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食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加快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我们于2002年春季引进一批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试种,以便鉴定新引进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特性,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品种综合性状及品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包头市种植的商品性状好、适口性优的多种类型的鲜食玉米品种,对13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美珍208和双色先蜜、糯玉米品种黑宝、甜糯玉米品种佳彩甜糯采收期适宜,无病虫危害,无倒折倒伏,果穗均匀一致、无秃尖、长且粗,无空秆,产量高,品质等级1级、鲜食品质评分高,可以作为鲜食玉米主推品种在包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磐安县推广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以 7 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 7 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其中雪甜 7401、浙甜 20、黑甜糯 168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符合农民对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磐安县推广种植。珍甜 1718 产量低、易倒伏,田间综合表现较差,不适宜在磐安县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的高产与利于机械化实现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以2个株高差异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2种带宽(高产带宽2 m和宜机械化高效带宽2.4 m)与玉米种植密度(37,500、45,000、52,500和60,000株hm-2)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群体产量、商品品质及种植效益的影响,明确了高产高效最优田间配置。结果表明,鲜食玉米产量受玉米密度的影响更显著,而鲜食大豆产量主要受带宽的影响。带宽和玉米密度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商品品质,随着带宽增加,矮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2年平均降低25.78%,秃尖长2年平均增加9.55%,高秆玉米品种则一级果穗率降低11.76%,秃尖长增加17.54%;随着玉米密度增加, 2种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均显著降低,秃尖长均显著增加, 2019年2 m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种植密度从52,500株hm-2增至60,000株hm-2,一级果穗率分别降低46.16%、27.78%,秃尖长分别增加19.44%、14.17%,2....  相似文献   

5.
夏清清  蒲全波  刘柏宏  李仕伟  杨云  金容  王鹏  符鹏 《中国种业》2024,(3):158-159,162
鲜食玉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四川鲜食玉米生产水平不高,产量及品质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差距较大。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集成优化出以精量点播、干播湿出、高效肥水、控密增效为核心的鲜食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规范化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中国鲜食玉米研究领域的变迁轨迹,把握研究现状与热点内容,探析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旨在为鲜食玉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0—2021年1588篇“鲜食玉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近10年鲜食玉米领域研究发展稳定,年发表核心论文数保持在100篇以上;高产作者以陆卫平、刘春泉、李大婧、陆大雷等为代表,呈单线或辐射团队合作。作者所属机构以农业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在发文数量上农业类高等院校取得的成果更为显著,科研院所在新品种的研发上更有优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团队合作比较紧密。突现词分析表明,单倍体、超甜玉米、种子萌发、遗传多样性、营养品质、风味、叶酸、可溶性糖等为研究趋势。未来鲜食玉米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扩大覆盖面,突破传统局限,拓展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测序、单细胞测序、基因组、蛋白组、转录组等多种前沿生物技术手段辅助传统鲜食玉米育种研究,尤其是加强甜加糯型玉米和超甜玉米的研究,增强鲜食玉米品质和营养,提高其抗病虫、抗倒、抗旱等抗逆性研究;在食品加工、饲料研究领域多,注重延长鲜食玉米采收期、贮藏期,保证其...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探究黔中黄壤区施用缓释尿素对鲜食玉米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尿素处理鲜食玉米产量为(9.04±0.16)t·hm-2,较施用普通尿素增产5.02%,增加纯收益7180元·hm-2;鲜食玉米总糖、氨基酸、维生素C、蛋白质较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略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研究表明,在黔中黄壤区域鲜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定西旱作区种植,丰产、稳定、商品性状好、品质优的鲜食玉米品种,对13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万糯188、甜玉米品种双色先蜜、甜糯玉米甘甜糯928果穗均匀一致,无秃尖、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市场需求,种植价值高,可以作为定西市旱作区鲜食玉米的主推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2020年收集的2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采收期对鲜穗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海甜加糯007、HT8108、金海糯玉米009、天贵糯932、白甜糯1号共5个鲜食玉米品种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综合性状优秀,适宜在济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鲜食玉米相关标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分析我国现有的鲜食玉米相关标准《NY/T 523-2002甜玉米》和《NY/T 524-2002糯玉米》自身和产业衔接不足的问题。自身细节问题主要有:与其他专用玉米标准分散、鲜食抽样细则不明确、甜玉米定等指标模糊、可溶性糖检测方法缺失、外观评价要求简单笼统、蒸煮品质评价无具体描述;与产业衔接不足表现在:新种类甜加糯鲜食玉米空缺、甜玉米关键指标过低、感官评价缺乏时效性要求、外观品质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感官评价品质评分要求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产业需求,提出整合鲜食玉米,明确鲜食用途,制定有针对性的抽样规则,选择合适的检测评价方法,贴近市场优化品质评价,按需提高分级定等要求,标准中增加甜加糯类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颜学海 《中国种业》2021,(10):23-24
鲜食玉米食用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是百姓“菜篮子”的主要品种,也是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四川省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区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省份,多年来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本文就2021中国(四川)鲜食玉米大会归纳总结,分析四川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短板,提出推动四川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本文主要指甜、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来,伴随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就鲜食玉米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采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阐述,为高产高效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鲜食玉米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为鲜食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配施控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佳施用量,为鲜食葡萄栽培的氮(N)肥节本增效利用提供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N肥减量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阳光玫瑰产量、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与鲜食葡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肥减量0~3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的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0.67%~32.91%,而减量4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降低5.79%。其中,适当减N配施控释肥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随着施N量的降低,鲜食葡萄产量及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膨大期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值与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N肥适当减量配施包膜尿素利于形成鲜食葡萄产量结构,提高膨大期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有效扩充果粒,促进鲜食葡萄增产节肥增效,并提升食用品质,以N肥减量10%~2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赫明涛  王军  水玉林  张明 《种子科技》2002,20(6):328-328
近年来随着鲜食玉米市场走俏 ,鲜食玉米育种开展得如火如荼。 2 0 0 2年参加国家玉米区试的鲜食玉米品种已达 99个。然而 ,目前“国家鲜食 (甜、糯 )玉米记载项目和标准”中 ,空秆率、双穗株率两项记载标准与鲜食玉米育种的目标不甚相符 ,不能有效地反映鲜食玉米的优良种性 ,亟待调整。国家鲜食 (甜、糯 )玉米记载项目和标准中 ,双穗株率的标准为 :成熟后调查植株结有双穗 (第二穗为成品率 )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数的百分率。而什么样的穗算是“成品”呢 ?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解释 ,但参照空秆率的标准可以推理而知。标准中对空秆率的表述为 :成…  相似文献   

16.
评价分析鲜食玉米的品质,提出其保鲜技术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7.
曾胜威 《种子科技》2022,(23):5-7+21
为筛选出适宜在莲都区推广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动莲都区鲜食玉米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特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田间展示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莲都区栽培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为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气候特点和鲜食玉米对水分温度的需求,结合东兴区石子镇、资中银山镇种植鲜食玉米情况,探讨川东南浅丘区 1 年种植 3 季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并介绍种植关键点及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鲜食玉米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达 134 万 hm 2 以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 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我国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鲜食玉米分类和起源入手,介 绍了我国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剖析了产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鲜食玉米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潘永琼  易加洪  张锦春 《种子世界》2021,(10):0159-0161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人们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嫩、鲜逐渐成为了人们在农产品方面所追求的新方向,其中以甜玉米、糯玉米为代表的鲜食玉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在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及市场前景。鲜食玉米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农作物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重点研究滇源街道鲜食玉米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为昆明市农产品的发展和流通、生产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