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造林不易成活,采用选择抗干旱树种、营造混交林及苗木抗干旱处理及造林抗干方法等技术,可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薄膜及保苗剂提高落叶松樟子松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木在造林初期,由于根系尚未恢复功能,它的吸水和吸收营养的能力相当弱,然而苗木叶面的蒸腾作用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在春季干旱、风大、温度高的条件下,它的蒸腾会更大,这就导致了苗木体内的水分失衡,造林成活率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于1992年4月25日在苇河林业局东风林场设置了试验。于5月28日观测了结果,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不同季节、用不同苗木造林试验,探索干旱山区低成本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水分下菌根育苗对大叶相思苗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和Pt菌剂育苗对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干旱胁迫和Pt菌剂具有叠加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造林存活率,其中以Pt菌剂15g+干旱胁迫的造林效果最佳,从而为大叶相思苗木造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是我区治沙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扩大樟子松造林面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是当务之急。但目前适宜营造樟子松林的宜林地区,大半是自然条件严酷,风沙干旱严重,土壤瘠薄,裸根苗造林难度大。为此,我们从1986年起,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及黄土丘陵地区,分别开展了以樟子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大力推广,沙棘已发展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它虽然有易成活的优点,但在造林施工中,往往因某个环节的工作失误或应用技术不当,特别在一些干旱的年份,容易导致造林失败,影响成活率。由于甘肃高原沙棘圣果公司落户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笔者又多年跟班作业施工,根据实践,现就其沙棘造林技术阐述几点看法,供大家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参考。一、苗木管理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因此,首先必须把好苗木质量关。1.选调苗木应注意的问题。严格控制单位面积产苗量,根据目前的育苗技  相似文献   

8.
浅析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干旱,造林成活率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从苗木生产、造林整地以及苗木的保护等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容器苗是利用容器加营养基质进行播种、苗木移植来繁育的苗木。容器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采用容器苗造林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阳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8月中旬,在苗圃捋除樟子松苗木针叶的1/2、2/3、3/4、9/10,全部,并设对照,翌年进行春季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多风地区,生长后期捋除苗木针叶,翌年造林,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中临时捋除针叶不利于苗木成活。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的治沙造林经验,在沙漠造林工作中除严格注意各项造林环节外,采取选择适生树种、抢抓造林时机、规划造林部位、科学栽植苗木、强化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沙漠造林质量。一、干旱荒漠区造林质量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干旱山区的刺槐造林,为减少苗木的水分损耗、提高造林成活率,常采用截干造林。因此,苗木地径的大小就成为衡量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探讨在等密度条件下,刺槐苗木不同时期摘心对地径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保温保湿运苗车,目前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广泛用于苗木的春运、秋运。它对苗木抗生理干旱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在人工更新造林过程中,苗木的强壮是非常重要的,苗圃现行的作业程序:起苗→假植→入窖→春运→假植(林场临时假植或造林地区假植)→栽植。其中,春运最关键,苗木死亡率也高。根据1989年统计,苗木  相似文献   

14.
固体水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植被恢复首先要解决苗木的水分供应问题,固体水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之中。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固体水的特点,总结了固体水在释水规律、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渭北干旱山区是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春冬两季气候干旱,常规办法造林成活率往往达不到指标要求,为了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在苗木栽植时应用保水剂进行造林成活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干旱地造林时能明显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 ,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 ,以侧柏作为试验树种进行卡氏、干旱造林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93%以上 ;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针叶树营养袋苗木被大量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而且用量还在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半干旱地区针叶树营养袋苗木造林技术,技术实用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沙地沙棘苗冷藏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文章对一年生沙棘苗进行了冷藏处理和造林抚育试验。试验发现:冷藏可以延长苗木的保存期,使造林得以在春季干旱多风季节之后进行,避开了干旱与大风对苗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同时也降低了造林与抚育的成本。与常规造林相比,冷藏苗造林可以节省约50%左右的费用。试验还发现沙棘苗木在冷藏过程中,适度的温度控制以及冷藏后与造林前的常态恢复训练与苗木冷藏处理后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训练应该选择在阴天或阴凉处进行,避免光线直射。人工开沟深坑造林技术也是提高冷藏苗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干旱地区造林前苗木根系水浸泡处理是直接影响其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轻视或忽略将直接导致造林成功与否。通过实践证明,简单的前期苗木根系是浸泡处理,是大幅度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在干旱地带的造林工程,对苗木的成活率、生长状况等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文提出了一种节水造林新技术-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林木深根苗(垂直根系长度超过60cm的苗木)或长茎苗(具有较长主茎的苗木),造林时直接将其根系栽植到保有较多水分的下层土壤,使苗木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且苗木生长亦优于常规技术造林苗木。该文对该技术所采用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推进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