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大面积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节水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超宽膜植棉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及病虫测报技术等,产量连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 35号采用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 ,不仅能使整个棉田灌水均匀、节约用水 ,降低劳动强度 ,解放劳动力 ,而且更有利于棉花的施肥和化调、化控。现就中棉所 35号与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介绍如下。1 采取机采棉、膜下滴灌配套组装技术对中棉所35号长势长相要求苗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来的农业新技术的引进与更新,伊犁棉区先后探索出适宜该区域的棉花全程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大幅减少了棉花种植用工,有效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提高了棉农的植棉效益。本文对伊犁棉区棉花播种、化控、滴灌、机采、化学打顶等配套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该地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兵团机采棉面积达17.33万公顷今年,兵团已播种机采棉达17.33万hm2,这是继去年兵团在石河子垦区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成功后,机采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2005年兵团种植机采棉13.33万hm2,实现机械采收的棉田为5万hm2。用机械采棉后,1名农工最多可负责13.33hm2棉田,收入增长2万  相似文献   

5.
农六师农业生产属于灌溉农业,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采用膜下滴灌,逐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农六师农业生产能否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农六师从1998年开始试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截止到2001年,全师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达1.13万hm2.根据这几年的成功经验以及高密度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配套了相应的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玉米精量播种及其配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精量播种是指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在确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对播种孔穴进行单粒播种的种植方式。近几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优良品种的普及,尤其是膜下滴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种更新改良进程的加快,促进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省种、省工、省时,促进提早出苗,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加快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提高了玉米产量和玉米种植效益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据调查,博州地区玉米精量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以上,比常规播种玉米田增产6%~10%。通过田间技术指导和生产调查,结合试验示范,总结了博州区域玉米精量播种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节水灌溉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七师车排子垦区一二七团,地处奎屯河冲击平原下游,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159.8m m,蒸发量1784~2248m m,光热资源极为丰富,适宜棉花生长,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团灌溉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一二七团大力发展喷灌、膜下软管灌、膜下滴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已达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采棉种植模式中出现的脱叶效果差,影响机械采净率等问题,鉴于有关植棉团场提出的进一步缩小行距的设想,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超窄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本文介绍了该播种机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实践证明:该播种机最小行距可调至4 cm,2行株距成三角形配置,该棉花种植新模式在增大棉花生长空间的同时,较利于提高脱叶效果及机械采净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七师一三○团结合本地实际,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大力推广农牧十大主体和精准农业等六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把精量播种技术广泛运用到棉花种植当中.为配合推广机采棉超宽2.05m双覆膜精量播种技术的落实,农七师一三○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确保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一三○团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笔者依据在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技术,已在棉花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土地开发规模的扩大,一些地区已在沙壤土上大面积发展棉花膜下滴灌工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密、矮、早、膜、匀”栽培技术和宽膜滴灌植棉技术的不断完善,新疆棉花产量逐步提高。在地膜植棉中,边行与中行的差距一直表现突出,对提高滴灌棉产量及均衡增产影响很大。为尽量减小影响,我区对非机采播种机械进行了行距调整,边行向里调5cm,这样边行采光面较以往增加5cm。为了准确掌握在不同行距配置下,边、中行生长发育动态的差异性,我们对两种非机采行距和机采行距,三种行距配置的棉花进行边、中行差异性调查,为今后植棉过程选择适当的行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兵团率先开始进行采棉机械的引进试验和科研开发。2005年,农八师推广机采棉面积3.65万hm2,实际采收2.96万hm2,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与机采棉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很多,如土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播种技术、田管措施、机械打顶、化学脱叶技术、机  相似文献   

13.
滴灌作为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缺水地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节水能力。截至2005年,全疆已推行棉花膜下滴灌333 333hm2以上,其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在国内外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现有的滴灌系统基本上采用人工控制球阀进行灌溉,由于受传统沟灌思维影响,种植户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的灌溉时间、周期、次序进行灌溉,而是经常人为增加轮灌面积,延长灌溉时间,造成轮灌周期得不到有效执行,最终造成棉花滴灌系统运行不正常,棉由因灌水不均匀而整体减产,很难达到预期的节水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史建新 《中国种业》2006,(11):14-15
新疆113.3万hm^2棉花几乎全都采用了机械铺膜播种,棉花播种量由最初的每穴6~7粒发展到现在的2~3粒,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研制的气吸式膜上精量穴播机及区内一些厂家的机械式穴播机则可达到每穴1~2粒。棉花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每hm^2用种约30kg,常规播种技术用种量约112.5kg,棉花种子市场价按3.5元/kg计算,精量播种每hm^2比常规播种节约种子82.5kg,节约种子款288.75元。精量播种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棉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但精量播种对种子的要求也很高,用于精量播种的棉种应是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应在99%以上,种子经过精选,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发芽率达92%~97%。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垦区机采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合库尔勒垦区特有的气候条件,采用一般大田管理措施,经过2年的栽种试验,对35个棉花品种(系)进了比较分析,以新陆中35号为对照,从中筛选出适合库尔勒垦区推广种植的具有较优机采棉性状的品种。通过对35个参试棉花品种(系)的比较试验得出:1704、1709和HK3这3个棉花品种产量分别为7 200.36 kg/hm~2、6 800.34 kg/hm~2和6 650.33 kg/hm~2,且满足棉花机械采收和纤维品质的要求。可作为库尔勒垦区推广机采棉首选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一二九团自1999年开始推行机械采棉,并与高密度、新品种、平衡施肥和滴灌为核心的新技术推广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机采棉农艺配套措施1.1选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面积大的粘土地和壤土地集中种植。1.2品种选择机采棉要求棉花第1果枝距地面高度要在18cm以上,株型  相似文献   

17.
耿苹 《种子科技》2023,(6):47-49
文章探索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通过了解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的经济增产效果,分析其促使玉米增产的原因,详细探讨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整地、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分析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灌溉,确保以成熟的节水滴灌技术满足玉米种植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水稻增产幅度大,节水效益显著,目前发展很快。本文简要介绍了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开发背景,并根据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要求,提出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作业,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出苗整齐。其主要技术指标:空穴率≤3%;穴粒数6~12粒/穴;穴粒数合格率≥85%;膜孔覆土率≥95%;播种穴数31 000~33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19.
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农一师三团自2000年开始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通过5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形成了较完整的1套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弓晓峰 《种子科技》2012,30(9):44-46
近几年,随着玉米种子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带来了玉米播种方式的革命,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了精品种子在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前提下减少用种和间苗定苗用工等节本增效的巨大好处。所谓精量播种,是指在确定密度的前提下,通过精量播种机械将玉米种子按农艺要求的亩播种量、行距、株距、播深精确地进行“单粒播种”或“半距单粒播种”的一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