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海藻酸钠、聚阴离子纤维素作为载体对阿特拉津降解酶进行固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海藻酸钠浓度、聚阴离子纤维素的浓度、pH和温度等因素对固定化酶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1.75%,聚阴离子纤维素浓度1.4%,温度29℃,pH 7.5。  相似文献   

2.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蒲体,消除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索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量、摇床未摇速,对养殖海水中莆金属铅的吸附率达到85%.通过比较发现,在降解铅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底物浓度及反复利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3%海藻酸钠、2%CaCl2、固定化时间2 h.固定化酶的最适pH 7.0、最适温度30℃、最适底物浓度0.01 mol/L,反应进行5次后一半酶活损失.研究证明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转化邻苯二酚效果好,实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Pb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海藻酸钠与明胶混合固定啤酒酵母废菌体,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Pb2 ,研究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吸附时间、pH值、啤酒酵母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Pb2 的速度非常快.啤酒酵母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pH值对吸附作用有着较大的影响,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是4~7,pH值为6效果最好.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在常温条件下即能较好吸附.  相似文献   

5.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铜生物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时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对铜吸附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量、摇床摇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铜的吸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吸附活性...  相似文献   

6.
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氧化剂对3种不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研究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泡沫体上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增加,有利于通过载体结合法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干态密度为30 kg/m3的改性聚氨酯泡沫体作为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载体时,具有亲水性好、微生物负载量高的优点,所得固定化微生物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时呈现污染物去除速率快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COD降解的最佳条件;讨论了时间、温度、pH值、降解剂用量、摇床摇速几个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降解COD的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降解COD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降解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磷含量,采用吸附剂结合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作为复合载体固定化除磷微生物。通过研究固定化小球的成球效果、机械强度和传质性能,确定了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的最佳浓度配比为10%聚乙烯醇和0.5%海藻酸钠。比较不同复合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物理参数,确定以除磷树脂作为吸附剂时除磷效果最佳。对制备的固定化微生物进行不同理化条件的废水模拟,确定最适除磷条件为25℃左右、pH中性、转速160 r/min,处理72 h后,除磷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9.
用海藻酸钠做载体,用包埋法将降解萘的光合细菌菌株固定化.对固定化细菌降解萘的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3000lx光照度,固定化颗粒250粒和温度30℃的条件下,光合细菌对初始浓度为29mg/L的萘在72h内的降解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择典型磺酰脲类化合物——氯磺隆作为作用对象,筛选出氯磺隆的降解优势菌系并考察了其降解能力。利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将细胞固定化,考察了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游离和固定状态下优势菌系降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对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