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芽孢杆菌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3种菌单菌发酵培养和两两混合发酵培养及三者混合发酵培养24 h和48 h后,提取上清液,即为抗菌粗提液。通过杯碟法检测上清液对猪丹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及巴氏杆菌6种菌的生长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及3种菌之间是否有抑制作用,以确定3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抗菌物质以及哪个时期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抗菌作用更强。结果表明,3种芽孢杆菌的提取液对6种菌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24 h的上清液比发酵48 h的上清液的抗菌作用更强;3种芽孢杆菌之间除地衣芽孢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外,其它的两两之间都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该产品由国外引进并经严格筛选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和汉逊酵母等多种有益菌接种发酵或直接喷淋接种而成,有效活菌达2亿/克以上,产品富含各种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及生长素、赤霉素、抗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增产原理1.产品中的乳酸菌除具有抑制土壤有害菌繁殖、刺激有益菌生长、防治土传病害外,还能产生复合酶,促进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增加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3.
两株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发酵条件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分离获得的二株菌巴氏醋杆菌(ZHC菌)和葡萄糖酸杆菌(TAⅢ菌)的纤维素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两株菌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产细菌纤维素的验证实验.[结果]单因素碳源实验表明,两株菌都能较好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甘油、D-果糖、蔗糖,其中以甘油效果最佳;单因素氮源实验表明,两株菌对硫酸铵的利用效果都较差,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最佳复合氮源;验证实验表明:ZHC菌以培养基:甘油3;、蛋白胨1;、酵母膏0.45;、磷酸氢二钠0.2;,30℃,接种量5;,静置发酵10 d时,细菌纤维素产量达4.24 g/L.TAⅢ菌以培养基:甘油4;、蛋白胨1.2;、酵母膏0.45;、磷酸氢二钠0.3;,30℃,接种量5;,静置发酵10 d时,细菌纤维素产量达3g/L.[结论]在利用巴氏醋杆菌(ZHC菌)和葡萄糖酸杆菌(TAⅢ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时,甘油是最佳碳源选择,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最佳氮源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糖厂滤泥堆肥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群变化动态,本研究以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不同阶段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各样品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糖厂滤泥堆肥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动态,并分析其与本土芽孢杆菌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类比较丰富,从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6个阶段样品中分离到64株芽孢杆菌,分属于7个属27种,其中芽孢杆菌属占绝对优势,有16种;研究发现有6种芽孢杆菌为我国新纪录种,它们是:大豆发酵芽孢杆菌(Bacillus glycinifermentans FJAT-47935、FJAT-47944、FJAT-47907)、外村尚芽孢杆菌(Bacillus hisashii FJAT-47926)、科研中心哈格瓦氏菌(Bhargavaea cecembensis FJAT-47948)、苯乙酮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acetophenoni FJAT-47912、FJAT-47934、FJAT-47919)、巴伐利亚鸟氨酸芽孢杆菌(Ornithinibacillus bavariensis FJAT-47915)和拾蛤鸟氨酸芽孢杆菌(Ornithinibacillus scapharcae FJAT-47951)。在糖厂滤泥不同发酵加工阶段,芽孢杆菌种类结构不同,堆肥发酵初期(1 d)以大豆发酵芽孢杆菌(Bacillus glycinifermentans FJAT-47935)为优势种,总含量为114万cfu·g-1,发酵中期(30 d)以蓼蓝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polygoni FJAT-47932)为优势种,总含量为237万cfu·g-1,发酵后期(60 d)以淤泥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caeni FJAT-47952)为优势种,总含量为37.6万cfu·g-1,加工成产品后以耐温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tolerans FJAT-47921)为优势种,总量为43万cfu·g-1;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显著,数量变化范围在-80%~+100%;种类的变更率在62%~84%。本土芽孢杆菌对糖厂滤泥堆肥发酵的影响较小,其发酵过程中出现的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自带种类,因此,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全过程不外加芽孢杆菌接种剂,自带的芽孢杆菌就能发挥作用。综上所述,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过程中不仅有种类丰富的芽孢杆菌,而且其种群数量和结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酸奶具有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克服乳糖不耐症、降低胆固醇含量,甚至抗癌等功能。发酵菌种是生产优质酸奶的关键,保加利亚乳杆菌(现更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是酸奶发酵中最常见的发酵菌种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特性,本文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产酸、产黏、产香(主要是乙醛)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种产酸和产黏能力在发酵期强,后发酵期间能力较弱;产香能力则在后发酵期间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邱玉玲  张磊  炎曙明  缪鑫昕  胡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53-12654,12683
[目的]对干酪乳杆菌NH-2固态发酵基质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麸皮、米糠及豆粕为候选基质,通过基质发酵保湿性、产物活菌数与表面结构的比较,以及后续的复合基质试验,确定干酪乳杆菌NH-2最佳的固态发酵基质。[结果]麸皮与米糠以3:5的比例混合时为干酪乳杆菌NH-2最佳的固态发酵基质,在该条件下产物活菌数最高可达(85.70±2.35)×108cfu/g。[结论]干酪乳杆菌NH-2能以麸皮、米糠为基质通过固态发酵实现其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新疆传统酸马奶以及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寻找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方法]利用MRS培养基活化嗜酸乳杆菌,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同时利用pH计和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以测定发酵乳在发酵过程以及冷藏期间的酸度变化.[结果]发酵24h,嗜酸乳杆菌G14、S22和G13先后到达发酵终点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其中嗜酸乳杆菌G14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乳的滴定酸度为94.83°T,pH值为4.30.4℃冷藏期间,嗜酸乳杆菌G14和S22发酵乳的后酸化程度较菌株G13低.冷藏16d时,各菌株仍具有较高的对数存活率,且菌株G13、S22和G14的对数存活率分别为79.18;、80.12;和85.57;,存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结论]嗜酸乳杆菌G14产酸能力最强,最先到达发酵终点.冷藏过程中,嗜酸乳杆菌G14和S22的发酵乳后酸化程度较低,且嗜酸乳杆菌G14的对数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芽孢杆菌的共发酵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方法]对4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芽孢杆菌,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或三者配伍共发酵培养,分别检测单一菌株发酵产物和不同菌株共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产蛋白酶能力,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共发酵培养48 h后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提高。[结论]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共发酵中可以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戊糖乳杆菌发酵香蕉副产物的影响因素,考察青贮发酵香蕉副产物对山羊养殖的影响。【方法】以香蕉副产物为主要原料,试验不同吸水剂、营养添加物以及不同发酵菌株组合,对青贮发酵后的pH值和营养指标进行分析;山羊养殖试验中分组饲喂象草、青贮玉米秸秆、青贮香蕉剩余物,比较山羊养殖增重效果。【结果】戊糖乳杆菌发酵香蕉副产物时,干菌糠为最佳吸水剂,麦麸为最佳营养添加物,戊糖乳杆菌与酵母菌的最佳比例为1∶1;养殖山羊时发酵香蕉副产物可占粗饲料的70%,养殖增重率高于象草组和青贮玉米秆组。【结论】戊糖乳杆菌是香蕉副产物的适宜发酵菌株,青贮发酵香蕉副产物是山羊养殖的优良粗饲料。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巨大芽孢杆菌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将10%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与营养液(2%葡萄糖、1%谷氨酸)添加到雪茄烟叶中协同发酵,探究其对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烟叶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相比,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和营养液协同发酵后,雪茄烟叶中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降低了9.58%、9.52%、9.53%;评吸时刺激性、苦味、杂气均有所降低,香气质有所提升;烟叶表面的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细菌多样性降低;发酵前烟叶表面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Aureimonas、假单胞菌属,但发酵后这些属的丰度均呈降低趋势,葡萄球菌成为发酵后烟叶表面的绝对优势细菌属,其次为假单胞菌属、鞘氨醇假单胞菌等;自然发酵后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为91.59%,经过巨大芽孢杆菌和营养液协同发酵后,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可达95.55%,此外葡萄球菌对发酵后雪茄烟叶内部功能途径贡献度均较高,可达到90%以上;在环境因子与细菌群...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  田青  邓凤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50-3452
[目的]探讨以枯草芽孢杆菌B53为菌种发酵生产维生素K的基本条件。[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生产维生素K,并探讨发酵培养基组成、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维生素K产量的影响。[结果]枯草芽孢杆菌B53在含甘油50ml/L、大豆粉100g/L、酵母膏5g/L、K2HPO43g/L的液体培养基上发酵48h的维生素K产量可达7.01mg/L;在大豆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4%,适宜的发酵时间为72h,维生素K产量达0.0273mg/g;而在豆粕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3%,适宜的发酵时间为48h,产量仅达O.0087mg/g。[结论]维生素K存在于枯草芽孢杆菌B53的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B53是维生素K的一种生产菌:  相似文献   

12.
纳豆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及对大白鼠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大白鼠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SD大白鼠口服纳豆芽孢杆菌1周后粪便中细菌、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变化,及纳豆芽孢杆菌与肠道细菌在体外的生长竞争表现.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双歧杆菌从8.510±0.449 Log10N cfu/g增加至9.278±0.244 Log10N cfu/g;而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则明显减少,肠杆菌从8.213±0.426 Log10N cfu/g减少到7.709±0.372 Log10N cfu/g.体外竞争试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厌氧菌群的生长,而抑制需氧菌群的生长.可见,纳豆芽孢杆菌能有效调整大白鼠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起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酸奶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酸奶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4 h、接种量为3%、菌种比例1∶1∶2(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酸奶中胆...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发酵奶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奶油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 h、接种量为9%,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1时,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由0.531 mg·g-1降至0.384 mg·g-1,胆固醇降解率为3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型益生菌产品,开发研制多功能发酵饮料,通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结合tuf基因鉴定确定一株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菌株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longum Blm)。采用该菌株发酵胡萝卜汁,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培养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胡萝卜与水的质量比为1∶3,脱脂牛乳添加量为5%,蔗糖添加量为2%,接种量5%,发酵温度37℃,起始pH为6.8,在此最优条件发酵获得的双歧杆菌发酵饮品,活双歧杆菌菌数高达1010 CFU/mL。发酵后饮料中维生素B1、B2、B6、B12的含量较发酵前显著增加,分别为264 μg/g、10.3 μg/g、220 μg/g和21.4 μg/g。长双歧杆菌Blm发酵胡萝卜汁饮料活菌数高,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感官品质良好,具有开发为活菌饮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16.
生防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成本、高效率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和技术是近年来研究芽孢杆菌菌剂工业化生产的热点。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菌种、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培养方式等。对影响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主要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芽孢杆菌的高密度发酵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高效饲用益生菌,采用体外筛选培养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其中1#菌株对动物肠道中有害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其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30℃,pH7.0,150 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24 h,测其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价分别为2 000 IU/mL1、500 IU/mL、1 500 IU/mL。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的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滤液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60℃放置1 h,抑菌活性下降了29%;100℃放置30 min,抑菌活性下降了45%,放置1 h,抑菌活性下降了48%;121℃放置1 h,抑菌活性仍能保持40%;该发酵滤液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为7.0,在pH3.0时能保持71%的抑菌活性,在pH11.0时,仍能维持67%的抑菌活性,此发酵滤液对蛋白酶K不敏感,并且蛋白酶K对该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作为一种典型的益生菌,其促进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双歧杆菌乳制品利用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在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发过程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的研制过程中,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这种双歧杆菌发酵乳的发酵条件:接种量4%、发酵温度40℃、菌种配比(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为3∶2∶1。  相似文献   

19.
鸡粪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秸秆速腐剂(或叫高效分解菌或叫发酵剂,可购买商品菌种,按其说明使用)进行发酵生产而成。秸秆速腐剂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