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肥在向日葵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氮肥施用越多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产量也随之增加,当氮肥施用超过一定范围时,氮肥施用增加而产量却反而下降,给生产上造成经济损失。试验表明,在原州区北部川水地食用向日葵生产中在氮肥施用上以每公顷施纯氮180kg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覆膜玉米氮肥不同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玉米是原州区干旱区及半干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栽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近1.07万hm2.通过对覆膜玉米施氮肥量试验,得出氮肥在覆膜玉米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氮肥施用越多越好,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3氮肥施用超过一定范围时,氮肥施用增加而产量却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州区覆膜玉米生产中,在土壤中等肥力的地块,氮肥施用量以667m2施纯氮16kg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上海市宝山区机械条播模式下小麦的氮肥施用技术参数,开展了机械条播小麦氮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能显著提高小麦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但氮肥用量过高会增加每穗小花退化数,降低籽粒千粒重,并引起倒伏,从而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在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0~21 kg时,机械条播小麦产量随纯氮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4~21 kg时,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30%以上;若继续提高纯氮施用量,氮肥利用率开始降低,氮肥浪费较多,且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宝山区机械条播模式下小麦生产中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以24 kg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不同氮肥用量对莴笋经济效应的影响,掌握氮肥的最佳施用量,提高莴笋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泥田土壤上,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给生产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验结果表明,莴笋最佳氮肥施肥量为16kg(纯量),生产中莴笋的氮肥利用率为59.96%。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新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雅  胡润  朱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151-153
选取目前水稻大田生产主流杂交水稻新品种徽两优166等5个组合进行氮肥试验,通过高、中、低不同氮肥施用量与不施氮肥进行对比,研究当前主栽杂交稻新品种氮肥需要量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增加各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以中高氮水平产量最高。各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表现为中氮>低氮>高氮。  相似文献   

6.
合理施用氮肥,是兼顾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控制农业污染的重要措施。本试验设置不同水平的氮肥施用量进行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发现:在常规施用磷肥的基础上,各处理经济效益为10 543.23~14 819.76元/hm~2,产投比为1.14~1.49;不同施氮量处理的产量结果与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相比达显著水平,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当氮肥施用量在0~105kg/hm~2范围内时,小麦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高于105kg/hm~2时,小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双因子对钵苗机插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及栽插密度均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的互作效应对显著;随着氮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钵苗栽插技术适合高肥高密种植,在生产中适当提高基本苗,增加氮肥施用量,容易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湘早籼45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湘早籼45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0 kg/hm2到180 kg/hm2纯氮施用量梯度上升时,湘早籼45号的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在180 kg/hm2纯氮的基础上再增加氮肥的用量反而会使湘早籼45号的产量降低.综合分析在生产上湘早...  相似文献   

9.
以南粳5055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的影响,同时开展水稻田灌排水氮元素含量监测,摸清稻田养分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施用量减少30%对水稻产量减产3.31%,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2.67%,氮肥农学效率提高31.34%,并减少稻田氮元素排放量14.96%;氮肥施用量增加30%的增产增排效果不明显。水稻生产中适当减少化肥施用更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确定玉米合理的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时氮肥施用量为530.5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05.44 kg/hm2。[结论]玉米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地施用氮、磷肥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确定玉米合理的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时氮肥施用量为530.5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05.44 kg/hm2。[结论]玉米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地施用氮、磷肥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机条播小麦‘罗麦10号'不同施氮量试验,分析了氮素吸收利用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小麦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有效穗数、粒数的增加,产量呈现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机械条播小麦氮肥利用率在氮肥0—315 kg/hm~2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氮素施用量过高时利用率反而降低。当氮肥施用量为31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1.56%,氮肥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26、20.52和29.25。效益分析表明,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317.55 kg/hm~2,此时效益最高。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机械条播小麦生产中氮肥施用量315 kg/hm~2为宜,可供沪郊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氮肥不同施用方式下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肥基施和追施中,各施氮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但以施用尿素150kg/hm2产量最佳,且两施氮时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基施和追施中,玉米籽粒产量氮反应指数、生物产量氮反应指数和氮肥农业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氮肥农业效率在各施氮量间的差异显著。因此,为达到较好增产效果应控制氮肥施用量,同时可以将氮肥以基施形式施入,从而减小玉米生产中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射阳县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氮肥最佳用量为优化指标,通过对棉花氮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与配比,为高产、经济环保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射阳县兴桥镇棉花氮肥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折纯氮0~25kg/亩)随着用量增加皮棉产量增加.该地区适宜用氮量应控制在折纯氮25 kg/亩左右,太多、太低均不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滩涂垦区土壤地力较低,在相同氮肥用量水平下,滩涂垦区水稻产量低于一般生产水平。为探索滩涂垦区水稻氮肥最佳用量,特进行了氮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每667m2施用量从12kg增加到20kg,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每667m2产量358.8kg增加至482.3kg,但在高氮水平下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趋缓,该垦区以施纯氮1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砂质土壤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是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为突出。本试验以开麦22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无氮、低氮、中氮、高氮4种氮肥施用量,探讨开麦22在实际生产中的适宜施氮量。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等明显增加,但过多的施氮量反而造成小麦增产不显著,以及较低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因此,开封地区砂质中低产田适宜的施氮量为21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的施肥模型,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设计合理,数据一致稳定,处理间产量结果差异极显著,优化施肥处理产量显著,70%优化氮区其次,130%优化氮区第三,常规施肥区第四,说明该区域比较缺钾,无钾施肥对产量影响显著,过量氮施肥影响其次,氮肥不足影响第三,各处理中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线辣椒产量明显增加,但是氮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进一步增加产量却下降,可见适度增加钾肥,可获得较高产量,氮肥过量又能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8.
氮肥施用量直接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近年来,氮肥施用量急剧增加,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土壤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氮肥施用量对谷子营养生长期形态发育和生物量的影响,对提高谷子产量和质量、节约资源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晋谷2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T1:3 g·kg~(-1) N(低氮);T2:5 g·kg~(-1) N(中氮);T3:10 g·kg~(-1) N(高氮)。综合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谷子根叶显微结构、根叶形态、株高、茎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低氮条件下,谷子根系内皮层直径比中氮减少16.30%,比高氮减少13.61%。②谷子在中氮条件下,根、叶各形态指标达到最大值,根系长度比低氮增加110.30%,叶片长度比低氮增加58.15%。③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中氮株高比低氮增加6.82%,高氮株高比低氮增加3.09%;中氮茎粗比低氮增加157.73%,高氮茎粗比低氮增加95.88%。④谷子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由大到小依次为:茎、叶、根。综上所述,在谷子营养生长期,氮肥施用量直接制约着谷子根、茎、叶生长,中氮环境不仅节约氮肥,而且最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青菜种植过程中的氮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环境,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蔬菜种植中常规主推配方施肥为标准,特进行减氮控释施肥方案在青菜生产上的实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江宁区青菜生产上实施减氮、控释肥替代部分速效氮肥的施肥方案,并不会影响青菜产量。即在主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减氮20%且用控释氮肥替代20%速效氮肥,可降低青菜生产成本,提高青菜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20.
在磷、钾肥水平相同且较为适宜的条件下,设置氮肥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甘蓝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纯氮施用量超过450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的差异不再显著,扣除肥料成本后的净产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