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茶树是富锰植物,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茶园土壤锰的生物有效性,调控茶叶中锰的含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江苏和安徽13个自然茶园土壤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锰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探讨了茶园土壤锰的含量、形态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土壤锰含量有一定差异,随土壤pH升高和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锰全量显著增加;不同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总的规律是残渣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锰的累积量对锰的各形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水溶态和有机结合态外,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锰均随土壤锰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特别是残渣态锰含量增加最明显;土壤pH、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土壤pH是影响茶园土壤锰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土壤含水量对活性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锰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锰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锰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锰含量依次为:叶〉根〉茎〉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锰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锰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锰具有一定的富集性。这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锰对商陆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阐明植物对锰毒的耐性机制,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Mn浓度下美洲商陆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用顺序浸提法研究商陆根际Mn形态与6种土壤酶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Mn浓度的增加,真菌数量逐渐减少,细菌、放线菌数量变化呈波动性.2)低浓度Mn可刺激脲酶、磷酸酶的活性;高浓度下,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高浓度下增加.3)相关分析表明,锰浓度与土壤酶活性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程度为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转化酶;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5种酶的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它们对锰胁迫有相似的适应性.过氧化氢酶、脲酶对锰的影响作用最敏感.4)土壤酶与锰化学形态多呈线性关系,各形态Mn与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转化酶活性的负相关性很小,全Mn与蛋白酶活性及专性吸附态Mn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显著.5)各形态锰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优于总量锰,因此可将锰各形态含量关系作为评价红壤锰污染程度的主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将风干的和含水20%、40%、60%及100%的不同土类土样,置20℃下28天,分5次用1NHOAc+NH_4OAc和NH_4OAC+0.2%对笨二酚浸提剂测定土壤活性锰,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的土壤,活性锰含量受含水量影响的程度不同,由石灰岩、辉长石发育的旱地土壤,活性锰含量随含水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由黄泛和长江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含水量对活性锰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大多数土样在含水量20%和40%时,土壤代换态锰随滞水时间延长呈递减趋势;在含水量60%和100%时,则呈递增趋势。但渍水时间不及含水量对土壤活性锰含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锰锌肥对锰锌俱缺石灰性土壤上小麦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及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锰锌俱缺土壤上 ,施锰锌肥的作用效果及施肥后土壤中锰锌变化和小麦对锰锌的吸收利用反应。结果表明 ,在陕西省锰锌俱缺土壤上 ,锰锌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田间平均增产 13.4% ,盆栽增产达 39.8% ,均明显优于对照及单施锰锌的增产效果 ;锰锌俱缺土壤上 ,补给锰锌营养 ,能同时促进作物对锰锌的吸收 ;土娄土对锰锌有较强的固定作用 ,施入土壤中的锰有 5 3.8%~72 .4%转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易还原态锰 ,而 DTPA - Mn增加甚微 ,故盆栽试验施锰 1g/kg,小麦未见明显毒害。  相似文献   

7.
锰锌的土壤吸附和小麦夏玉米对锰锌的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对锰、锌的吸收规律相似,但是冬小麦对锰的吸收量显著高于对锌的吸收量,约为锌吸收量的2倍,因此易发生缺锰;夏玉米对锰和锌的吸收量相近,但是苗期到拔节期锌吸收率显著高于干物质积累率,易发生缺锌。锰锌配合施用对锌肥的有效性影响不大,邓可明显提高锰肥的有效性,因此是有利于科小麦和夏玉米锰锌营养、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植物锰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土壤中锰的形态、化学行为及其有效性,植物中锰的含量与分布,植物对锰的吸收及转运,锰的生理功能,锰的缺乏与中毒,植物对缺锰胁迫的适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砖红壤磷的有效性及其与土壤化学元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玄武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磷的有效性及其与土壤化学元素关系。结果表明: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磷的有效性显著高于玄武岩发育砖红壤;砖红壤磷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活性铝、铁、锰含量高,另外与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占无机磷比例有关。因此,提高土壤中Al-P占无机磷的比例和降低铝、铁、锰的活性是提高砖红壤磷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硅藻土有机肥对Cd、Zn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硅藻土有机肥可提高Cd、Zn复合污染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Zn的含量。硅藻土有机肥对Cd、Zn复合污染土壤Cd、Zn形态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明显降低土壤交换态、松结有机态Cd、Zn含量,提高紧结有机态和残渣态Cd、Zn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松结有机态Cd、Zn的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Zn的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氧化锰结合态Cd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相关。硅藻土有机肥用量(土壤重量的5%和10%)对土壤有效态Cd、Zn和不同形态Cd、Zn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延飞  李珍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93-11095,11098
牛仔服加工废水常合有过量高锰酸钾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生化工艺危害很大,使微生物中毒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了这类印染废水中锰对微生物的毒性机理以及锰和微生物联合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同时介绍了水环境中常用的除锰相关技术,为含锰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锰素营养及锰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锰是烟草生长发育中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土壤有效锰含量直接影响土壤锰养分的供应能力。从土壤中锰的状况、我国土壤含锰状况、烟叶中锰含量状况、锰对烟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锰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土壤锰素营养及锰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土壤中锰素营养和烟草锰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锰尾矿中锰元素对萝卜生长发育和根部、茎叶和种子中锰素营养的影响,为综合利用锰尾矿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对萝卜株高、叶片数、展幅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锰使萝卜的株高、叶片数和展幅等植物学性状分别比对照增长了9.56%~17.0%、11.7%~21.9%和16.6%~29.7%;但对萝卜冬性无显著的影响;萝卜中叶绿素含量在破白期、根部膨大期和抽薹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2%~25.1%、7.2%~27.2%和9.3%~29.5%;萝卜籽粒、茎叶和肉质根部锰含量大小顺序为籽粒(茎叶(肉质根部。[结论]锰尾矿中的锰可以加快萝卜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锰素营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棕壤中磷肥和有机肥带入的磷向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转化情况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棕壤中存在着钙磷体系的有效性转化,Ca10-P在棕壤中难以积累;施肥增加的土壤无机磷的增量以形成Fe-P和Al-P为主,约占60%-78%;而形成Ca8-P和Ca2-P的比率则是有机肥的转化率明显高于磷肥;在棕壤中,Fe-P是作物吸收的重要磷源,Ca8-P的作用介于Fe-P和Al-P之间,Ca2-P虽也是棕壤中速效磷源,但对作物吸磷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探讨了影响微量元素化学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分析了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机制及平衡状况,为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栽培土壤锰毒的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拟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硝酸钙盐积累状况,用辣椒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锰释放规律及植物锰中毒的矫正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硅、镁、铁肥和石灰,对矫正辣椒锰中毒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以施石灰法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探讨了影响微量元素化学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分析了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机制及平衡状况,为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遭到环境和土体变化时土壤腐殖质的变化情况,调查了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原状土搬迁前(2008年)和搬迁后(2013年)4个典型处理(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的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碳与重组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间的规律表现为马粪+氮磷钾氮磷钾马粪不施肥,搬迁前后规律一致。各处理的原土复合量高低顺序为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原土复合度高低顺序为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搬迁后各处理原土复合量和原土复合度均有降低的趋势,变化幅度以马粪+氮磷钾处理最大。对比各处理搬迁前后松结态腐殖质相对含量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稳结态腐殖质的降低和紧结态腐殖质的升高上,以马粪+氮磷钾处理的变异幅度最小,为0.2%~2.5%,马粪处理的变异幅度次之4.5%~6.0%,不施肥处理变异幅度最大为10.5%~20.0%。说明长期合理施肥,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不仅能够活化土壤腐殖质,同时,还能在土壤遭到环境及土体变化时,提升增加土壤对外界环境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梯田生物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埂的概念、研究范畴、内容以及在水土保持、与养分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概述,并且提出了梯田生物埂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