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流行状况 我市郊区某养兔场有2500多只肉兔,分5群饲养。2000年4月20日,在第一群兔中发现出生不久的仔兔发病,经3~4天后死亡。此后,各兔群中每天均有5~6只肉兔发病死亡。各种年龄、性别的兔均有发病,而以未断奶的仔兔发病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3年10月成都市双流区的6个养兔专业户的兔先后大批死亡.兔群最初有2~3只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1~2d后迅速蔓延全群,并很快死亡。各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均感染发病,长毛兔的易感性高于獭兔和肉兔,而且膘情越好,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乳兔、断奶幼兔和老龄兔有一定抵抗力。  相似文献   

3.
将兔防御素(MCP-1)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EcorRⅠ和Xba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了兔MCP-1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EF。通过脂质体转染,使兔MCP-1 cDNA在COS-7细胞中表达,在转染60、84、108h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在288bp的位置扩增出1条特异性带;RNA斑点印迹杂交表明,兔MCP-1 cDNA在60、84、108h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俗称“兔瘟”,在我省时有发生。笔者于 1993~ 1999年,曾经诊断和防治过几起本病较大的流行。现报告如下。 1流行情况 1997年 3月底,我省某新建兔场饲养的 1 600多只肉兔,因未注射兔瘟疫苗,而引起 120只家兔的死亡。同年 4月份,我省西宁市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 1 000多只兔只,因未给仔兔及时注射兔瘟疫苗而引起 100多只仔兔的死亡。起初两兔场均零星死亡,畜主只按普通病给予治疗,大批死亡开始时送检至我室诊断。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为兔瘟。 2临床症状 病兔…  相似文献   

5.
1997年6月26日,我县大甲乡小甲村阮某饲养的120只20~50日龄的仔兔、幼兔发病,传染迅速,每天死亡2~6只,至7月15日共死亡70只,其中20~30日龄的仔兔65只,50日龄幼兔(体重约1.7市斤)5只。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大甲乡小甲村肉兔存栏6000多只。阮某饲养种母兔21只(其中比利时兔1只,福建黄兔2只,本地兔18只),种公兔3只,仔兔、幼兔120只,其种兔和断奶幼兔均按免疫程序进行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福建省生物药品厂生产)预防注射,平时在日粮中添加氯苯胍片和喹乙醇片。6月24日我县…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 该病在平坝、丘陵区均有出现,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尤以喂全价饲料,不喂青草的规模化兔场多发。该病主要发生于1kg左右的免,严重时成年兔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7.
我市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20余只商品肉兔于1997年6月底至7月初有5只陆续死亡。发病免死亡很快,所有死亡兔的下唇皮肤均有破溃。7月1日来我站化验室化验诊断,经综合化验分析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的1.2月龄肉兔20余只,近半个月以来陆续死亡5只,发病兔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5天,死亡兔下唇下方皮肤均有破溃,口服链霉素无效。二、病变及剖检:死亡兔口唇下方皮肤破清,病兔肝、脾出血、坏死,上有大小不等的脓肿病灶,病灶内含有渗出物。三、实验室检验:1.直接涂片。取病变肝、脾组织及心血抹片,经革兰氏染色镜…  相似文献   

8.
兔消化不良病是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给养兔业生产效益带来不良影响,近几年来,笔者诊治本病百例有余,现将防治本病的体会介绍一下。 1发病原因 1.1饲养不科学饲养过程中,给兔突然变换草料,随意改变喂兔习惯,使兔过饱或过饥,欠渴或暴饮等因素,均能直接刺激兔胃肠道黏膜上的感受器,反射或直接地扰乱了兔胃肠的正常分泌运动和消化机能,使兔胃肠道黏膜表层发生卡他性炎症而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 我县甘南镇杨某饲养肉用仔兔700只,15日龄时,少数兔皮肤上出现脓肿、淤血、破溃、出血等病变。病兔日渐增多,曾用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均不见效。前来就诊时,已经发病282只,死亡205只。发病率40.2%,病死率72.7%。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长春市某兔场存栏兔507只,幼兔为50日龄左右,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发病,严重者已出现死亡,而且死亡前基本无异常征兆,成年兔基本无事。该兔场按常规进行了兔瘟一巴氏杆菌一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先后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氯苯胍等药物进行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至疫情控制时,共发病96只,发病率为18.90%;死亡52只,死亡率为5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