势,IFN-γ和IP-10的含量在冷刺激9、12d时显著增强(P<0.05).研究结果表明,冷刺激能够引起大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泌,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免疫(Th1)向体液免疫(Th2)漂移,从促炎症细胞因子(特点是IL-1和TNF-α的升高)向抗炎症细胞因子(特点是伴随IL-4和IL-10的增强)转化,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以奶牛原代培养细胞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和商业化细胞系MDBK(madin-darby bovine kidney)为细胞模型,采用MTS、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程度的冷热应激对牛PBMC和MDBK细胞活力及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的冷热应激条件下细胞活力和HSP70表达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类型细胞应答冷热应激的差异。结果显示,冷应激和热应激均会使细胞活力降低,应激强度越大,细胞活力越低;冷热应激会调控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重度冷应激(10℃)下调HSP70的表达,而热应激则上调HSP70的表达,但若超过细胞耐受极限度HSP70表达开始下降;HSP70表达水平应对冷热应激的变化与细胞的类型和冷热应激强度有关。结果表明,冷热应激会降低细胞活力,调控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HSP70的表达变化能够反映细胞冷热应激的强度,可作为评价奶牛冷热应激反应的澘在分子标记在奶牛个体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冷应激对鹌鹑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在自由活动和自由饮水条件下,使北京白羽鹌鹑处于急性和慢性冷应激状态,然后测定其在冷应激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心率和体温,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L)、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碱脂酶(CH...  相似文献   

15.
重度冷应激对三河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测与牛冷应激反应相关的生化指标,筛选参与牛冷应激反应的相关基因。以内蒙古三河牛为研究对象,对30头青年牛进行室外-32℃冷应激处理3h,采集冷应激前后试验个体血样,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冷应激3h后,试验个体T3、T4及ACTH3个血液生化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mRNA差异显示方法(DDRT)检测到基因LIN54和KLF12在冷应激后表达量降低,荧光定量RT-PCR验证了冷应激后2个基因表达下调(LIN54下调显著(P0.05),KLF12下调极显著(P0.01))的结果。筛选到的2个基因分别属于LINC和KLF家族,LINC参与有丝分裂基因的活化,KLF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T3、T4及ACTH 3项生化指标可以初步作为衡量三河牛冷应激反应强弱的侯选指标在大群体中进行验证,筛选到的2个基因,可作为参与三河牛冷应激反应的重要侯选基因,进一步研究2个基因在牛冷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综合这些生化指标及侯选基因表达的变化,用于评价个体冷应激反应的强度,在三河牛抗冷应激育种中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在冷应激中的作用,本试验选用30头军牧一号猪,并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2)℃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2)、(-5±2)、(0±2)、(5±2)℃。冷应激2h屠宰后分别采集猪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肝脏、心脏与肾脏组织样品提取总RNA与总蛋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PARγ2mR-NA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PARγ2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温度组猪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肝脏、心脏PPARγ2mRNA及蛋白表达量总体上差异显著(P〈0.01),肾脏PPARγ2mRNA表达量总体显著升高,但其蛋白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PPARγ2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它除了可以调节冷应激时的脂肪代谢平衡,还对心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对肾脏的作用有限。本试验显示了冷应激中PPARγ2在脂肪代谢与能量代谢中作用,为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畜禽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冷、热应激对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头荷斯坦牛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冷应激(-30℃、-20℃、-5℃)与热应激(31℃)对奶牛的血液生理常值、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应激期:(1)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变化在温差15qC尤为突出(P〈0.05);(2)血清中Ca2+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3)血清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降至-30℃时血清P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热应激期:白细胞、红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尤为突出。(1)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均减少(P〈0.05);(2)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有显著的变化(P〈0.05)。通过本次试验,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奶牛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以达到预防冷、热应激的目的,同时研究我区奶牛在冷、热刺激下的生理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缓解奶牛冷、热应激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冷应激是畜牧业中较为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能够显著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疾病、死亡,为北方高寒地区畜牧业带来严重困扰。动物处于冷应激环境时可导致机体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改变,其可直接反映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细胞机能、代谢物质的变化和免疫功能的状态。本文综述了冷应激对动物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冷应激环境中动物身体机能的变化及其适应性机制,旨在为研究冷应激发生机理和实践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05-112
冷刺激是北方寒区常见的应激原,可对机体多个内脏器官组织学结构产生影响。本试验采用病理学观察方法,研究急性冷刺激处理对大鼠骨骼肌和7个内脏器官的组织结构影响。将1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冷刺激组。对照组在(24.0±0.1)℃温度下饲养;冷应激温度为(4.0±0.1)℃,冷刺激时间为12h。冷刺激后,采集两组大鼠骨骼肌、心脏、脾脏、肝脏、肾脏、胃、十二指肠及肺脏8种样品,制作成组织切片,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急性冷刺激对大鼠骨骼肌、心肌、胃壁黏膜及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脏、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未见病理变化;脾脏可见淋巴小结体积增大,反应性增生。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可造成大鼠机体骨骼肌及内脏损伤,但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 h和冷应激18 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