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综述了十年来世界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剑麻等麻类作物的生产、贸易概况,介绍了国际麻类生产和贸易动态。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对我国麻类生产规模、种类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促进我国麻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麻类行业"十五"规划,其次谈到农工科贸一体化是21世纪我国苎麻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还谈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省早就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八十年代作者和湖南省经济作物局刘长远局长协作,两年内建立九个良种区域化基地县,共45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九十年代末作者又主持另一个苎麻产业化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麻类行业“十五”规划 ,其次谈到农工科贸一体化是 2 1世纪我国苎麻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还谈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以及我国台湾省早就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八十年代作者和湖南省经济作物局刘长远局长协作 ,两年内建立九个良种区域化基地县 ,共 45万亩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九十年代末作者又主持另一个苎麻产业化项目 ,目前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总结麻类所40余年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实了麻类科研的公益性、社会性等特点;分析了麻业发展因基本投入过低而面临的严峻困境,提出了重新审视麻类所定位问题、加大对农业科研投入以及"抓大不放小,扶强不欺弱"的新观点.对落实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为贯彻落实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战略方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04年8月28日,在综合实验楼封顶之际,麻类所在长沙海天宾馆召开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章力建副院长以及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有关各厅局领导、特邀专家等100余人出席了大会。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等媒体到场采访和报道。 相似文献
10.
12.
13.
14.
15.
17.
18.
麻类生物脱胶与生物制浆酶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麻类生物脱胶与生物制浆的三类主要酶类,即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木质素降解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对其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