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生产在达州市粮食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种植面积17.3万hm2.长期以来水稻生产主攻单产忽视品质,随着高产品种推广应用,宽窄行定距条栽规范化栽培技术、半旱式栽培、旱育秧技术、地膜全程覆盖等技术普及,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总产在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稳步增长.但与稻米质量矛盾日益突出,不同消费结构所需的品质差异没有很好地结合,致使中、高档优质米欠缺,并且加工技术落后,满足不了市场要求,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随着国内、国际稻米市场竞争加剧,提高稻米品质和档次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优质稻米业,振兴达州市米业,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2.
吴昊文 《种子科技》2019,(2):37-37,41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种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秩序稳定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生产及种植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水稻生产运行模式在逐渐向现代化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水稻优质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小站稻的种植历史、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贡献、有关小站稻的描述和优质的原因,我国稻米品质、食味和食味米的内涵,小站稻和食味米、我国稻米品质和食味米指标的异同点。提出了天津市水稻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优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围绕食味品质进行新品种选育;加强食味理论研究,探讨优质前提下的高产之路;走精品化珍品化道路,抢占国内外稻米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关键作用。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相关人员积极尝试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在保证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科学处理病虫害问题,推动水稻种植绿色发展。文章从栽培技术创新与病虫害防治两个层面出发,整合技术要素、管理要素,以期提高水稻栽培能力,推动现有水稻栽培体系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推广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既能增加稻米产业赋能,也是水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丹阳市优质食味稻米生产实际,对其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利用的内涵、利用发展的对策等进行总结,为促进全市稻米产业升级和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用13个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研究了水稻开花与灌浆结实期持续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可降低稻米加工品质,其中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最大;干旱对粒形影响不大,但极显著增加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从而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干旱还可影响稻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使稻米的糊化温度提高,胶稠度变硬,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提出优质米生产首先应选用优质品种,同时,应选择温光条件和水源条件均好的生产基地,栽培上应搞好灌浆结实期的水分管理,特别注意保持后期的田间水分,不能断水过早。  相似文献   

7.
水稻清洁栽培就是将水稻生产每个环节与控制环境污染相结合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清洁栽培分为无公害稻米栽培、绿色稻米栽培和有机稻米栽培3种。无公害稻米栽培是低级清洁栽培;绿色稻米栽培是中级清洁栽培;有机稻米栽培是高级清洁栽培。我县水稻清洁栽培已推广十余年,稻米的售价提高了2~3倍,稻农收入成倍增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蓉华 《中国种业》2002,(11):10-11
随着益阳市稻作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价格连年下跌,劣质稻谷出现大量积压而优质稻谷却供不应求,优质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虽然经过育种家们的巨大努力,杂交水稻的米质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目前大面积推广达到我省二等优质米以上档次的优质稻品种尚主要是常规水稻品种,因而我市优质常规水稻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河南省沿黄地区的优势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 左右。沿黄地区光热水资源充裕, 水稻灌浆期气温适宜, 昼夜温差较大, 极其有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 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地。本文针对沿黄地区的生态、生产条件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水稻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优良食味水稻津川1号的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国内市场看,自1994年以后,由于市场中优质米受欢迎,劣质稻米出现了压库现象;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米质较差,出口数量甚少。由此可见,稻米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由稻米生产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的严重障碍。因此,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国稻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稻米品质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达义  胡葵 《种子》2001,(4):49
随着近些年粮食生产的稳产和增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 ,从过去追求数量型己逐步转到向质量型方向发展。粮食由卖方市场己转向买方市场 ,同时我国即将加入 WTO,作为农业部门应从过去如何提高单产的育种目标转向以优质、稳产、抗逆的育种目标去培育新品种 ,这是时代赋予粮食生产的新使命。1 优质米生产的现状浦东新区自 90年代成立时 ,稻米生产面积有 1.8万公顷 ,随着我区开发开放 ,稻米生产面积到目前只有 0 .8万公顷。近几年来 ,我区农业部门在水稻生产上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从育种、栽培、植保、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人们也提高了生活水平,相应对物质的需求也更强烈。近年来,很多地区把优质水稻培育种植作为重要的粮食工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同时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做好水稻栽培生产,科学防治病虫害,根据水稻种植现状,凝炼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郑晓康 《种子世界》2021,(11):0087-0089
在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为广泛,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水稻虽是常见的农作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产量、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切实做好种子处理与育苗管理工作。本文以浙江泰顺县为研究区域,总结了水稻生产中的较为常用的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希望为优质水稻的种植区域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优质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于1976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目前一直稳定在60万hm2左右,1976至2000年全省累计增产粮食105亿kg,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浙江省人多地少对粮食的压力。浙江省于1976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目前一直稳定在60万hm2左右,1976至2000年全省累计增产粮食105亿kg,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浙江省人多地少对粮食的压力。但是,在杂交稻米质上,不仅不能与国外优质米相竞争,而且与省内优质常规稻的品质相比也相对较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稻米品质要求越…  相似文献   

15.
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发展简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机播与机收,玉米机播、秸秆还田等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然而新乡市水稻种植目前还是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提前40d育秧,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之稻米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导致近年来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因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世界重要经济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吉林是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80万hm2,总产量在60亿kg左右。在我国水稻种植的发展进程中,很容易遭受各种气象因素的干扰,例如霜冻、低温、旱灾等会严重制约水稻的生产,一些灾情特别严重的地区以至于稻米绝收,为广大农村经营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可以在重大恶劣天气出现前及时预防并采取适当处理方法,对稻米的种植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稻米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调查研究发现,稻米质量与水稻栽培技术有着很大关系,因此,水稻栽培技术在国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做好在水稻栽培期间各环节的技术优化,才能够提升稻米品质,为民众带来优质稻米。文章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质量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以优化稻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稻食味品质形成影响因素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水稻食味品质已是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鉴于当前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研究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生产条件下水稻的优质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本研究分析了稻米食味品质与其密切相关的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影响稻米优质食味形成的主要栽培措施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稻米食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面提升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的稻米食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薛应征 《种子科技》2010,28(7):40-41
沿黄稻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区。光热水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稻米的高产优质,造就了享誉华夏的“原阳大米”。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向营养健康无公害方向发展,因此对水稻栽培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沿黄优质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供有关部门和广大稻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轧宗杰  卢树昌  侯琨 《作物杂志》2020,36(2):9-2453
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水稻种植与水资源紧缺、劳动成本高等矛盾日益突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越来越得到各国研究者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稻旱直播栽培的发展研究现状,表明水稻旱直播栽培具有省工、节水、便于机械化种植,能提高水肥利用率及降低劳动成本等特点与优势,同时也指出该种栽培方式存在杂草和倒伏问题较难控制、对田间管理要求较高及稻米品质较差等不足,提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重要作用,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