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十二个市(县),在确立了开拓节粮型饲养业目标以后,几年来养鹅生产获得高速发展。1988年全区饲养量达642万只,比1981年102.1万只增加5.3倍,比1986年257.5万只增加1.5倍。养鹅数量占饲养家禽总数的比例也由1986年的15.9%上升到1988年的29.7%。1988年全区平均每个农户养7.5只鹅,人均1.5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编者按:如果全国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人均至少可以增加2公斤肉食,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 一、近几年我国养鹅发展特点1.发展速度快1986年,全国鹅饲养量已超过2亿只,占水禽总数的26%,比1985年增长了15%。而同期鸡、鸭饲养量有所下降。到目前为止,全国有4个省养鹅在2000万只以上,其中广东达5000多万只。江苏省86年养鹅3000多万只,比84年增长两倍多,比85年多35%,而鸡、鸭86  相似文献   

3.
缙云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养鹅生产成效显著。全县鹅的饲养量从1985年3.04万羽,至1988年发展到41.74万羽,增长12.73倍。1988年养鹅产值达450.36万元,利润175.77万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22.98倍、29.62倍。  相似文献   

4.
绥化地区有十二个市(县)。在确立了开拓节粮型饲养业目标以后,几年来养鹅生产获得高速发展。1988年全区饲养量达642万只,比1981年102.1万只增加5.3倍,比1986年257.5万只增加1.5倍。养鹅数量占饲养家禽总数的比例也由1986年的15.9%上升到1988年的29.7%。1988年全区平均每个农户养鹅7.5只,人均1.5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鹅生长快、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尤其具有节省精料,不受粮食丰欠制约的  相似文献   

5.
<正> 缙云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食草节粮型的养鹅业成效显著。鹅的饲养量从1985年的3.04万只,发展到1988年的41.74万只,产值达到450.36万元,利润175.77万元,比1985年分别增加12.73倍,22.89倍、29.62倍。缙云县养鹅业的迅速发展是由于:1.领导重视,抓发动,业务部门抓点带全县  相似文献   

6.
一、近几年我国养鹅生产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快 1986年,全国鹅饲养量已超过二亿只,占水禽总数的26%,比1985年增长了15%。而同期鸡、鸭饲养量有所下降。目前,全国有四个省养鹅在2000万只以上,其中广东达5000多万只,江苏省86年养鹅3000多万只,比84年增加两倍多,比85年多35%,而鸡、鸭86年比85年分别下降了21%和35%。现全省养鹅超过百  相似文献   

7.
毕节地区养鹅历史悠久 ,经过十来年的研究、示范、推广 ,本地鹅的饲养有较大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养殖技术模式 ,到 1999年底 ,全区鹅的数量由 1990年的 10多万只 ,发展到75万多只 ,增长 6 5倍。产品不但在本省销售 ,而且销往广东、海南等地。带动了贵州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现将贵州本地鹅的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本地鹅种的选留毕节地区的灰、白两种羽色鹅群中 ,以中型鹅留种最好 ,公鹅体重在 4~ 6kg,母鹅体重在 3~ 4kg ,年产蛋量 6 0~ 80枚。公鹅 ,应选择体型大 ,头颈粗 ,羽毛紧密 ,光泽好 ,喙、蹼颜色橘红色 ,肉瘤隆起 ,下颌有咽…  相似文献   

8.
江苏鹅业成为全国领头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4):28-28
我省鹅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鹅业领头雁,1998年全省鹅饲养量7043万只,占全国的13.6%,1999年饲养总量预计将超过7300万只,鹅业经济部量达13亿元,现全省有养鹅专业户、场2万多个,年出栏鹅1200多万只,比1997年分别增长35%和21%。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四川省养鹅业发展很快,鹅的出栏数由1982年的288万只上升到1988年的2304万只,但这种发展多是自发的,广大农村仍沿袭传统方式养鹅,生产水平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选择川东养鹅大县开江县,川西平原的新津县和地处丘陵的仁寿县,采用普查和定点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了22个乡,923个养鹅户、87个孵化户,推广科学养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养鹅业现状 农户采用传统方法养鹅,除少数用电灯供温育雏外,绝大多数都采用自温育雏,即用纸箱、箩筐育雏,保温期一般为1~10日龄;雏鹅、肉鹅补饲米饭、玉米、谷糠等单一饲料,30日龄体重530~820克,肉鹅上市多  相似文献   

10.
《水禽世界》2005,(8):51-51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1.5亿只,到2000年已近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70%以上。目前鹅产品在我国市场的需求量以30%~40%的速度增长,而鹅的养殖和产品加工量的增长仅在20%左右,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大规模养鹅已有3年历史,鹅加工产业中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并呈现出产业化规模越来越大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养鹅是一项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养殖业。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鹅产品需求量的日渐增加,养鹅业迅速发展起来,以青冈县为例:1986年养鹅15万只,1987年发展到30万只,1988年达到50万只。为进一步挖掘鹅的生产潜力,提高养鹅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六安地区是皖西白鹅的集中产区,1985年以来推行活鹅拔羽技术。即在仔鹅长到90日龄左右,羽绒已经成熟,用手将其胸腹、背部的毛绒全部拔下,舍饲三四天后赶出放牧,45天后鹅体羽毛重新长齐,又可再拔。1987年白鹅饲养量发展到972.59万只,比推广前的1984年增养572.43万只,增长143.5%;1988年全区白鹅饲养量1293.61万只,比1987年增养321.02万只,增长33%。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全县鹅发展到600万只,预计到年底可出栏450万只。全县养300只以上的大户达3500户。按现在市场每千克20元钱收购,每只鹅平均4千克计算,养一只鹅毛收入32元,扣除成本,一只鹅能纯挣15元。全县仅出售商品鹅,就能增收6750万元。加上销售种蛋和雏鹅以及大鹅产品经深加工后实现的增值,2014年全县鹅系列产品可实现增收2亿元。  相似文献   

14.
鹅生产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是节粮型水禽,是我国传统产业.养 鹅在畜牧业中发展最快,1949年我国鹅的年 末存栏为724万只,当年出栏1000万只,到 1998年鹅发展到年末存栏16500万只,出栏 为54000万只,年存栏量和出栏量比1994年 分别增长22.8倍和54.1倍.我国年饲养量 已达8亿只,约占世界养鹅数量的70%以 上. 1988年我国鹅肉产量为40万吨,1998 年达125万吨,10年增加了3倍多.鹅肉产品 大多以内销为主,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 地现杀活鹅占5.8%,冻白条鹅占61.9%,分 割鹅占7.3%,熟制品占25%.熟制品消费形 式大部分是摊点销售的盐水鹅、烤鹅、红烧 鹅、酱鹅、槽鹅、熏鹅等.从80年代开始我国 科研机构和养禽业注重对禽肉制品新工艺、 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加工程度由初加工向 深加工方向发展,近年涌现出具有现代化加 工工艺的机械加工厂.如江苏仪征的兰天风 鹅厂和大仪风鹅厂,高淳顾陇乡的鹅制品加 工厂,无论是在产品的风味,加工的批量,还 是在加工的工艺,工厂化程度方面都在传统 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突破,但鹅的产业化经营 程度低,无论是生产或是加工企业规模都小, 带动力弱,传统盐水鹅,熏鹅,烧鹅的加工,多 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生产上. 黑龙江省是我国鹅的主要生产省份之 一,近几年大鹅的存栏和出栏数量呈上升趋 势,1998年鹅存栏为3109万只,增长10%, 出栏为3690万只,增长6%,1999年全省存 栏达3400万只,出栏3780万只.全省鹅食品 加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依安、巴彦等县 建有鹅加工厂,据报道1999年就向新加坡出 口分割鹅30余万只,而白条鹅多运至南方各省 销售.本省销量较少,饲养一只鹅效益10元左 右,而加工一只鹅的综合效益可达3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养鹅业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养鹅距今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上鹅饲养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其存栏量已由1985年的1.5亿只,发展到1996年的4亿多只,2001年的4.89亿只。近几年更有大幅上涨之势。但长期以来鹅的饲养方式相对落后,加之营养研究的迟滞等原因,从而限制了我国养鹅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鹅类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1 鹅业生产的现状 1.1 中国是个养鹅大国,据FAO 2007年统计鹅年存栏数全世界3.43亿只,其中中国为3.02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88%.鹅年出栏数5.64亿只,其中中国为5.23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92.7%.鹅产品全世界有223.4万吨,其中中国为209.2万吨,占世界鹅产品的93.6%.足见中国鹅业生产的各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产量具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1.5亿只,到1999年已到6亿多只,鹅肉产量达70万t,超过兔肉产量的5倍,约为牛羊肉产量的40%。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南等地。今年以来,各地仍在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白鹅腾飞工程"在我市的逐步实施,种草养鹅已成为推动我市白鹅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种草面积近5万亩,规模养鹅520万只,比2000年增加2倍多,白鹅饲养量2 000万只,产值14亿元.为推进全市及全省种草养鹅工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周年青饲料供应、优质牧草选择及其茬口衔接等提出以下几种模式供各地种草养鹅户及技术推广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1.5亿只,到1999年已达到6亿多只,鹅肉产量达70万吨,超过兔肉产量的5倍,约为牛羊肉产量的40%.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南等地.今年以来,各地仍在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养鹅生产及鹅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国。据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鹅存栏量2.6782亿只,占全世界存栏总量的88.69%,比2004年增长2.66%,鹅屠宰量5.4316亿只,占全世界总屠宰量的92.96%,比2004年增长7.22%,鹅肉产量235.91万吨,占全世界鹅肉总产量的93.20%,比2004年增长7.23%。近几年来,我国养鹅业持续升温,发展势头强劲。在许多地方,养鹅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鹅的市场需求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年需求量在8~9亿只,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那么,我国的养鹅业还存在着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该怎样发展养鹅业?养鹅热究竟会热多久?像目前这样发展下去,前景又会怎样?日前,在河南省商城县召开的"2008全国鹅业产品展销交易订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养鹅界人士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