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0,32(11):37-38
<正>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香型绿茶是指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中加入创新工艺,生产的内质优良具有花香的创新绿茶.本文归纳总结了花香型绿茶的茶树品种选择和鲜叶采摘要求;梳理了花香型绿茶的工艺流程和环境控制、鲜叶处理以及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关键技术要点,为研发品种更多、品质更高的花香型绿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茶树新品系‘玉翠’鲜叶为原料,分别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茶样密码感官审评表明,玉翠适宜制作绿茶、红茶、白茶,亦适宜制作闽南乌龙茶.玉翠制绿茶毫显,汤色绿明亮,香气高、带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较肥嫩;制红茶毫显,汤色较红艳,甜香较显、带花香,味较甜醇;制白茶毫较显,甜香较显,味甜醇、甘爽;制作闽南乌龙茶,稍带蜜香,味醇正.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优化名特优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本研究选用台湾优良茶树品种—金萱,并结合乌龙茶晒青、摇青等工艺进行筛选设计和评价,深入探讨台湾茶树良种加工花香型绿茶主要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式萎凋及轻度摇青有利于花香型金萱绿茶品质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金萱茶在福建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邬龄盛  陈霖 《福建茶叶》2014,36(6):43-44
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花香型白茶一经推向市场,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一路飙升,供不应求.但其工艺较一般的白茶更为复杂,也更难掌握.品质风格较传统白茶更为独特.作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该茶研究、生产与销售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台湾乌龙茶“金萱”和“翠玉”的引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况 最近几年,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追求高档优质、高香型。乌龙茶以其特有的自然高花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在市场上占有率也越来越大。目前,我省乌龙茶的产量1.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35%以上,仅次于绿茶产量。我省茶叶市场正从红、绿茶向乌龙茶方向转变。国内外茶叶市场也开始向乌龙茶方向发展。 乌龙茶生产主要有闽、台、粤三大类型,其品质各异。台湾乌龙茶滋味醇和爽口,香气清香,花香明显,有别于我省单枞的滋味浓、香高和福建铁观音的滋味醇厚香纯的特点。台湾乌龙茶品种“金萱”和“翠玉”是台湾省茶叶改…  相似文献   

7.
花香型绿茶品种适制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香型绿茶是以成熟的茶树新梢为原料的新型绿茶。本文从品种适制性、加工工艺两方面对花香型绿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广西地方品种——"临桂大叶种"选出的命名为"青茉莉"的茶树品种所制出的乌龙茶花香浓郁,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春、秋茶制优率高,品质相当于国家级乌龙茶良种——黄旦所做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9.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属于福建省茶业中所生产的重要茶叶类型,它在加工工艺流程方面趋同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但在工序技术特征方面却与闽南乌龙茶大相径庭。所以本文简单介绍了安溪县花香型安溪铁观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初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详细探析,并在最后总结了不同安溪工艺制作背景下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多年品比和区试试验结果表明:鸿雁7号属灌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61.5%,在四个省份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16.85%、22.95%、25.28%和110.34%。适制高香乌龙茶,品质优良。花香浓郁高长,滋味浓爽带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6分,全国区试品质审评比黄棪高0.5-3分;花香绿茶滋味浓爽,香气高长,汤色叶底绿明亮,香气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强,易扦插,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乌龙茶栽培品种为原料,传统红茶工艺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技术生产的花果香型工夫红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品质突破传统红茶甜香甜醇,带馥郁花果香,滋味鲜爽。本文就栽培品种、加工原料、加工技术和季节性等方面对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生产香型独特的红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花香型黄茶品质特征为基础,开展茶树品种适制性、花香型黄茶初制烘焙技术及配套加工技术等加工工艺研究,根据试验茶样品质鉴定与生化茶样检测结果,经系统分析可知,花香型黄茶以叶色偏黄类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鲜叶原料为前提,配合适度的晒青、萎凋、摇青、堆青等做青技术,同时融入超干闷黄、精茶的控温控时烘焙等工艺为花香型黄茶加工标准加工规程。其最佳参数为:茶青减重达20%-25%时,进行5min摇青(15转/min),超干闷黄以空间温度35℃-40℃,相对湿度30%-40%,闷黄3-4h,黄茶初制烘焙以闷黄叶阴至8成干再烘足干,精茶烘焙以80℃、3-4 h或90℃、1-3 h为佳。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有别于其他茶类最显著的品质特征是具有自然、幽雅的花香,香精油含量高,冠于其他茶类(窨花茶除外)。福建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与主产区,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闽北工艺与闽南工艺,闽南传统乌龙茶以花香浓郁而倍受青睐。但是近些年来,乌龙茶加工出现一些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的现象,甚至追求“越绿越好”,  相似文献   

14.
多年选育结果表明:鸿雁9号属小乔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树姿呈开张状态,树幅扩展能力强。产量特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84.1%,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4.97%、14.65%、56.32%和180.46%。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花香绿茶,品质优异。高香乌龙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滑爽口,汤色橙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3分,全国区域试验品质审评结果表明与对照种黄棪相当;花香绿茶外形绿润,滋味浓爽,香气高显花香,汤香突出,品质明显优于国家级绿茶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较强,扦插育苗与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5.
花茶史话     
“茶味花香融一体,沁人心脾长精神”。无论寒冬酷暑,人们只要沏上一壶优质花茶,一杯在手,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确有一番乐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茶叶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和红茶六大茶类。花茶是再加工茶的一类,是用红茶、绿茶或乌龙茶为原料,再用各种香花窨制而成的一种香型茶,所以也  相似文献   

16.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工艺流程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基本一致,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又有一定区别。以轻晒青,轻做青(轻摇青、薄摊青、长凉青、轻发酵)、重炒青、冷包揉、低温干燥为特征。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兰花香高扬,鲜爽度高,滋味偏向"绿茶"化,音韵不明显,但机械化加工程度高,制优率高,适合大众化消费。  相似文献   

17.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登良  郭勤  张大春 《茶叶科学》2004,24(3):197-200,206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减少,具有果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说明经过焙火工序后,岭头单枞乌龙茶滋味变得醇厚回甘,香型由花香型向其特有的蜜香型转变,可见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山茶区利用当地品种的大宗茶原料和绿茶加工设备,集成应用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提出了萎凋、做青、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烘焙等创新工艺流程,研制出花香型的特质绿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一路香’茶树新品系的茶类适制性及生化成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2年连续3年春季,分别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棪’为对照,采摘一路香鲜叶,分别按红茶、绿茶、白茶、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并对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品质鉴定结果表明:一路香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稍带花香,味较醇,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2分;制绿茶汤色黄绿,有奶香,味较鲜爽,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45分;制白茶有清香,味清甜,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53分;制闽南乌龙茶花香浓郁,味醇爽,水中有香,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黄棪高1.25分。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一路香红茶和绿茶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游离氨基酸与对照相当;一路香白茶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比对照福鼎大白茶低;一路香乌龙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黄棪高。【结论】初步得出‘一路香’是个多茶类兼制的优异茶树新品系,在不同茶类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均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20.
清香型德化铁观音初制工艺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岩 《福建茶叶》2011,33(2):29-30
德化铁观音是产在德化县境内,用铁观音茶树的嫩梢制成的乌龙茶。近几年由于清香型铁观音在茶叶市场卖价高、销路好,特别适宜销区长期习惯喝绿茶的消费者。其品质特征:外形圆结重实,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清醇鲜爽,汤色淡黄清沏,叶底黄绿软亮。其加工工艺主要是按闽南乌龙茶制法,参照台式乌龙茶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