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良  赵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290-292
从农户视角出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农民进行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选择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实际情况,提出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首先,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考察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人群、地域、职业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2005—2015年统计数据做出计量分析,得出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事非农业劳动的预期收入、农村居民的人均收益、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农村机械化程度、城市就业机会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后,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怀良  许可  李霞  陈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29-7031
在分析川中丘陵地区农村经济与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大英县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县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外出务工多选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中心城市,绝大多数以初级劳务型工作为主,文化程度和转移地点对务工年收入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地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发点不规范及转移秩序混乱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带来较多社会问题。针对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发展乡镇企业、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等措施消化和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管理,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大、素质之低是古今中外所未曾有过的。由此观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剩余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入手,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探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最后结合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慧蓉  钟涨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79-6680,6682
依托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被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所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经历的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不同的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面临的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显著特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跳跃转移特征,而且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逻辑,并就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迎斌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3):271-272,276
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以农业内部转移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瓶颈,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推进和拉动两方面来探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成因,从而对选择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和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降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适合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姚玲玲  于小俸  王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5-10576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作用3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以湘西风凰县为例,具体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构想,建议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族乡村旅游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方面着手。并具体阐述了相关策略.以期增加农民收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张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76-9777
甘肃省礼县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山区县,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而引起的。只有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减轻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分析认为,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主要采取劳务输出的方式向大中城市转移,但是劳动力转移的最终去向应是县域中小城镇。  相似文献   

14.
衡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农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占绝对优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己达17876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积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木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翠珍  张颖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94-2297,2325
以杭州和绍兴区域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尺度的劳动力力流动形式、在农业和非农业行业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浙江省农户尺度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约46%的被调研农户选择了以打工形式转出劳动力,其次是以个体经营形式转出的,占到总样本的12%左右,而以永久迁移形式转出劳动力的农户所占比例最小。②男、女劳动力数对调研农户劳动力转移均有正的显著性影响,女劳动力数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耕地资源、劳动力平均年龄、抚养人口数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规模越大;同时,浙江省积极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地区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韩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71-3174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消除制度因素影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有效发展;农村经济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