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强 《世界农业》1997,(2):10-11
埃及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开垦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左强对于似埃及这样一个干旱的国家,水是土地生产的基本因子,为此,有人将埃及土地资源的变化分为两个时期:阿斯旺大坝建成之前与建成之后。大坝的建立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埃及可资利用的水资源更为可靠与稳定,但...  相似文献   

2.
罗马统治时期的古代埃及,留下来大量的土地租约,为我们研究古代埃及的农业经营方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正如其它的法律文献一样,土地租约也采用标准形式,使用一定的套语,人们认为这对于确保土地租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必要的。(1)下面是来自法尤姆的提图尼斯村庄公元后二世纪的一份土地租约,颇具代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晓林  张军  王乐乐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28-4932
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务件,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分析了指标构成及其内涵,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普遍现象,印度、埃及、巴西、苏联等发展中的大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历程对中国有较强借鉴意义。印度独立后长期实施以土改和合作化为重点的"制度战略"和以"绿色革命"为中心的"技术战略",印度重视保护私有地产,土改法通常强调和平赎买超额土地并稳定租佃关系。在埃及现代化进程中,农地制度、农产品市场化、粮食问题、村民流动与乡村政治参与间具有紧密关联,其"三农"问题具有深刻的政治根源。巴西实行土地私有制,并较多地保留殖民统治时代的大地产,巴西地广人稀,而且农村人口比重较小,因此,巴西村民人均耕地面积广阔,但耕地高度集中,私人大庄园与雇佣关系十分典型。苏联乡村农业现代化主要涉及土地制度和粮食问题,这两个领域密切相关,并在战时共产主义和农业集体化时期留下沉痛教训。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自由度扩大,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罗马时期埃及法律上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出现了大量的私有土地.私人土地租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经营方式.研究罗马时期埃及土地租佃经营方式,对于理解和认识古代东方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普遍存在的租佃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红云  田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67-13169
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是古代埃及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它创造和奠定了古代埃及成为地中海世界经济粮仓地位的坚实基础.这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希腊文化到来后,统治者在立足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将两种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促使古代埃及在政治上,在农业发展上和经济管理模式上,以及技术应用与改良上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从而显著地促进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变的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农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整个社会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职业教育的进步,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对当时的农业职业教育背景、思想、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1977年有机农场的概念被引入埃及,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农业的新的模式在埃及兴起,埃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有机农业。本文从埃及的土地政策、水资源利用、农业科技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埃及有机农业耕作政策,并对其在埃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埃及,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686年的旧王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古代埃及农业是与河流紧密相连的。每年尼罗河洪水的定期泛滥,为尼罗河流域内的耕地带来肥沃的淤泥。使耕地获得丰富的有机质,并且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沛的灌溉水源。在埃及的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尼罗河占据了关键的地位。就经济发展而言,尼罗河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之便。在公元前1567年建立的新王朝之前,埃及的陆上交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驴子是当时唯一的陆上运输工具。大量的商业运输以及旅行都几乎依赖尼罗河。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阿斯旺水坝等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兴建,尼罗河特有的洪水几乎失去对埃及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教育概况 19世纪初期,埃及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埃及农业的复兴随之开始。为了支持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外向型农业流通体系,埃及建立了农业技术学校。 19世纪后期,高等农业教育在埃及诞生。 20世纪初期 (1908年 ),建立了埃及国立大学, 1925年更名为开罗大学。目前,埃及有 13所大学设有农业类专业,共有 17个农学部和 8个兽医学部。另有 2所私立高等农业教育机构——位于开罗的高等农业合作学院 (HIAC)和位于 Assiut的高等农业合作与推广学院。   1中等农业教育 埃及的中等农业教育比较发达。全国 25个行…  相似文献   

11.
埃及和西班牙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他们通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等措施推进农业发展,以节水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者认为,埃及和西班牙农业及其发展与广西有诸多相似之处,有必要结合实际采埃及和西班牙之长,确实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广西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埃及全国总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沙漠占全国总面积90%以上。远自法老王朝统治的古代迄今,尼罗河河水一直是埃及农业的命脉。尼罗河流经埃及境内的全长为1,200公里。河流两岸属泛滥平原,土地肥沃,最宽阔处约20公里,但其形成的耕地不足埃及土地总面积的4%(约4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种粮大户,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为稳定粮食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分析了江西省种粮大户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生产经营风险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大户的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种粮大户,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为稳定粮食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分析了江西省种粮大户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生产经营风险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大户的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确认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在农业中普遍存在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实质内涵及其与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本质区别:同时,又进一步根据生产要素结构理论,指出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存在的经济和技术原因;为防止农业生产中土地收益递减现象的存在,本文在最后还指出了重新认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现实意义,尤为强调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处尼罗河下游,跨亚、非两大洲,主要领土在非洲,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亚洲,北临地中海,南与苏丹接壤,西邻利比亚,东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埃及国土面积100万km2,绝大部分为沙漠,适于人居和生产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4%,即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西奈半岛面积约6万km2,其地势是南高北低,南有埃及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 637m,北部地势平坦,多为沙漠。埃及气候炎热干燥,占全国86%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仅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一、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埃及以干旱著称,降水稀少,年均仅10m…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小、农田结构零散等原因,制约了我国农业劳动与土地产出率的进一步提高。为给各省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通过查阅各省区农业统计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与利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权重,对各省区农业生产要素和土地产出率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明确了各省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农业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在农业文明中一个重要的大型公共活动就是修建水渠和人工灌溉,这需要国王亲自主持,召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该项活动。大量资料显示,古巴比伦时期的每一位国王都非常重视水渠的修建,并把这一活动作为他的一项重要功绩,作为年名来进行宣扬。古巴比伦时期保留的以开渠为年名的资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业发展历程的角度,论述了农业发展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和养地特点、土地生产力的变化,探讨了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而粮食生产离不开土地。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区县的抽样调查发现,现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仍归原土地承包人所有,既不利于提高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发展粮食生产,也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此,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与土地流转进行政策协同,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